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孙子兵法》中的地利思想
2019-06-20卢允雷
卢允雷
摘 要:《孙子兵法》是一部优秀的军事著作,学人多以军事战略、辩证思维、具体战术等方面进行论述,而对书中的地利思想涉及较少。对地利的运用方面,《地形篇》、《九地篇》中表述的最为突显。地理环境对战争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取得战争的胜利还需要天时与人和的配合。针对《孙子兵法》中的地利思想,探讨其在文中的表现,对后世的兵学著作,以及战例的运用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孙子兵法》;地利思想;影响
《孙子兵法》对后世兵学、战争谋略、地利思想等多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书以来受到国内外统治者、将领、学人重视。相关专著、学术论文、学位论文都有大量论述,而山东“孙子研究”、“滨州学院学报”成为研究孙子本人和《孙子兵法》的重地,由于上述研究过于繁多,不再赘述。学界有对《孙子兵法》的研究进行了总结,除每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相关会议综述外,熊剑平阐述了1949年至2010年的研究现状[1],指出译注类作品质量不佳问题。付红红阐述日本研究《孙子兵法》的成果,以及二战后研究的领域[2];苏桂亮论述了《孙子兵法》的东传,特别对日本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对于西方的研究也有大量论述[3]。以上多以总结军事研究,也包括一些企业管理等领域研究的梳理,但对地利思想的运用研究不多。邱剑敏认为“针对不同的地缘态势,孙子提出了相应的处置之道”[4],从地缘方面研究孙子的战略。阎盛国认为顾祖禹的军事地理思想是对《孙子兵法》继承与超越[5],论述了军事地理对顾祖禹的影响。笔者先探讨成书年代,后论述地利思想在文中的体现,再探讨地利思想的影响和运用。
一、成书之疑
司马迁认为《孙子兵法》十三篇是由春秋齐国人孙武所著,“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6],然而对《孙子兵法》篇数、成书年代以及孙武本人,学界多有质疑和讨论①。汉朝班固就在《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吴孙子兵法》为八十二篇;而宋人叶适则认为是“春秋末战国初山林处士所为,其言得用于吴者,其徒夸大之说也”[7];钱穆认为“《孙子》十三篇,洵非春秋时书。其人则自齐之孙膑而误”[8]。究其质疑原因是因为同时代文献对这一著作记载较少,《荀子·议兵篇》、《韩非子·五蠹篇》等文献中只有少量记载,而司马迁的《史记》又不尽详细,另外兵法中内容所反应的时代特征与其作者所处的时代有冲突,这也是“怀疑之说”不断的根源之一。但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载有《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的史料,基本上可以停息了对这一著作的争论。
二、地利思想体现
孙子在计篇中说:“兵者,国之大事”[9]1。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10],兵者凶器也,这关乎着国家的生死存亡,国君和将帅不能不重视。但是欲要用兵并且达到用兵的目的,其涉及因素诸多,不仅需要天时、人和,而且也需要地利。所谓“地利”即地理上的有利形勢,也可以说是地理上的优势。对于《孙子兵法》这一专门讨论军事的著作,不仅处处表现出军事战略思想,而地理因素在军事成败和政治兴衰中的地位,也贯穿全文的始终,时时突显地利的重要性。但这并不代表“地理决定论”,也不代表地理在战争中起着决定的作用,而是每一场战争的胜利都是在多个因素交织下得以完成。故而,在论述本文主旨之前是需要有一个这样的前提。《孙子兵法》十三篇分是《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十三篇以“‘先胜——全胜——战胜的逻辑构建了以‘胜为核心的战争理论体系”[11],前六篇是为投入战斗做好准备,是“先胜”;中间五篇,是投入战斗篇,为“全胜”;后两篇是运用技能篇,无论在战场上用的是“火攻”或“水攻”,还是在战后敌方启用间谍,都是包含一定的技术。从《孙子兵法》十三篇名看满满都是军事思想,与地利的联系很少。实则不是,十三篇中几乎都有和地利相关的内容,只是隐藏在于战略中间。
