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补空白
2019-06-20王拥军
王拥军
作者单位
10007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卒中研究所;脑血管病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好久没看电影了,前不久《波西米亚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图1)热映,其实并不知道这部电影的故事主题是什么,仅仅是为了逼着自己去看场电影,才特意安排了时间。随着剧情的推进,特别是一首首皇后乐队(Queen)经典的歌曲响起,再加上杜比影院全景声带来的沉浸式的感官体验,不由自主地,我就被带入了20世纪80年代的场景中,与佛莱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的乐队同悲共喜。
不知道这部电影是否可以称得上是音乐电影,但是选择杜比影院看这部电影绝对是明智的。这里的全景声效果,可以实现声场包围,展现更多声音的细节,让观众犹如置身音乐会现场,打造出逼真的音乐现场效果。
尽管我不是技术派,也相信“内容为王”是金律,但是,这样的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体验确实提升了内容的传达效果,也更加满足了人们全方位的体验感受。
现在有一句时髦的话:“智能改变人生,科技改变未来。”这绝不是一句口号,这是对科学技术革命性力量的一种描述。就在这个月,一个曾经玄而又玄的物理学理念登上了国内网络热搜榜,这就是“黑洞”!
4月10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9时(北京时间21时),在美国华盛顿、中国上海和台北、智利圣地亚哥、比利时布鲁塞尔、丹麦灵比和日本东京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以英语、汉语、西班牙语、丹麦语和日语发布“事件视界望远镜”的第一项重大成果,对全世界第一次展示了黑洞的真容(图2)。《天体物理学杂志通信》也于当天以特刊的形式通过6篇论文发表了这一重大结果。
图1 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
这一姗姗来迟的黑洞图像揭示了室女座星系团中超大质量星系——Messier87中心,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为太阳65亿倍的神秘黑洞。
图2 人类第一张黑洞照片
参与观测的望远镜分别位于夏威夷和墨西哥的火山、亚利桑那州的山脉、西班牙的内华达山脉、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及南极点。更为复杂的是庞大数据的计算和处理,德国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草堆天文台(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ystack Observatory)的专用超级计算机负责对原始观测数据处理的艰巨工作,单纯计算就持续了2年,可见其复杂性(图3)。
图3 麻省理工学院草堆天文台
4月10日公布的黑洞照片一瞬间就在全球刷屏,但是,为之准备的设施建设和观测已有数十年,在这一过程中,技术的准备、理论的创新、方法的突破是成就这一伟大成果的基石,而在其背后,更是普通人难以理解的艰辛。
科学的突破就是如此,一个个科技突破量的累积,最终带来质的突变。脑血管病的研究也是如此。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多领域还在等待着一代代医师和科学家们去探究。
呼吸睡眠障碍在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正是众多空白点中的一个,尽管从道理上讲,脑血管病患者的呼吸睡眠障碍需要特别关注,但是由于研究证据链不够完善,国际指南在推荐意见中仍有很大的保留和不确定因素。美国2014版卒中二级预防指南对这种临床情况有两条推荐:①由于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睡眠呼吸暂停高发生率和证据强度,可以考虑做睡眠相关检查。在一般人群中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以改善预后(B级证据,Ⅱb类推荐)。②对于缺血性卒中伴有睡眠呼吸暂停可以考虑给予连续气道正压治疗,因为证据支持可改善患者预后(B级证据,Ⅱb类推荐)[1]。
这种低级别的推荐源于证据强度不够,迄今没有足够大的队列研究说明呼吸睡眠障碍对卒中发生、复发、死亡、致残的确切影响。更缺乏改善呼吸睡眠障碍对卒中发生和结局影响的阳性随机对照试验。由澳大利亚乔治中心和中国合作的呼吸睡眠暂停心血管终点事件(Sleep Apnea Cardiovascular Endpoints,SAVE)试验(图4)也没能发现连续正压通气能够预防包括卒中在内的心血管疾病,而SAVE试验正是此领域证据级别最高的大型临床干预试验[2-3]。
图4 SAVE随机对照试验
证据等待完善,问题等待解决,而解决临床难题的唯一出路是研究的付出。期待类似的研究中有你的身影,你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