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9-06-20张红彩
张红彩
摘 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对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解决农村“招才难”问题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河南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各因素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农村;基层就业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毕业生数量随之疯长,就业压力日益增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在国家加大推进大学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的进程中,涌现了一批基层就业创业的新典范。高校毕业生如何在基层更充分就业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村基层常出现招“才”难,大学毕业生却又面临“就业难”困境。在此窘境下,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是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最有效途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从社会,高校和大学毕业生三个角度对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客观分析影响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大学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对策,以期为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参考。
一、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的重要性
(一)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13亿人的生存问题,因此,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关系到国民整体的安定及社会的长足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三农问题”的解决上升到战略高度。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需要一批高知识、高能力、高素质、有创新的人才。而目前我国农村常驻人口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大量的中青年劳动力均涌向大城市靠打临时工养家糊口。农村人均受教育程度在初中以下。这一群体很难在农村创新创业,在这种情况下,亟需引入一批高知识、高能力、高素养的高校毕业生来建设新农村。
(二)新農村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好的平台
目前我国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处于较低水平,高校毕业生有很大的空间开创事业、大展宏图。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不仅能够服务于农村的发展,同时还能利用广博的发展空间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创自己的事业,实现自身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农村基层环境可以促进大学毕业生更快地成长。当代的大学生理论知识丰盈,缺乏对社会的全面了解,缺乏实践能力与经验,缺乏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毅力,而农村各项生活条件相对落后,能磨练大学毕业生生存发展的意志,激发和培养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在农村,大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小到邻里之间的纠纷,都可以锻炼大学生综合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农村基层就业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之一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的毕业生人数猛烈增长。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加剧。我国人才还没有过剩,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是城乡区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平衡,过多的高校毕业生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农村基层无人问津。引导大学毕业生合理流动,即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走向农村,服务农村,发展农村,这样既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还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
二、研究方法
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解决农村基层“招才难”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本研究围绕河南省大学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意向情况展开了调研。本研究选取安阳学院2019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精心设计调查问卷,问卷调查以客观题为主,题型定为单选题。于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对安阳学院2019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纸质版问卷调查550份,回收420份,有效问卷415份。同时,发送电子版问卷300份,回收250份,有效问卷 246份。共计发放问卷850份,回收670份,有效问卷661份。有效率达98.66%。
三、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制约因素分析
本研究在通过纸质和电子版两种形式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客观处理问卷调查数据,全面把握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现状,从毕业生就业意向、社会就业观念、国家政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就业指导四个方面分析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的制约因素。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远偏离农村
从调查数据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强烈,但都集中在考研、公务员、招教及其他事业单位。关于问卷中“你毕业后的打算是什么”(图1),有45.2%的大学生选择考公务员、招教或事业单位,所占比重最大,21.3%的毕业生选择专升本或考研,这两类就业意向明显高于选择到企业、自主创业和到农村就业的比例。
