APP下载

当生活教育与课程相遇
——以大班“系鞋带”活动为例谈课程资源的适宜开发

2019-06-21钱丽兰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月城中心幼儿园

幼儿100 2019年15期
关键词:鞋盒系鞋带鞋带

文/钱丽兰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月城中心幼儿园

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对幼儿教育提出的重要任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的身体健康以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要特征。在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家长过度保护幼儿及包办代替的现象,导致幼儿在一些具体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缺乏相应的技能,表现在不会自己穿衣服、叠被子、系鞋带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健康领域目标中明确指出:五到六岁幼儿要学会自己系鞋带。然而现实生活中,幼儿会系鞋带的却寥寥无几。为了解决这一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我班以“系鞋带”这个话题开启了一段师幼共同创生的探究之旅。

【镜头一】初遇鞋带,无比欣喜。

一次晨间来园时间,孔馨钰穿着一双系着鞋带的新鞋向同伴炫耀:“看,这是我妈妈给我买的新鞋子,上面还打了个漂亮的蝴蝶结。”其他幼儿纷纷围观,目光中带着羡慕。萱萱说:“我可从来没有穿过系鞋带的鞋子,因为妈妈说我不会系。”彤彤说:“我也是,妈妈说系鞋带的鞋子很难穿,所以从来不给我买。”看着幼儿对系鞋带的鞋子如此好奇,于是我抓住契机,在晨间谈话时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讨论中发现,班里竟然只有五名幼儿穿过系鞋带的鞋子,其他幼儿都没穿过。

看来家长的过度保护和不信任,剥夺了幼儿系鞋带的权利和机会,使得幼儿得不到锻炼而丧失了这一技能,而幼儿对系着蝴蝶结的鞋子却羡慕不已。面对现实存在的矛盾,带着对生活课程的思考,关注课程资源对幼儿的适宜发展,我以教师的预设为起点,以幼儿的生成为发展目标,在课程动态发展的过程中,两者互相交融,互促共生。

(一)利用家长资源,共建主题思路

合理利用家长资源,能为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增添很多能量。在主题开展之初,我给每个家庭发了一张“与您相约,共建主题学习之旅”的邀请函,向家长介绍了幼儿目前对系鞋带很感兴趣,并向他们讲述系鞋带主题开设的一些思路,希望他们能支持幼儿,与幼儿一起开启一段学系鞋带的难忘之旅。良好的沟通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他们带领幼儿去网上淘鞋子,去商店买鞋子。在买鞋、试鞋的过程中,幼儿与鞋带亲密接触。他们通过观察发现了鞋带的秘密,有的鞋带是扁扁的,有的鞋带是圆圆的,鞋带的颜色各不相同,有的还是彩色的,真漂亮!这次购买鞋子带给了他们全新的体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只有将教育隐含于生活之中,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魅力。”幼儿在与鞋带的亲密接触中,或观察,或触摸,或摆弄,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去丰富认知,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活动,他们认识了鞋带的材质、颜色以及粗细的多种不同之处。

(二)记录表达,分享经验

经验的分享能使幼儿相互学习,不断拓展。来到幼儿园,教师让幼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并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同伴的互动分享再一次丰富了幼儿对鞋带的认识。我想这就是生活教育给幼儿带来的最大收获,他们能以自己的兴趣点为内驱力,主动地去探索未知,建构知识,获得体验,这远比集体教学中认识一些鞋带的图片效果要好得多。

(三)多方收集,开阔视野

小鞋带引发了大思考,原来鞋带也有很多不同之处,那么,为什么要系鞋带?圆鞋带和扁鞋带哪一种系起来更牢固?不同材质的鞋带系起来是怎样的体验?随之而来的一个个问题促使幼儿想收集更多的鞋带,通过操作、摆弄,去发现其中的奥秘。因此,我鼓励幼儿通过上网搜索、走进社区、询问亲友,多途径、多方位地收集鞋带。通过收集,幼儿开阔了视野,知道了鞋带的材质有牛筋的,有尼龙的,有棉绳的。有的鞋带比较牢固,是跑步、登山用的,有的鞋带比较漂亮,用于装饰鞋子。

