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探究及其疏导

2019-06-19张红艳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疏导心理问题中学生

【摘 要】中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心态,如逆反心理。如何去正确分析以及对待处理这些问题,是学校教育中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这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对中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和疏导,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问题;疏导;未来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8-0052-02

一、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在情绪上会有一定的波动,会有不同于小时候待人接物的心态,其中有很多人会产生消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的心理问题等。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三个代表性原因。

(一)自我定位过高

现在我国大部分的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尽家里人宠爱,家长对待孩子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忍心批评孩子。所以,孩子从小到大,接收到了很多的夸奖。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就会让很多的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骄纵的习惯。所以说,当他们离开家去学校读书,接触到一些人对他们的看法不合自己心意的时候,如果比较偏激,他们就容易产生逆反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1]。

(二)极端自卑

当下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家庭条件都变得比较好。有部分中学生因为家庭条件优越,自己经历的挫折比较少,所以出现独立性差,性格敏感的特点,如果再遇到什么挫折就会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以及为了自我保护而出现其他问题。

(三)执着的是非观念

在中学阶段,学生进入青春期,在慢慢成熟的过程中,他们的求知欲越来越旺盛,迫切希望寻求独立见解。但是,他们在生活学习中,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看法与自己的看法不同时,他们不会认真思考,辩证的去分析问题,反而会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看法,强烈抵抗其他人传输给自己的观念。这样的情况很容易使得学生迷失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过分偏执从而走向极端。

综上只是导致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原因,遇到类似问题还是要多与学生交流,深入了解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疏导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

遇到上述问题,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进行解决。这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应该对学生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积极有效地疏导教育,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平衡,同时也促进他们在情绪控制、意志培养和智力开发等多方面的进步[2]。

(一)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小到大和家长相处的时间是最长的,所以说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家庭在中学生接触社会的过程中,起到过滤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以及及时解决问题。所以说,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让它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作用,可以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学校也是学生的家。首先,学校需要营造出一种文明、舒适、友爱、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比如说,学校可以建设文化墙:展示名人警句以及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等。其次,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它真正地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行动中开展自我教育,自我认识,从而得到自我提升。通过适度有益的教育活动来营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效果。最后,学校要加强和家庭教育的联动。要定期邀请家长代表来学校,参加有关心理教育的培训活动,使学生家长也能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基础。当孩子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察觉,并正确的疏导孩子的心理压力。

(三)优化社会体系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整个社会都要关切青年学生的教育问题。相关政府组织,如共青团等更应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相关教育机构,如少年宫及相关青少年活动单位;公共设施单位,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

等;心理服务机构,如服务热线、心理咨询室等都要及时进行有效地沟通协调,优化社会体系,充分发挥作用,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心理健康是学生能够得到健康成长和更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中学生由于青春期的阶段性特点,心理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各界都应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细心研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在这个基础之上,对症下药,要树立信心,心怀爱心,保持耐心,用科学合理的办法对学生进行疏导,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助力。

(四)组建校园内部的心理辅导机构

学校以及教师,在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方面起到着绝对主导的作用,要引导学生正确的面对生活以及学习中的一些挫折,并且能够建立起一个积极的心理状态。学校应在内部建立相应的心理辅导机构,针对每一位同学不同的心理问题,展开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工作。

在建立心理辅导机构的过程中,学校首先要针对本校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纲要,确定心理辅导工作开展的主要方向,在此期间要深入研讨各个群体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为制定纲要提供参考;其次,要充分调动起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使整个机构的人员配置能够满足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需求。在组建心理辅导机构的过程中,要确保心理辅导老师和学生比例在1:50以內,确保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想要主动寻求老师帮助的时候,可以有老师为学生解答相应的问题;最后,要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主动和心理辅导老师进行沟通,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心理辅导老师在开导学生的时候,要始终保持随和的态度,要让学生彻底的放松,愿意讲出自己内心深处的问题,而心理辅导老师要迅速的找到学生问题的主要矛盾,利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正确的面对和处理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华,关锋.中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J].学周刊,2017(3).

[2]邵鹏飞,范晓琪,李世洁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中学生心理问题认知干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8(2).

【作者简介】

张红艳,女,汉族,甘肃省敦煌市人,甘肃省敦煌市吕家堡中学教师,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疏导心理问题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浅谈高中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机制研究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