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钢琴曲《夕阳箫鼓》的创作特征与演奏
2019-06-20刘靓
刘靓
摘 要:钢琴曲《夕阳箫鼓》由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黎英海在20世纪80年代对传统琵琶曲《夕阳箫鼓》改编而成,不仅保留了原曲中的传统审美,也通过钢琴重新演绎了古曲中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真正实现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融合。文章便结合笔者对中国钢琴曲《夕阳箫鼓》的理解,对其创作特征与演奏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夕阳箫鼓》 创作特征 演奏 钢琴曲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7-0-01
《夕阳箫鼓》作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凭借其朗朗上口的旋律与浓郁的意境,一直流传至今,被众多中国近代作曲家争相改编。在众多改编曲中,要属黎英海的同名钢琴曲最具艺术价值,其不仅保留了古曲原貌,利用钢琴展开了再度创作,丰富了该曲的语言表达与音乐意境,同时通过更多层次与色彩的渲染,用西方乐器表达出来中国意境,为世界钢琴曲库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色彩[1]。基于此,笔者将主要针对《夕阳箫鼓》的创作特征与演奏要点展开分析。
一、钢琴曲《夕阳箫鼓》的创作特征
1.旋律的创作特征
中国的民间传统音乐大多有着极为优美的旋律,所以许多作曲家会对民间旋律进行移植,在保留原曲旋律的基础上,引入具有民族特色的和声织体,进而保证钢琴曲在演奏过程中依旧能够体现出中国民族风格。黎英海在改编《夕阳箫鼓》的创作过程中,便采取了旋律移植的手法,所以对原曲中的风格与特点有着完好的保留。钢琴曲《夕阳箫鼓》的引子部分有着自由节奏,逐步透露出主题的音调,并且在结尾处作同音处理。在模仿箫声的创作中主要通过装饰音的反复出现去展现主题音,使得听众能够感受到夕阳江景风光。该曲主题第二段是一段慢板加五声音阶的形式,黎英海为了能够凸显出原曲的古典风格,便用对比手法为织体,同时反复运用复调,从而让情境更为清晰的展现,征收乐曲的核心便能集中在结尾。到第三、四、五段为变奏形式,同时连接过渡非常自然;第六段采取五句式乐段,在波动旋律中凸显气氛的深沉;第七、八、九、十段又出现变奏,整首乐曲的高潮部分便集中在此;最后的第十一段,主题音调再次出现,整首乐曲完美收尾。
2.和声的创作特征
由于中国的传统音乐主要为单声部的曲式,所以众多作曲家在融合中西方音乐的过程中,便聚焦于将单声部向多声部转化。而黎英海在对《夕阳箫鼓》进行改编的过程中,巧妙地采用了中国独特的叠句曲式,不仅保留了原来的琵琶曲结构曲式,同时也融合了西方作曲技巧,并且通过速度的渐变处理去延续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曲式,凸显了传统音乐特点。黎英海在改编过程中缩减了原曲的段落结构,分成引子、主题、变奏与尾声,从而让各段落的衔接更加紧凑。和声作为音乐中不同声部的纵向结合,在单调旋律中引入和声后,便能呈现出音乐的层次感。在改编《夕阳箫鼓》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和声与原曲的民族民间旋律进行配合,黎英海在西方传统和声的基础上添加了民族化元素,进而对西方和声功能形成一定弱化,其中较为典型的便是基于无声商调,而调性采用不同宫系统进行对比创作[2]。
二、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演奏技巧
1.琶音的演奏
该曲整体情绪平和且优美,因此在演奏中可采用琶音对钟声的音响效果进行模仿。其中琶音作为目前中国钢琴曲创作中的常用手段,能够加强钢琴对民族乐器的音色模仿能力,并且也能提升对乐曲的整体表达能力,所以在对钢琴曲《夕阳箫鼓》进行演奏的过程中,可充分发挥想象曲展现出琶音魅力。
在钢琴曲《夕阳箫鼓》的琶音演奏中,基本上是从下往上连续奏出,进而模仿乐器的音色。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应当将手臂力量传导至指尖部位,待弹满时之后,便将手臂快速抬离琴键,整个动作要干净利落。每一个琴键音都需要弹清楚,手臂动作要自然放松,尤其要注意手臂与手腕的协调,可配合旋转动作。从听觉的角度来看,在演奏中除了要快与清晰之外,还需突出音高,重视整体旋律的连贯性,特别是其中的长琶音,我们应当想象为潺潺的流水声,而在这一想象的辅助下,演奏中需将手臂与手腕稍微扬起,在最高音处集中力量,凸显出旋律音,进而保证旋律线条的平稳与悦耳。
2.颤音的演奏
颤音为旋律音与上方相邻的音进行交替弹奏而形成,在具体的演奏过程中需要对音的处理保持快速,犹如颤抖一般。一般颤音的演奏都是从旋律音起始,最后结束同样是旋律音。
在钢琴曲《夕阳箫鼓》的第三段中一共有四次颤音需要演奏,而这四次颤音分别代表了四种颜色不一的花影,进行层层变幻,也为旋律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演奏中,要注意对力度的控制,通过力度变化实现颤音的逐步弱化消失,右手快速颤动从强到弱,同时要与左手短琶音密切配合,通过对琵琶滚奏技巧的模仿,带给听众流水潺潺的听觉享受。在演奏的过程中,所有颤音都需要良好控制,才能够将《夕阳箫鼓》中的清风吹拂、花影层叠的意境表达出来[3]。
3.情感的处理
在钢琴曲的演奏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乐曲中的情感进行细致揣摩,才能够充分理解其中的意境与运维,进而透过琴键将这一情感传达给听众,可见在钢琴演奏中,情感的处理一定要極为细腻且到位。
黎英海在创作钢琴曲《夕阳箫鼓》时,充分融合了西方的创作手法与独特的音乐性,在保留古曲典雅风格的基础上,利用钢琴流畅的旋律线条成功地模仿了其中古筝、琵琶、箫等民族乐器的音色。所以,我们在演奏中同样需要将情感与意境中的景色进行融合,进而表达出真挚情感。此外,在中国的音乐审美中,韵味属于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物,要求我们在演奏中需要向全曲贯穿情感气息,从而凸显气韵效果。钢琴曲《夕阳箫鼓》有着优美且跌宕的旋律,主题节奏恬静且优雅,所以在演奏中一定要发挥想象,带入个人情感曲感受乐曲韵律,从而赋予旋律灵动感。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黎英海的改编钢琴曲《夕阳箫鼓》进行分析可知,无论是旋律的模仿还是和声织体的运用,都有着明显民族化创作特征。同时,在演奏的过程中,更要注意琶音、颤音以及情感方面的处理,利用钢琴去诠释极具中国韵味的湖光山色与水中秋月,将中国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刘倩汝.浅析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的演奏特点[J].音乐时空,2016(6):38-39.
[2]王婕斯.浅析中国钢琴曲《夕阳箫鼓》的音乐意境和演奏处理[J].音乐创作,2017(10):95-98.
[3]姚婷.论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的艺术特点与演奏[J].音乐时空,2014(1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