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数学课堂合作模式

2019-06-20陈鼎章

教育界·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合作模式数学课堂研究

陈鼎章

【摘要】新课改对传统数学学科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受欢迎。文章在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教学模式运用的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模式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课堂;合作模式;研究

一、合作学习模式及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意义分析

(一)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以教师的教学经验为依据,实现学习小组的合理划分,并且以小组成员相互配合与讨论、协作等方法,制定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够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积极性的提升,进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互动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进行锻炼提升,以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在合作学习中,划分好学习小组后,要针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学生合作学习心理辅导与准备工作,以确保合作学习顺利开展。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小组划分可以采用圆桌会议的分组方法,每组6至8人,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就每个学生提出的观点及对问题的疑惑进行小组讨论、评审等,最后老师对每个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与点评,以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合作學习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具有以下较为突出的积极作用。

首先,合作学习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够通过对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改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内容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重要的动力来源和支持。同时,还能够帮助老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促进老师对学生情况的掌握,更好地进行教学计划的设置,促进教学更加顺利和高效地开展。

其次,合作学习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精神,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

再次,合作学习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与被迫接受知识的情况,而且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培养提升方面也有着积极的作用,进而为其他各项学习能力的锻炼提升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支持。

最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还能够营造轻松、良好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学习知识与内容,促进教学质量与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二、合作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首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模式,可以创设合作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比如,在高中数学“一元二次不等式导入”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作学习小组的合理划分,然后提出以下问题:“假设某一景区有两个停车场,分别为A和B,且这两个停车场的收费标准不同,其中,A停车场为1.5元/h(不足1h按照1h进行收费),B停车场为第1h(含1h)收费1.7元,以后每小时减0.1元(对一次停车超出17h用户,按照17h收费),且用户一般停车不会超出17h。根据以上条件,求一次停车多长时间能够保障A停车场的费用比B停车场少?”老师引导学生根据以上条件围绕问题进行讨论,最终运用数学知识解答上述问题。比如,由于停车时间是一个未知数,可以假设为x,那么根据上述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就可以将这道题看作要求在停车x小时后两个停车场各收费多少的问题来计算求解,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因此,A停车场的收费即,B停车场收费可以看作以1.7为首项的等差数列,其公差为-0.1,则该等差数列的前x项之和可以表示为,根据问题求A停车场停车多长时间比B停车场收费少?可以建立不等式,求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相应的结果。此外,在建立上述不等式后,老师还应引导学生对的取值范围问题进行讨论,确定x为正整数,最后,将上述不等式进行简化计算,得出,从而引入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教学与讨论,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和提升学习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还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以上题为例,在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后,可以引导学生就如何求解该一元二次不等式进行讨论,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对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一元二次函数等各自特点与联系进行思考,从而总结分析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求解方法。比如,可以将变形为后,将其看作一个正数与负数之积小于0的不等式,即或,通过对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计算求解即可得出的解。此外,还可以将上述一元二次不等式看作一个自变量为x的一元二次函数,即,要求在x取何值时,该一元二次函数小于0成立,根据该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其开口方向朝上,那么方程的解的中间值即为不等式的解集。老师在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得出以上两种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方法后,引导学生对两种计算方法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探讨哪种方法求解更加简便、快捷,将这种方法引入等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中,进一步扩大教学范围,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以及其与之前学习内容(如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函数等)的联系,加强巩固学习。同时,这种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也能够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在有效的课堂练习与评价、总结中,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对数学课堂合作模式及其运用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其在教学中的推广应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献娟.如何运用自主开放、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渗透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27):19-20.

[2]石春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7):18.

[3]孙得军.“自主合作,互助共赢”教学模式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8(20):152.

猜你喜欢

合作模式数学课堂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