《计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一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9]1-3。开头出现的两个“地”字,第一个是强调“兵者”的利害关系,没有涉及地利;而第二个“地”字,是“下知地利”,即知道利用地理的优势。孙子在文中继续解释“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9]9,而后曹操等人都言及到地形、地势、远近、险易、广狭等在战争中所起到的作用。计篇,是战争前筹划军事战略,分析利弊,剖析地利等。《作战篇》,论证了战争与国家财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9]36,由此可知战争规模大,战距长,所以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但是随着战争时间的拉锯,交战双方消耗会越来越大,所以孙子在兵法中表明要速战速决。但是如何消耗而又能速战速决呢?只有“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9]45。即夺取对方的粮草补给自己,把运输物资线的“远”转化为“近”,消除补给空间的不利,由此才可以胜敌而自己又不被削弱。《谋攻篇》是战斗的宏观战略,总的来说与敌军开战,要最大胜利就是不战而让对方直接投降,这也是战争中最高的境界。而“用兵”最后的选择方式就是攻城。攻城,“张预曰:夫攻城屠邑,不惟老师费财,兼亦所害者多,是为攻之下者”[9]60,这是决策者“用兵”的最后一种选择。孙子在此篇最后写到“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杜牧对此解释为“以我之地,料敌之地。校量已定,优劣短长皆先见之,然后兵起,故有百战百胜也”[9]79。而“以我之地,料敌之地”,所要考量的就是战场地理情况,只有较好的熟悉作战地理环境,将领们才可利用地利,作出正确的决策。
《形篇》,李零认为“‘形含有形象、形体等意,是指战争中客观、有常、易见的诸因素。它主要同实力的概念、优势的概念有关”[12]。孙子在这一篇中强调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先要增强自己的实力,而判断实力强弱与否,就是判断是采取进攻还是防守的策略。然而“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进而“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李筌注释说“夫善用兵者,守则深壁;攻其城,则尚橦棚、云梯、土山、地道;陈,则左川泽、右丘陵,背孤向虚,从疑击间;善战者,掎角势连,首尾相应”[9]88,就是说如果攻不能得胜,就要利用城高墙厚的有利形势防御;而可胜就要借助攻城的工具进行攻击,列如垒土山,挖地道,这些都是可以自己创造出来的“地利”,有助于攻势。篇中又有“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9]90,而对于“九地”、“九天”的理解钮先钟认为“只是一种修辞上的形容,所谓‘九天、‘九地并无特殊意义”[13],但是曹操,李筌,杜牧等人都对‘九天、‘九地作出注释[9]90,基本上可以认为“九天”、“九地”是天像的“动”与地利的“静”相结合,是具有因时因地制宜的实事求是思想。“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9]97。“度”就是丈量土地,“地生度”就是计量国土大小,山河险易,道里迂指,与敌人的情况做一对比再决定是否出兵。《势篇》紧随《形篇》之后,孙子如此安排是存在一定逻辑的,李筌注释道“陈以形成,如決建瓴之势,故以是篇次之”,篇中论述的“奇正之术”,是作战战术。“凡战者,以正和,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9]111,奇正之术配以天时地利,虚实结合,则变化无穷。在《虚实篇》中,孙子阐述完虚实后发出感慨“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9]149在虚实中知战之地、战之时,即是要掌握战场的时空性条件,转换攻守之势,用以奇正之术,抵消敌方众多兵力的优势。对于战之地王皙有注释“必先知地利敌情,然后以兵法之度量,计其远近,知其空虚,审敌趣应之所及战期也”[9]150,然后就可以千里会战。列如马陵之战,就是孙膑诱导庞涓日暮至于此,借助这里的地理优势,消灭了他。
三、地利思想的再體现
《九变篇》中“变”就是不拘常规,因事而变,因空间的转变而变化,把不利转化为有利。而对于空间的描述,就是一种“变”,孙子有言“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9]211。“圮地”为低地,多水且军队驻扎容易被困,不适合宿营,需变通;“衢地”为四通八达之地,无险可守,适合结交同盟;“绝地”是一种没有饮水、牧马、采樵的地方,不宜久留;“围地则谋”指的是自己所处的地方为艰险之地,又与敌人相持,需要使用奇谋,这样才不会被敌人围歼;“死地则战”是指处于一种不战就会被歼灭的绝境,把绝境转化成精神压力,然后才会激发求生的动力,进而增强军队的战斗力。“途有所不由”指的是有些通道为险狭之路,敌方可能会利用地理优势在此设伏,所以不要途径这里。“军有所不击”“地有所不争”“城有所不攻”说的是对于一种“鸡肋”之地,又无险可守;或者对于一种城小而又坚固的县邑,得之利薄,所以没有必要攻城略地。而“故将通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说的将领不拘常规,以战场上的时间和地理条件的转变而做出变通;反之,即便得地利,也不会起到作用,反而可能使自己处于一种不利的状态。
