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农村电商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2019-06-20民建中央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深度物流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2015年初,国务院扶贫办将电商扶贫工程列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设为专门一节单独列出;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作出部署,为电子商务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带来历史性机遇。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37万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贫困县网络零售额增速36.4%,高出全国网络零售额增速12.5个百分点。同时,截至2018年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已覆盖88.6%的国家级贫困县。2018年全年,前四批756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实现网络零售额6192.4亿元,同比增长43%。

2018年,民建中央通过对河北、贵州、福建、江西等省调研发现,农村电商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对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商贸流通跨越式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和脱贫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开辟了新路径。例如,江西电商扶贫2017年直接促成销售21.6亿元、带动销售超60亿元,实现17.2万户农户、4.76万户贫困户14多万名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形成井冈山、宁都、安远等电商扶贫模式和数百例电商扶贫典型案例。福建省2017年发展电子商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330人增收752.8万元,人均增收3230元。福建安溪县的尚卿乡灶美村原来1/10是贫困人口,发展成为安溪首个淘宝村后,年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村中无一贫困人口。山东菏泽市曹县发展农村电商带动2万多贫困人口实现就业脱贫,该县大集镇一个镇快递单日峰值就达20万单,吸引了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大学生纷纷回乡创业。

虽然我国农村电商及电商扶贫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

一是产业基础薄弱,农产品电商品牌效应不明显。深度贫困地区农产品生产多处于“小、弱、散、单”状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产品规模化、品牌化、商品化培育供给不足,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深加工比例不高,产品附加值低。

二是物流成本高、农产品上行难。深度贫困地区物流基础设施不足,网点覆盖不全,农产品存储保鲜难度大、运输时效性强,对物流要求高,成本相应提高。据统计,我国西部农村物流成本是东部的4—5倍,快递成本近6—10倍。农村电商目前更多的是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与城市商品下行比例悬殊。

三是人才缺乏,特别是缺乏带头人和复合型人才。深度贫困地区普遍面临电商人才难引、难招、难留的难题,懂得信息技术、电商企业经营管理、品牌推广运作和市场行业培育的人才很少。贫困群众网上交易能力弱。农村电商培训面临师资不足、政府相关部门各自举办培训、培训效果离需求有差距等问题。

四是资金保障不足,可持续经营能力差。地方政府受财力限制,对电商行业尤其是农村电商的补贴性投入不够。银行直接融资门槛较高,承贷企业或组织的贷款准入和担保措施要求较高。多数农村电商类的中小型企业前期投入多,盈利周期长,资金紧张,市场化生存艰难。民间资本对农村电商的发展实际投入较少。

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成立农村电商领导小组,统筹推动农村电商发展,解决目前各部门推进农村电商及电商扶贫政策分散、合力不足的问题。突出规划引领,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效投入,用好考核指挥棒,将农村电商发展情况纳入扶贫考核体系。尽快补齐农村电商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重点向国家级贫困县倾斜,对前期已支持过的国家级贫困县,在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创建验收合格后继续给予一段时间政策资金上的支持,巩固示范创建成果。

二是促进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推进电商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第一,扶持建设一批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加强深度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发挥其对贫困群众的带动作用。例如,江西瑞金市的廖奶奶通过成立“廖奶奶咸鸭蛋”专业合作社,带动92户贫困户户均年度增收一万元,成为脱贫攻坚的典型。第二,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品牌培育和推介营销力度,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例如,赣南脐橙通过电商营销和打造品牌,品牌价值达到668.11亿元,收购价从几毛钱一斤,涨到3块多一斤,农夫山泉打造17.5°赣南脐橙橙汁,价格卖到十几块钱一瓶。第三,制定适应电子商务的农产品质量、分等分级、产品包装、业务规范等标准,政府出资建立质量管理和追溯体系,实行二维码溯源,支持农产品申报“地标保护”无公害、绿色、有机等资质认证。第四,积极推进产销结合,构建涵盖网上批发、网络零售、网上直销等方式的农产品销售体系。例如,京东成立了农产品滞销帮助中心,帮助贵州省剑河县南明镇3万多只滞销土鸡、云南永胜5000余吨滞销大蒜、甘肃庆阳大量滞销苹果等进行销售,有效缓解了相关农产品滞销问题,可以引导有需要的贫困地区与这些电商企业对接。

三是重点解决农村物流难题,破解农产品上行难。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加快物流、冷链运输、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农村道路,提升农村快递网点覆盖率,形成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和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网络。支持邮政、快递物流企业等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县级分拣中心,集中送递,通过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降低物流成本,建立集交通、商务、扶贫、农业、供销、邮政、快递等“多点合一”的村级服务点。促进农村客运和货运结合,探索“农村货运班线”等新型农村物流模式。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研究推广江西赣州物流企业“滴滴”货运物流交易、福建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及整车运输鲜活农产品免收高速及普通公路通行费等有效做法。

四是扶志与扶智并举,多模式培养农村电商人才。采取线上、线下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提高农民等农业经营主体的电商及信息化知识,整合商务、人社、农业等部门的电商培训项目,减少重复投入,提升培训实效。充分开发本地人才资源,发挥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大学生村官的积极作用,发掘和培养农村电商带头人。同时,积极吸引外地人才,鼓励高校毕业生、农业技术人员、具有一技之长的返乡农民工等各类人才开展乡村创业,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引入农村,为农业农村发展和脱贫攻坚注入新思路、新活力。

五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推动農村电商持续发展。建立政府引导的“农村电商创业基金”,为农村电商创业者提供贷款担保、资金注入、贷款贴息等支持。推动金融机构开发保证类小额贷款、农产品收益预期贷款等适合农村电商发展的金融产品。简化贷款手续,探索信用担保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注入,逐步提高风险投资等市场化扶持方式的比例。大力发展第三方支付、移动便民支付,实施“互联网+金融+特色农业”等普惠服务和融资项目。采取以奖代补、专项补助等多种方式,鼓励更多的创业者及中介组织参与农村电商,推动农村电商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深度物流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比亚迪集团扶贫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
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