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设立“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培训)国家专项资金的建议

2019-06-20余梅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海外华人国门职业院校

余梅

一、背景

国内有职业院校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家及面向非洲、安哥拉等的央企机构作了调查,调查走访了相关国家的政府机构、企业、高校、职业学校与培训机构、市场、社会团体、工会以及中国企业(包括央企)驻所在国的负责人等部门和个人,获得大量的信息,了解到中国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企业走出国门时,建设资金、技术、项目等的落实是到位的,但同时也发现与其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并没有走出去,大量所在国的工人培训仅依靠企业实施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走出国门的企业强烈要求中国职业教育主动与之配套。

二、现状

职业教育在實施“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的现状:

(一)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项目缺乏人才而无法得到有效的培训

中国企业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国门,为实施这一倡议做了不少工作。目前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项目开展大多是顺利的,资金、技术、项目基本都能落实。但所遇到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相应的人才去落实。目前的情况是,企业到国外投资,从工厂建设、设备安装、企业运行与管理、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等环节,都需要人去做,一般来说,开始时在所在国家是找不到这类人员的,只能找中国工人,但用中国工人的成本高,况且“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后应体现出要帮助所在国家提高就业率,那么就要请当地的工人,但当地工人是没有技能的,必须要培训。

培训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招工后让所在国家的当地工人到中国培训,二是由企业在当地培训。但两种途径都有其弊病:其一,当地工人到中国培训的成本很高,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难以承受,况且人数也不可能太多;其二,由企业在当地培训工人。企业只有企业行为,培训员工的任务需要专人来承担,而企业缺乏这方面的人,勉强自行培训,其效果难以胜任工作的要求。因此,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远至非洲的安哥拉,近至与中国相邻的巴基斯坦,企业都普遍出现培训当地员工难的问题,迫切希望国家在这方面能有配套的培训随“一带一路”走出去,以解外出企业的燃眉之急。

中国大量的职业院校,经过多年的发展,部分已具备国际化的能力,都很想在这个伟大的倡议中尽自己的一份力,寄希望于企业出资,职业院校实施培训外国员工。但企业在国内无需额外出资便能享受每年大量的优质毕业生到企业就业之惠,反而响应号召出国还要额外负担培训当地工人,实有难言之隐。即使部分企业愿意,开始实施时职业院校也需要启动资金,用于购置与配套符合当地需要的职业教育资源,但谁来给职业院校启动资金?这些资源,一旦走出国门就会成为“国有资产流失”,按目前的政策,即使个别职业院校愿意出资,也无法在政策与法规的层面通过。现状就是企业在国外需要培训当地工人,希望国内的职业院校能随之而往,而职业院校缺乏资金无法走出去。个别职业院校虽然也有走出国门的举措,但也存在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故希望国家能根据目前的现状考虑帮助企业走出去的同时配套相关职业教育的资金。

(二)由于收费高,中国职业院校难以吸引发展中国家学生及海外华人子弟到中国大陆学习

在调查中发现,发展中国家学生与海外华人子弟不是不愿意到中国大陆学习职业教育,而是高昂的学费让部分人打消了到中国大陆学习职业教育的念头。台湾的高校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与海外华人以减免学费、提供奖学金的方法吸引了不少人,有些成绩稍差的学生到不了中国大陆的本科院校,就转而到有相对优厚条件的台湾学习,说明中国大陆在吸引留学生这方面力度还不够,无法有力吸引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各方学子,包括一些海外华人团体都希望中国政府能提供相对优厚的条件给到中国大陆学习职业教育的学生。

(三)海外华人缺乏学习职业教育的动力造成将来就业难与未来所在国缺乏华人工程技术员的构成

海外华人报考中国大陆的高校,多以学科性的高校为主,基本很少报考高等职业院校,因为到中国学习职业教育要收费甚至是高学费。由于缺乏吸引力,传统观念下,海外华人子弟更愿意选择早已有配套成熟的留学生奖学金制度的中国本科院校而不会选择缺乏这方面配套的职业院校(例如马来西亚)。长此以往,海外华人子弟毕业后回到这些国家的就业不仅成问题,还造成这些国家将来没有华人工程技术人员。

三、意义

若能设置“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培训)国家专项资金,其意义在于:

(一)完善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系统

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让企业走出国门,也要让职业教育伴随而行,这样做可对目前缺乏职业教育的相伴作了一个补缺,让走出去的战略更为全面。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之一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贡献还在于提升所在国家国民的技术文化水平,除“硬”件的支持外,还有“软”件的提升,为他们就业创造条件,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之一。

(三)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

设置了“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培训)国家专项资金,职业教育走出国门有了一个可靠的保障,没有哪个发展中国家会拒绝中国职业教育对其国家的帮助,而我们可将中国文化通过职业教育得以输出,让中国的文化伴随职业教育真正走出国门。

(四)有助于海外华人的成长

对海外华人成长给予实质性的帮助。由于学习了职业教育,具有专门的技能,学生学成回到所在国家容易就业,并系统地形成华人工程师与技术人员的结构,使华人在所在国家的社会地位不至于被边缘化,从而形成海外华人对中国的向心力。

(五)有利于中国过剩的优质产能的输出

中国有大量的过剩优质产能资源在闲置,这些资源的输出制约因素之一是资源走出国门,而没有专门人才来操作,有了职业教育的输出,这些过剩产能的输出便没有缺乏人才的后顾之忧,故能做到通过职业教育的输出带动、促进中国过剩产能的输出。

四、依据

(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要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建立工作机制,完善配套支持,全力推动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注意实施雪中送炭、急对方之所急、能够让当地老百姓受益的民生工程。

(二)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中国政府每年向相关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地方政府也设立了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鼓励国际文教交流。

(三)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一带一路”建设不应仅仅着眼于我国自身发展,而是要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

(四)中共十九大报告

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五)《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扩大对外投资合作。鼓励优势企业以多种方式“走出去”,优化制造产地分布,消化国内产能。

五、建议

一是建议设置“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培训)国家专项资金,其用途主要用于在“一带一路”国家培训相当地工人,其次是用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报考中国职业院校的学生与海外华人子弟。同时出台 “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培训)国家专项资金的使用办法。有条件走出国门的职业院校都可以申请,同时应通过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向有关职业院校提供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正在实施“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而又缺乏专项资金的职业院校。

二是“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培训)国家专项资金的使用办法还应鼓励让各省、市、自治区也配套相关“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培训)专项资金,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配套工程,让有条件的经济发达省份走得更远更好。

猜你喜欢

海外华人国门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守国门
何国门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家文化的认同与海外华人的生存和适应
全球视野中的新流动:“华侨华人研究”重思
出走的中国人
近代以来海外华人慈善活动析论
本 期 导 读
小 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