《行军篇》是关于军队在行军中宿营和窥察敌情的内容,讨论在战场上有关战术、技术的实际问题。有涉及关于在山谷、河流、沼泽、平陆之地的军事安排,及怎样利用这种地理环境。对于丘陵设防,则必须居于它的阳面,背靠着它,这样才可以用兵获利。而碰到绝涧、天井、天隙等地形应快速离开,防止被伏袭。另外,行军途中遇见险阻、葭苇、山林等地形和植被区域,要谨慎的观察搜索,因为这样的地方会有益于敌军的伏兵藏匿。孙子在这一篇中对于行军“相敌”,列举出了三十多种情况,多以依据地形地貌的利弊而做出判断,进而实施相应的策略。在最后孙子告诫统治者,即使拥有天时地利,而政不通、人不和,就不要贸然做出的军事行动,慎战。《地形篇》和《九地篇》是最能体现《孙子兵法》的地利思想的篇章。在《地形篇》中写到:
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9]271
孙子先说六种地形,并解释六种地形的概念,强调地形的重要性,然后阐述不同的地形应对的战术原则,即每一种战术对应一种地形,借助地利达到攻守的目的。最后又告诫为将者,必须要知道这六种地形,以及对应的策略。关于《地形篇》和《九地篇》所体现的军事地利的思想和成就,黄扑民说过“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系统论述有关军事地形学的精辟转文,与本书中专门阐述兵要地理(战略地理)的《九地篇》一起,构成了兵圣孙武军事地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弥足珍贵,价值永恒”[14]。在《地形篇》最后,孙子总结为“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李筌注释“人事、天时、地利,三者同知,这百战百胜”[9]287。熟悉自己的情况,而又了解对手的战略,再加上内部政通人和,用以天时地利,就可以战无不胜了。《九地篇》和《地形篇》一样,也是对军事地形的探讨,但是不同的是前者是从战场作战的角度划分六种地形,而“九地”则是对于行军和进入敌军境内所处的九种地形的探讨。“九地”分别是“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孙子也给出了“九地”的概念,并且对以不同的战地给出了不同战法的指导。总体上是对整个战地的描述,是一种立足于战略地理的高度,并放眼战略全局,围绕诸侯争霸战争中出现的新特点和需要,对于不同的战争地形作出的基本指导原则。
《火攻篇》中选择火攻还是水击,都要考虑天象,选择特殊的地理环境,否则这种带有不确定性的战术会失效。对于《用间篇》,不仅要弄清楚敌方的战略意图,战术,选将情况等,还要绘画出对方军事防御地图,熟知对方的地形,有助于战争开展。《孙子兵法》每一篇都有军事地利思想的体现,这种思想已经融入于战争的每一处,伴随战争的整个过程。只要利用的合理,战争就会事半功倍。
四、地利思想的影响
《孙子兵法》作为一部系统庞大,内容博大精深的军事学著作,他的创立对后人兵学的思考开辟了无数的法门。显然这一巨作对于后世的兵书著述树立了典范,以及对后世的战争起着战略上的指导作用。从给《孙子兵法》做注的人来看,不乏有像曹操这样的帝王,像李筌这样的军事理论家,像杜佑这样的史学家,像杜牧这样的诗人等,他们都对《孙子兵法》进行过研读和注释。其中曹操的注释影响最大,这是因为曹操开了为《孙子兵法》做注释的先河,曹操既博览兵书,也帅军作战,用兵料敌制胜,变化无穷。他不仅是《孙子兵法》的注释者,还是《孙子兵法》的实践者,“‘其行军用师,大较以孙、吴之法,而因势设奇,谲敌致胜,变化如神。足证曹操以武称雄,仰赖子《孙子兵法》者甚多”[15],对于行军用兵有其独特的见解。
对于《孙子兵法》中地利思想借鉴最多的当属明末的顾祖禹,顾祖禹在其《读史方舆纪要》中说道“夫伦兵之妙,莫如孙子,而论地利之妙,亦莫如孙子”[16]。第一个“妙”字评论孙子的兵学造诣高,第二个“妙”字评论孙子重视地利,对孙子极为佩服。而顾祖禹在其著作《读史方舆纪要》中以两京十三司为纲,比较精辟的论述了这些地区的历史沿革,以及叙述了历代州域形势,阐述军事和地理的结合,并列举所描述疆域的历代战例,提醒谋国者重视地利的军事价值。由此可知顾祖禹把孙子的地利思想融会贯通了自己的著作之中。