通过预设与生成的相互交融,引发了下面关于鞋带的课程:

images/BZ_64_1147_950_2033_1042.png鞋带的作用 问题 知道鞋带能调整鞋子的松紧度,并能使鞋子美观。鞋带的种类 发现 知道鞋带有颜色、材质、粗细等区别,不同种类的鞋带有不同的功能。鞋带的系法 需求 了解不同的打结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系鞋带方法。穿鞋带的方法 问题 了解穿鞋带的几种方法,体验花样系鞋带的趣味。

【镜头二】鞋带惹的祸。

幼儿初遇鞋带,第一次有了与鞋带的亲密接触,感受着鞋带带来的美好体验,穿上系着鞋带的鞋子,成了他们为之兴奋又激动的事。有这样一段时间,班里的幼儿高兴地穿着系鞋带的鞋子,却经常上演着这样的一幕幕:

1.一次晨间户外游戏中,楷楷的鞋带松了,在奔跑的时候被轩轩踩到,摔在了地上,哇哇大哭。

2.吃饭时,瑞瑞的鞋带松了,自己不小心踩到,汤和饭撒了一地。

3.均均的鞋带松了,他蹲在地上,怎么也系不好。

怀着美好的心情,穿上系鞋带的鞋子,随之而来的却是幼儿因为鞋带遭遇了窘境,有几个幼儿打起了退堂鼓,不想穿系鞋带的鞋子了。此时幼儿遭遇挫折与失败的心路历程,不正是我们开展挫折教育最好的时机吗?因此,我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教育契机,生成了“鞋带窘事”系列活动。

活动一:画窘事。在穿着系鞋带的鞋子时,你遇到了哪些窘事?我让幼儿回顾自己的经历,并用简笔画的方式画下来,有利于帮助幼儿将过去发生的情节进行梳理总结,绘画的过程也是幼儿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外界倾诉的过程。

活动二:说窘事。幼儿将绘画的内容向同伴分享交流,并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鞋带经常会松落。经过讨论交流,幼儿总结出鞋带系得松、经常跳跃、左右脚踩到都会导致鞋带掉落。还有一名幼儿发现他的鞋带是圆形的,所以很容易散开。为了证实这个小发现的正确性,我让幼儿进行统计,一天中圆形鞋带和扁鞋带散开的次数,最后发现果真如此。为了防止鞋带散开,我让幼儿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让鞋带不散开。幼儿各抒己见,有的说可以系紧一些,有的说走路时要小心一点,防止踩到。通过说窘事,幼儿在讨论交流中各抒己见,不仅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引发他们对事物的缘由进行深度思考,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三:学方法。在讨论的过程中,我让幼儿对鞋带问题进行了投票,最后统计数据发现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系鞋带。随之,关键性问题产生了,系鞋带是一项技能,需要动作的协调和手指的灵活性相互配合,为了解决不会系鞋带的问题,我采用以下方式帮助幼儿学会这一技能。

绘本引领,重燃自信。

绘本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它将生活的哲理通过有趣的故事和好看的画面传达给幼儿,使幼儿在愉快的阅读中实现价值观,情感得到滋养。绘本《神奇的鞋带》《淘气的鞋带》,为幼儿传达了其实系鞋带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是一件非常有趣和快乐的事。绘本欣赏有力地消除了幼儿的畏难情绪,使他们重拾对系鞋带的热情。绘本故事的感染,激发了幼儿的内在动机,故事中主人公与鞋带的独特体验给了幼儿生活的启迪,使他们形成了良好积极的情感,克服系鞋带的困难,重新找回自信。

