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及2019年展望
2019-06-20张航燕
张航燕
当前,中国工业呈现增速趋缓但结构优化的总体特征。高技术制造业加快增长,工业投资回升。而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回落,工业企业营运能力下降,企业回款难度加大需要引起注意。
一、增速趋缓,结构优化
当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体呈现增速趋缓但结构优化态势。2019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增速比2018年12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剔除春节因素,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较2017年减少0.4个百分点,但是较2016年和2015年则增加了0.1个和0.2个百分点(见图1)。经济新动能快速成长。2019年1—2月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1%和6.4%,增速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4.8个和1.1个百分点。2018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5.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9%,比2017年提高1.2个百分点。分月来看,2018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呈现前高后低发展态势(如图2所示)。其中2018年1—2月份、4月份和5月份的同比增速分别为7.2%、7.0%和6.8%,处于近期较高增速,2018年下半年以来工业增加值走低的态势较为明显,2018年11月份和2019年1—2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至5.4%和5.3%,处于近期低点。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我国工业经济的影响有限。2019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4.5%,增速比2018年12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但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8.5%,增速较2017年下降2.2个百分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构成了较大威胁,但结合其他工业经济运行的数据分析,对我国工业经济的影响有限。从年度数据来看,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增速比2017年只减少0.1个百分点;从月度数据来看,2018年工业增加值增速波动甚至小于2017年。这也进一步说明中国工业比较优势依然较为突出,即使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短期内难以对已经形成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和竞争优势造成颠覆性的变化,也表明中国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和政策空间以及制度优势来应对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的冲击。
二、经济效益回落,运营能力下降
经济效益显著回落且行业分化。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0.3%,增速较2017年大幅减少10.7个百分点,仅为2017年一半(如图3所示)。并且利润结构分化严重,从大类上看,2018年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0.1%、8.7%和4.3%,采矿业利润增速是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速的4.6和9.3倍,采矿业利润显著高于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从具体行业来看,新增利润最多的行业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比上年增长4.4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7.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5.9%;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20.8%。依據国家统计局的计算,上述5个行业合计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77.1%。
如果说自2015年以来工业企业有着不错且稳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话,工业企业营运能力①表现则不尽如意(见表1)。从产成品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来看,产成品周转天数由2014年的14.2天上升至2018年17.2天,而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由2015年35天上升至47.4天,表明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账期增加,回款难度增大。
进一步分析工业企业运营能力发现,工业企业运营能力呈现行业与企业权属性质分化特征(如表2和表3所示)。从行业性质来看,2015年以来制造业运营能力呈现下降的态势,制造业产成品周转天数已由2015年15天增加至2018年18.7天,增加了3.7天,采矿业仅增加了0.5天,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连续4年持平;制造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已由2015年的35.8天延长至2018年49.4天,延长了13.6天,采矿业减少了2.3天,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延长了8.8天。从企业属性来看,除国有控股企业产成品周转天数呈现下降态势外,其他四类企业则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分别增加了29.9天、3.2天、2.9天和4.9天;国有控股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仅延长了0.5天,而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分别增加了35.4天、12.5天、13.1天和15.8天。
三、2019年工业经济增速预测
从国内外经济环境看,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经济发展趋稳但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2019年,我国工业经济形势依然较为复杂,下行压力增加。
(一)国际经济环境
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仍然较为严峻。首先,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风险上升,全球经济增速放缓。2019年1月,世界银行发布报告,将2018年世界经济增速下调至3%,较此前预测值减少0.1个百分点。2018年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平均达52.9,较2017年减少0.4个百分点。分月来看,2018年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不断走低,由年初的54.4回落到年底的51.4。从主要经济体来看,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态势依然存在。从PMI来看,2018年美国PMI保持较高水平,平均达到了58.8。韩国、南非PMI平均水平处于荣枯线下,巴西和俄罗斯PMI平均水平处于荣枯线附近。世界银行预计美国2019年的经济增速将从2018年的2.9%放缓至2.5%;预计欧元区2019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从2018年的1.9%降至1.6%;同时下调2019年新兴市场经济增速预期至4.2%。
其次,全球多边协调机制受到严重冲击。美国政府奉行单边主义和“零和博弈”思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频繁“退群”、加征关税、重谈双边协定等行动,引发国际关系失衡和贸易摩擦加剧,而国际合作平台无法对美国保护主义形成有效制约。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连续3年下滑,其中,2018年上半年同比减少41%,降幅创金融危机以来新高。全球贸易增速明显下降,过去长期以来担当经济增长重要推动力的贸易恐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拖累。同时,各国内外部政治力量冲突加剧,伊朗、俄罗斯、土耳其受到美国制裁,英国脱欧一波三折、意大利预算之争、法国“黄背心”运动、卡塔尔退出OPEC等事件增加了全球经济运行的不確定性。
再次,从国际金融市场来看,发达国家波动率虽有所上升但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总体表现较为稳定,而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呈现较大波动。伴随着美国经济增长强劲,美联储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美元强劲飙升给新兴市场国家带来巨大的压力,阿根廷比索、俄罗斯卢布、土耳其里拉、菲律宾比索等货币相继大幅贬值,引发资本大量流出和金融市场震荡,产生新兴市场货币危机。
展望未来,全球经济可能在2019年小幅回落。世界银行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估,预计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由2018年的3%下调至2.9%。
(二)国内经济环境
从国内经济环境看,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趋于明显。从三大动能看:
政策支撑,投资增长或将加快。2018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稳投资作为“六稳”之一,一系列稳投资政策相继出台,政策效应逐步释放。2018年10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将加大,预计基建投资将逐步回升。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提出了支持民企发展6项举措,预计民间投资将稳定增长甚至进一步加快增长。
居民消费稳定增长,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大。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内需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当前新一轮个税改革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减税幅度更大,增收效果较为显著,将支撑消费增长。2018年9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以及《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发布,消费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更趋完善,有利于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多因素叠加,外贸增长动能减弱。2018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6%,比上年回落17.2个百分点。虽然2019年有许多不利因素影响我国外贸,但是依然有许多有利于外贸稳定发展的条件。一是稳外贸政策密集出台。稳外贸作为“六稳”之一,从中央到地方均出台了各种支持政策。比如,从2018年8月份起实施海关进出口货物整合申报,提高通关效率;从2018年11月1日起,提高部分现行货物的出口退税率,加快出口退税办理周期。二是人民币汇率贬值增强出口竞争力。2018年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汇率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如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近5.2%,有利于对冲贸易保护主义的负面影响,促进出口增长。2019年宏观政策将在扩内需、稳外需两方面同步发力,但经济转入持续中高速增长阶段的基础条件尚不稳固,仍面临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等传统问题,2019年经济发展回调压力较大,经济增速可能略微放缓。
通过国内外经济环境分析,结合时间趋势模型和周期波动模型,加上长期跟踪工业经济运行分析,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5.9%—6.4%的概率较大。
注:
①企业营运能力主要指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与效益。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主要指资产的周转率或周转速度。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工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