而把《孫子兵法》中的地利思想发挥到极致的当属毛泽东[17]。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对于战争的发展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毛泽东是运动战集大成者,最早且系统的提出该作战策略及具体要义。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工农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在装备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毛泽东提出运动战,其要义就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无论是运动战还是游击战,很大一部分上是基于借助地形上有利优势而选择的灵活性战术。而对于运动战术的运用,最著名的战役就是四渡赤水河,这一战术的实施,极大地迷惑了敌人,并且隐藏了工农红军的战略意图,最后跳出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在抗日战争时期,运用游击战术,借助有利的地形地势发起伏击战,地雷战,麻雀战等等,为战争赢得了胜利。总之《孙子兵法》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关于地利思想,除对兵学著作的创作影响外,还有对具体战术的影响。
五、余论
《孙子兵法》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非常杰出的军事著作,虽然仅有不到七千字,但是内容博大且精深,其理论体系丰富而深刻,对于战争的整个过程论述精辟,并且开创性的记载了关于间谍的运用,成为全世界最伟大的兵学经典之一。
在《孙子兵法》十三篇中所体现的不仅有大的战略思想、辩证思维、具体的战术运用,还有融会贯通于全文的军事地利思想。对于大战略思想的讨论则是对整个战争的“权”和“谋”;而对于战术思想的论述则是“形”和“势”,以及“虚实”和“奇正”的妙用;对于军事地理的表述,孙子在《地形篇》和《九地篇》中做了最好的诠释。当然兵法中对于地利思想的体现不仅仅在这两篇,而是巧妙地融会贯通在整个“用兵”的过程之中。当然取得战争的胜利,除了有地利作用的结果,还有其他诸多因素的有利配合。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就是这个道理。
注释:
①对《孙子兵法》成书年代、孙子本人的疑问,宋人陈振孙《书录解题》,民国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等都有论述;1972年临沂银雀山出土的汉简,证明了司马迁的记载基本可信。近年来研究《孙子兵法》的学者在其著作里都有对这一问题做出论断,如:吴如嵩、魏鸿的《汉简两<孙子>与<孙子兵法>研究》等多有阐述。
参考文献:
[1]熊剑平.新中国成立以来<孙子兵法>文献学研究综述[J].滨州学院学报,2011,(5):71-75.
[2]付红红.日本《孙子兵法》研究百年综述[J].滨州学院学报,2014,(5):79-83.
[3]苏桂亮.《孙子兵法》域外传播研究——以书籍流通为中心[J].滨州学院学报,2017,(1):11-20.
[4]邱剑敏.孙子的地缘思想[J].滨州学院学报,2017,(1):4-39.
[5]阎盛国.顾祖禹对《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思想的继承与超越[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61.
[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7:2631.
[7]叶适.习学记言[M].北京:中华书局,1977:675.
[8]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5.
[9]孙武撰.十一家注孙子校理[M].曹操等注,杨丙安校理,北京:中华书局,2015.
[10]杨伯峻编著.春秋左氏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861.
[11]于汝波.试论《孙子兵法》以“胜”为核心的战争理论体系[J].南开学报,1994(6):15-23.
[12]李零.吴孙子发微(典藏版)[M].北京:中华书局,2014:29.
[13]钮先钟.孙子三论从古兵法到新战略[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6:58.
[14]黄扑民撰.孙子兵法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17.
[15]龚留柱.武学圣典——《孙子兵法》与中国文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113.
[16]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M].贺次君、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14-15.
[17]董志伟.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继承与超越[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