图1 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普遍落后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大中城市,对到农村基层就业选择度不高。在本次调查中(如图2),很多高校毕业生的首选是省会级大城市,比例占37.52%,选择在沿海一线城市就业的毕业生有35.46%,15.2%的毕业生会留在大学所在城市,只有3.62%的毕业生愿意到村、乡镇级就业。这些数据说明大学毕业生对农村基层工作有抵触情绪,宁可在大城市找专业不对口,薪水待遇低,四处飘荡的临时工作也不愿到农村基层工作。调查还发现,有的毕业生不选择农村基层岗位出于家庭和亲朋好友的压力。目前社会上有很多人仍认为在农村基层工作是不光彩的,不能光宗耀祖的,认为大学生与农村是不搭调的。
图2 毕业生就业意向地区
(三)政策落实不到位,缺乏保障
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制定了很多政策,但基本都是承诺在考研、考公务员、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再就业方面提供加分政策,且尚未制定具体详实、切实可用的实施方案,致使许多优惠政策只是表面功夫,对于农村基层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用处很小,政府的承诺在高校毕业生看来打了折扣。这种激励效果没有太大的诱惑,大大降低了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积极性。农村基层单位资金不充裕,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很多基层单位经营模式陈旧,大学生无用武之地,更无发展空间,导致他们缺乏农村基层就业的热忱和安全感。
在本次调查(如表1)中,高校毕业生在进行就业选择时将薪金待遇和发展空间放在首位,其次是工作环境和管理模式。出于兴趣爱好的大学毕业生占5.69%。9.84%的毕业生会考虑单位的管理模式。
表1 毕业生就业去向首要考虑因素
考虑因素 人数/人 所占比例
工资待遇 200 32.79
发展空间 210 34.42
兴趣爱好 90 5.69
工作环境 50 8.20
管理模式 60 9.84
(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及就业指导不力
很多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块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很多毕业生满腹理论知识,不能在一线岗位发挥能动性,毕业生不能满足整个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部分毕业生找单位盖章应付毕业实习,缺乏实践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了招生宣传扩大影响力,很多高校尤其关注毕业生就业率,但对毕业生就业地点、岗位选择和所选行业不做宣传和指导,毕业生去城市还是农村,高校没有任何考核和奖励标准,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动力不足。对于农村基层岗位的宣传、招聘考试及优惠政策,高校没有将相关信息宣传到位。根据调查显示,82%的毕业生认为他们母校对基层就业政策宣传很少。85%的毕业生认为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完全与农村建设无关,导致大学生就业认知与农村建设完全脱节。45%的高校毕业生认为他们胜任不了农村基层工作。
(五)现就职农村基层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工作积极性不高
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上岗的大部分“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三支一扶”的高校毕业生由于国家优惠倾斜政策的落实不到位,他们目前的工作态度不积极,对基层琐碎的工作感到烦躁,觉得自己大材小用。他们在农村没有群众基础,又缺乏解决农村问题的知识和经验,常常被边缘化,他们刚上岗时的信誓旦旦都化作无所作为。尤其国家对“大学生村官”的取消及对此类人员的转岗调岗,导致很多批次的“大学生村官”处于岗位流浪状态,心理处于职业流离状态。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得到真正发挥,只是把当前岗位当作跳板,不断寻求其他工作机遇。
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对策研究
(一)政府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要有实实在在的政策作保障,让高校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政策,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出农村,改善祖辈生活环境是很多农村源大学生读大学的初衷。很多农村生源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将农村基层首先排除在外。国家要不断完善各项倾斜优惠政策,并将政策落到实处,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提供可靠的保障。政府要打破城乡就业待遇的差别,提高农村基层岗位的待遇,给大学生提供社会保障和户籍流动的便利,同时为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提供税收、贷款等优惠;为大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公务员录用、学习深造的优惠待遇,为大学生安心在农村基层工作提供各种便利,创造优厚条件。各级政府必须在国家总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实际,加强改革,积极出台具有地方风情的、符合当地毕业生特点和需求的优惠政策,激发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热情,让大学生下得去,留得住。国家要从宏观政策上给予高校毕业生帮助,可以在创业扶持贷款、事业单位编制、岗位工资及补贴、职称评定、服务期满晋升通道等给予政策倾斜和帮助,通过提高薪金待遇帮助毕业生解决到农村基层就业的生活问题,弥补大学生放弃大中城市工作机会的落差,再提供一些晋升通道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个人发展,消除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后顾之忧,从各个方面维护好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以吸引大学毕业生积极投身农村基层,激发其服务农村、发展农村的积极性。政府可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宣传农村基层岗位,认同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在整个社会中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高校
高校是教育、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業的坚实力量之一。高校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吃苦耐劳的精神。高校要以国家教育教学政策为总方针,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实用型、吃苦型且能够适应农村基层工作环境的高素质人才。
