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课堂写字教育
2019-06-20赵吉林
赵吉林
【摘要】选择“课堂”,主要受到“农村”的限制;出了课堂,学生的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监管,练字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选择课堂,要以“写字”为载体,开展“教育”。对农村中学生开展课堂写字教育,对学生的书写和成长具有有效的促进作用和非常现实的意义。书写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课堂写字教育;策略
我校是边远农村地区的一所普通中学,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小学进城后余留的学生以及在外务工家庭转回来的私立学校的学生。这些学生存在共性:家庭经济和文化条件差;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薄弱;学习养成习惯差,学习意识欠缺;学习和生活目的茫然。但同时,他们单纯,可塑性强。这给任课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惑,难以兼顾到所有,教学难出成绩,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教师在专业技术方面的付出。
学生书写不规范,作业潦草,写不了500字的文章,测试还在及格线徘徊……更严重的是,学生毫无激情,毫无斗志,一片茫然。对语文教师而言,是巨大的伤害和挑战。在课题研究期间,笔者中途接班和带初一新班,深有感触。
对学生的教育,如果从人生角度劝告学生,或许没丁点效果;如果从另一方面出发,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用“分数”“努力”这些高频词来刺激他们麻木的神经,把行动落实,开展课堂写字教育,半期下来学生但凡有点儿好的转变,都给予肯定。在这期间,准备上了久违的钢笔,开始了每天一页的练字。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学生终究在变化着,至少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拿起了钢笔,在课堂上娴熟地蘸着墨水,郑重地写上自己的名字,作业中开始讲究布局,试卷上开始规范答题。因此,笔者准备长期开展写字教育,从小处着手,在写字中,在“见字如面”中开展情感教育,让农村中学生感受到温情,也能触碰到人生的轨迹。
一、课堂写字教育的必要性
(一)书写现状不容乐观
以初一新生书写调查为例,全班36人,字体达到规范美观的为0;书写清晰,字迹工整,仅仅占30%;书写质量尚可,不影响阅读的占70%;书写潦草,影响阅读的占20%,书写毫无章法,字迹辨识不清,严重影响阅读的占10%。在书写清晰、书写质量尚可的这类群体中,谈不上书写美观,仅仅可以用工整来形容。班级学生完全没有书法的概念,仅仅将写字作为工具,完全缺乏审美。更严重的是,没有学生意识到书写的重要性并刻意去改变这一现状。
(二)书写方法严重不适应
学生普遍存在错误执笔手势,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横搭型:写字缓慢,写字太用力,容易疲倦。
2.埋头型:把拇指藏在食指后面,是第二多犯的错误执笔手势。
3.扭曲型:拇指扭曲,以食指顶住笔杆。
4.扭转型:很多孩子写字时会把整个手腕扭转,笔向自己,这种执笔方法会影响脊骨。
5.直线型:拇指和食指成直执笔。
6.错位型:以拇指、食指和中指握笔。
7.睡觉型:写字时手腕和手边会贴住桌面,遮住自己的视线。
8.拳头型:执笔时好像握着一个拳头一样。
以上的错误执笔手势已经成为习惯,难以纠正。长期下来,导致孩子坐姿有问题,手形扭曲。教室里,有学生趴在课桌上写字,还有倾斜着身子在写字。教室里没有沙沙的写字声,倒有学生写字疲倦时的伸腰情形。疲倦,速度慢,字体亦不美观,连锁反应造成了学生对写字反感,影响到学习。
(三)惯性思维
学生很难把书写水平和学习成绩联系起来。由于整个农村学校或者同一时期的班级书写整体较差,学生看不到较好的书写样本,一直沉浸在自我的写字样式中,长此以往,难以自拔。没有或者少有对其书写进行干预,也无效果,整个小学阶段下来,书写水平一直处于低位,固有思维已经形成,认为书写好坏已经与己无关。到了初中,经过入城筛选后,留下来的学生更是糟糕,在课堂上,难以找到一本像样的作业,如此恶性循环,字不成字,还使学生产生了不良情绪。
(四)环境因素
学生写不好字,与大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一与教师的指导密不可分。如果教师的书写不过关,就会给予学生错误的指导,学生只会变得更糟。二与家庭文化层次有关。留守学生的长辈、祖辈不会写字的还相当多,文化层次低,根本不能正确引导学生书写。在我校“告家长书”或者家长会上,家长们不会签字或者乱写一通,也让学校和老师心生无奈。三与社会信息传递有关。信息社会中电子设备的广泛运用,使手写减少甚至被替代,长期处于“三天不练手生”的境地,要写一手好字,却缺乏土壤。