区域助力,增强趣味。

当学习的任务需要通过游戏的力量来满足,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平台。教师将系鞋带的技能渗透于不同的区域。如在益智区开展漂亮的蝴蝶结活动,通过给娃娃穿上漂亮的衣服,在上面打上漂亮的蝴蝶结,并与数学的分成巧妙结合,使打蝴蝶结不再是一项机械的操作,而是一种快乐的体验。在科学区帮助动植物找到相关联的匹配,用鞋带连线,并打结。在美工区自己创作一双漂亮的鞋子,并穿上鞋带,打上蝴蝶结。一幅幅漂亮的美术作品便诞生了。一个个生动有趣、充满挑战的区域材料使幼儿在乐此不疲的游戏中渐渐学会了系鞋带的方法。区域游戏也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内在动机,他们不再觉得系鞋带是一件枯燥乏味的技能训练,而是一次非常有趣的游戏经历。在游戏中,他们不断调整自我机制,不断激发自我能量,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学习系鞋带的方法。

变废为宝,巩固技能。

观察——让鞋盒问题成为焦点

在生活主题的开展过程中,幼儿收集了很多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其中鞋盒是他们带的最多的东西。有一天,轩轩蹲在教室的角落里,面对满满的一堆鞋盒,紧皱着眉头,沉思着。这时涵涵走过去。轩轩说:“这么多鞋盒放在这是不是不好看?我们的教室里就像垃圾堆了。”涵涵说:“对呀,阿姨打扫卫生怎么不把它们扔了?这样才干净呢。”玉玉走过来,见他俩正在为鞋盒问题讨论,她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不过,玉玉听说他俩要把鞋盒扔掉,有点舍不得地说:“扔掉怪可惜的,我们可以动动脑筋,把它们做成一些玩具给小朋友玩游戏啊!”

助推——让思维更富想象

幼儿的想法很有创意,我观察到这一现象,立即开展谈话活动:鞋盒可以做哪些有关系鞋带的玩具呢?幼儿大胆想象,有的说:“鞋盒方方的,可以做成一件衣服,用鞋带系起来,我妹妹的衣服就是这样。”有的说:“可以在鞋盒上画只蝴蝶,用鞋带做花纹装饰。”有的说:“可以画一只小白兔,小白兔身上的衣服系上鞋带肯定很漂亮。”

行动——让创意美梦成真

灵感是行动的助推剂,幼儿新奇大胆的想象激发了他们创作的动力,他们或剪,或画,或裁,创意的灵感在实践的操作中得到释放。幼儿用鞋盒做出了很多玩具。通过变废为宝,幼儿亲自构思,大胆创作,不仅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使他们对系鞋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幼儿在做做玩玩的氛围中不断挑战着自我,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情景中不断巩固着系鞋带这个技能。通过画窘事、说窘事、学方法,幼儿从一开始的遇到困难想放弃,到后来的喜欢玩系鞋带的游戏,他们还通过自己的摸索,找到了一些自己发现的系鞋带方法,并和同伴分享。他们经历了从失败——想要放弃——重新找回自信,最后能坚持不懈地做好一件事的心路历程。小小的系鞋带活动一定会给幼儿的心灵带来一些触动,这些触动不仅仅是学会了一项技能,更让他们懂得了遇到困难不要轻言放弃,办法总比困难多。此时,生活教育与社会体验教育互相交织。

【镜头三】鞋带带来的惊喜。

一次区域活动中,菲菲在美工区拿着一根鞋带在手上绕来绕去,最后形成了一朵小花,她惊喜地和同伴说:“瞧!我用鞋带做了一个漂亮的小花手链。”她的创意吸引了其他幼儿的目光,他们也纷纷效仿。游戏结束后,我让菲菲给大家分享,把自己的创意玩法向大家推广。一时间“鞋带还能怎么玩”成了班里最热门的话题。

教师以追随幼儿的兴趣点为支撑,以满足他们游戏的需求为价值回归,师幼共同开发课程资源。

(一)材料支持,获得多元发展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只要大胆地放手,让幼儿充分与材料互动,就一定会有奇迹发生。为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我给每位幼儿发了几条鞋带,让他们在平时的空余时间拿出来玩一玩。材料的支持激发了幼儿对游戏的探索热情。只要一有时间他们就会拿着鞋带玩一玩,有的独自拿着鞋带绕来绕去,有的会三三两两凑在一起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索新游戏。