首先,高等学校要以学校发展定位为根本出发点,结合地方特点,肩负起服务于地方的责任。高校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服务于农村发展。高等学校要明确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以社会就业市场为导向,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合理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其创新意识,定向为农村基层组织培养人才。高校要加强对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和指导,通过讲座、信息平台、政策咨询等途径,帮助学生了解基层就业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帮助学生分析、掌握基层就业的选拔条件、服务内容及优惠条件;高校还要加强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及时发布相关的招聘和选拔条件,为学生提供信息支撑。高校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高校要加强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辅导,针对学生在农村基层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自卑、消极、嫉妒等心理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心理咨询,帮助毕业生走出就业心理的误区。
其次,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通过就业指导课程或讲座等形式,让高校毕业生了解当前的经济形式和社会的人才需求,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摒弃“精英就业”的偏执观念。高等学校要开设创业课程,强化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鼓励和指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业大赛,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激发其工作热情。高校可引导大学生开办农村科技服务站,种养殖服务中心,庄稼医院,大农场等创新创业项目。
再次,各高校率要先改变学生就业观念,进行深层次的教育改革和学科体制改革。要深刻意识到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意义,把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上升到就业指导的高度。高校也可邀请到农村基层就业的优秀毕业生到母校做报告,一方面对农村基层工作进行情况讲解和宣传,另一方面,以切身榜样引导、激发、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高校也可举办选派优秀毕业生“下乡”实践活动、寒暑假支教扶贫活动、大学生村干部七日行等农村基层活动。高校要将毕业指导工作多元化,帮助毕业生分析社会发展和就业形势,分析国家政策和解读基层就业前景,宣传基层就业创业先进典型,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毕业就业提供跟踪指导服务,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增强其农村就业的信心。寻求与农村基层组织合作机会,制定合作方案,进行“订单式”培养,以扩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同时解决农村“招才难”的问题。
(三)大学毕业生
首先,高校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毕业前要认清就业形势,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合理定位自己的人生,大學毕业生对到农村基层就业持有偏见是因为大学生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性别、出生地、所学专业、学历对其就业意向也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大学毕业生首先要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摒弃“到农村基层就业是没有能力和前途”的传统就业观,要对自身能力及职业发展进行合理评估及定位,树立契合实际的就业观,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其次,高校毕业生要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在选择职业时,不应将个人的经济收入、名利地位放在首位,要重视岗位对社会的价值与贡献。高校毕业生应该更好地处理个人、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高知识人才、高技能人才、高素养人才,毕业生要响应党、国家和社会的号召,积极投身到新农村的建设中。
再次,大学生要对自身素养和就业能力进行合理评价,不要盲目树立择业目标。大学生在择业时要摒弃“一次就业,终身就业”的错误观念和“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农村一栋房”的偏执观念。高校毕业生有严重的地域偏好,大学生要合理选择到农村基层就业,不仅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也有助于实现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腾飞。
最后,大学毕业生在校学习专业课的同时要利用寒暑假到农村进行社会实践、基层项目调研和毕业实习。深入基层,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苦干实干的意志,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最后,大学生还应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的各项对大学生服务基层的扶持和优惠政策,为面向基层就业打开门路,真正扎根基层,爱农,服农,在农村基层获得长足发展。
五、结论
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利国利民,需要政府、高校和毕业生个人三力整合,促进国家“有政策”,基层“有执行”,高校“有指导”,毕业生“有动力”的多方联动格局的形成。高校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服务基层的意识,合理做好职业规划,积极投身于新农村的建设,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人生价值。三方形成合力,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村“招才难”的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我国城乡地域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费喜敏,王成军.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调[J].调研世界,2013,(12) : 40.
[2]蒋承,李笑秋.政策感知与大学生基层就业[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4):54.
[3]李学婷,黄东兴,范刘阳.高校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高校学生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7,(5) : 77.
[4]肖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行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5-38.
[5]赵翠萍.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的意愿和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2,(2):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