(五)教师因素
学生书写得好坏,与教师的写字素养密切相关。教师在黑板上写一手好字,是以往课堂上的靓丽风景。现在的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的书写能力下降,板书的示范效果大打折扣。现在白板和电子白板得到了广泛使用,教师摒弃了传统黑板粉笔,书写随意,字迹僵硬,给学生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二、采取的应对策略
(一)调查法
利用学生课堂书写和作业反馈,了解学生書写现实状况,整理成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找到相关的规律。同时发放问卷调查表格,对学生现有书写相关信息进行调查。
(二)访谈法
对书写糟糕的学生进行个别访谈,了解其书写历史,从心理层面进行干预,给予精神支持。
(三)案例分析法
选取书写具有典型性的学生或者书写样例,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对其中书写有正面引导的学生个人和作品进行调查研究,起到示范效应。对问题学生和问题书写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中的错误,从反面进行警示教育。
(四)文献研究法
通过调查文献,获得有关写字的话题。如引用“入木三分”“羲之换鹅”的资料,以及与毛笔书写相关的资料,为写字教育增加历史厚重感和传统文化属性。
(五)问题反馈解决法
在写字训练和作业反馈中,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反馈给学生,使其在以后的训练中不再犯错。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要多次反复进行纠正。如学生执笔手势错误,不管是在练字时还是在课堂作业测试时,一旦看到,就要进行纠正。
三、课堂写字教育的实施
(一)育人在先写字在后
写字教育归根到底是人的教育。在写字训练和书写监督过程中,对人的教育始终不能缺失。“字如其人”要深入人心。因此第一步是对人做好教育,明确书写在学习和人生中的重要性。对书写不好的学生(书写不好的学生,在学习和行为方面大多也不好)更要进行价值观的教育,使其树立端正的态度。
(二)用好字是关键
写字要避免单调,不能一味模仿练习。很多教师要求学生练字,就是摹字帖,却不关心过程。一本一本的字帖摹完了,但学生书写并没有实质的进步。摹字帖确实是最简单最有效的练字方法,但不讲究细节,就是简单粗暴的。笔者给学生推荐的字帖是接近手写体的《庞中华钢笔字帖》,而且全程只有一本,无需再换,反复临摹,既减轻了学生负担,又讲究了实效性。
(三)重拾钢笔有必要
学生练字非常不严谨,很随意,一只圆珠笔打天下。汉字书写,讲究笔画变化,运笔过程也注意轻重缓急,圆珠笔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书写。我任教的初一两个班级,学生刚进入初中的时候,没有一个同学带有钢笔,他们甚至不会挑选一支合格的钢笔。在我的统一要求下,学生陆续使用上了钢笔,至少在语文课堂和练习上用上了钢笔,少数学生在其他科目上也开始长期使用钢笔。钢笔是练字时非常重要的工具,练好钢笔字是用其他书写工具写好字的基础。
(四)丰富形式促兴趣
单一的字帖练习,枯燥乏味,如果丰富形式,可以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书写热情。笔者采取的是每天的语文课前五分钟让学生练习字帖,效果良好。学生提前准备,在上课时候就安静下来进行练习,也有利于后面行课。平时,兴办手抄报,使学生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讲究美观,尽心尽力。丰富的手抄报是学生展示自我的窗口,也是班级的一道风景。举行书写比賽,建立学生荣誉感,或者让学生上白板代替教师书写课题等,抓住机会进行写字训练。
四、课堂写字教育展望
学生书写不容乐观,既定的策略随时需要变化。学生从写好自己的名字开始,端正写字态度。真正做到长期坚持,三年在校期间,保证每天练习。坚决使用钢笔书写,严格要求,养成习惯,对学习有重大的促进,还能培育正确的审美。学生从写字的功用性到书法的艺术性,打下了良好基础。
课堂写字教育,必将能够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和热情,使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真诚希望农村初中的学子们能够健全性格,培养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陈明伟,何立东.浅谈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J].中国钢笔书法,2005(10):20-21.
[2]钱滢.如何有效指导学生的书写训练[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7(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