美工区中幼儿用鞋带蘸上颜料,任意地在纸上挥洒自如,最后借助想象画出小刺猬、怪兽等形象。在“百变鞋带”游戏中,幼儿用鞋带缠绕出小人、蝴蝶、五角星。科学区中幼儿在PVC管上玩起了蜘蛛大战昆虫的游戏,扮演蜘蛛的幼儿不停地用鞋带缠绕打结,结网,防止小虫的侵入。语言区中,幼儿用鞋带牵线,利用鞋带由高到低加速的方式玩起来了飞鸽传信的游戏。

创意无极限,一根小小的鞋带给幼儿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他们在活动中自由探索,自发表达,自主创新。游戏不仅赋予了幼儿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还使他们养成了善于思考、大胆创新、主动交往、相互合作、坚持不懈等良好品质。

(二)持续探究,引发深度学习

1.观察:发现兴趣源头。

一次自由活动时间,芷怡拿着鞋带在小椅子背上垂下来,发现她的鞋带竟然和小椅子的高度是一样的,她惊喜地喊来同伴看她的新发现。一旁的小毅说:“这根鞋带有多长,凳子就有多高,我看爸爸在家里量过。”芷怡说:“那我们没有尺啊。”程程凑过来说:“保健阿姨那有,我们前几天才量过身高呢。”我鼓励幼儿去保健室量一量,两个幼儿回来兴奋地告诉我刚好是50cm。我顺势引导,启发他们到其他地方量一量,还有哪些物体的高度或者长度也是50cm。他们的经验很快在班内推广,幼儿用鞋带开始了测量活动。

2.问题:让探究持续深入。

但随即而来的新问题出现了,幼儿发现自己的鞋带跟别人的长度不一样。我鼓励幼儿回家用工具量出正确的长度,最后统计发现网上买来的鞋带共有三种规格,分别是50厘米、80厘米和一米。我鼓励幼儿用三种规格的鞋带去量一量,找出周边生活设施中有哪些物品正好是这样的长度。在一次测量中,幼儿发现班里有一个柜子刚好用到一根1米长的鞋带,但用两根50厘米的鞋带也刚刚好,最后得出结论,两根50厘米长的鞋带长度加起来就等于一根1米长的鞋带的长度。而且他们在家里用尺测量的过程中还知道了长度单位1米就等于100厘米。幼儿的学习能力是惊人的,只要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材料,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幼儿反复操作,定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3.记录:让抽象转向直观。

《指南》中指出:“要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生活中处处蕴涵着数学的元素,等着幼儿去发现,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幼儿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奇妙之处。这次测量活动给了幼儿一次全新的数学体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随机测量,发现了一些物体的长度和高度。但幼儿随机测量的结果可能只会在他们的脑海中转瞬即逝,为了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直观具体,我鼓励幼儿将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并与他们一起设计记录表。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使幼儿逐渐掌握了记录的方法,并做好分类统计。

在真实的自然生活环境中,幼儿学会了初步的测量统计,归类整理的方法。他们品味着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一次小小的发现引发幼儿持续地探究,不断走向有深度的学习。这正是生活教育与课程最完美的相遇,幼儿在真实的实际操作中,在有趣的游戏愿望驱使下,掌握了最朴素的数学知识,这比我们刻意创设情境的课堂教学更胜一筹。

以“系鞋带”为主题的生活教育课程仅仅只是一个开端,等待着幼儿去发现、去探索的新知还有很多,教师不仅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还要有敏锐的课程意识,善于捕捉到幼儿在行为中有价值的东西,使课程来源于生活,追随于幼儿的兴趣。每一个生活情景都有可能蕴含课程资源,但只有和幼儿生活实践经验相互整合,才能开发出适宜幼儿的课程资源。幼儿在真实的、开放的情境中自由地探索、思考,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课程资源也会不期而遇。我们珍视生活教育带给幼儿的独特价值,也期待课程由生活教育带来的生长点,生活教育与课程的完美结合,再次印证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句: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猜你喜欢

鞋盒系鞋带鞋带
鞋盒修复师:鞋盒也有“外科医生”
系鞋带
鞋带
鞋带为什么会突然松开
梯形鞋盒
系鞋带
巧用旧鞋盒
我的鞋盒我的梦
新款赤足鞋
五光十色的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