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归纳推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6-19魏等民
【摘 要】在小学阶段,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以及对知识的掌握和扩展思维能力。归纳思维能力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思维能力的重要部分,需要开展以发挥学生能动性为目标的智慧教育和过程教育,然而目前归纳推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不容乐观,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归纳推理在帮助培养小学生创新、创造性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旨在为帮助小学生形成完善思维结构的培养提供些许建议。【关键词】归纳推理;小学数学;应用实践【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242-01数学学习内容富有抽象性,一些公式和定理的理解需要学生积极主动观察猜测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验证、推理,所以教师要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创造参与数学活动的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学习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掌握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一、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归纳推理法,可以借助观察、归纳、实验、类比、推理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发散逻辑思维对知识进行探索和思考,这种教学方法不是传统教学中的单方面传授,而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之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造探索和思考的情境。归纳推理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培养学生乐于思考、乐于推理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在猜想推理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在学习方面更具学习独立性和自主性,学会举一反三,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看清题目的本质,准确的分析和处理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为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基础。二、目前小学数学中归纳推理教学存在的问题1.对归纳推理的培养重视不足。归纳推理法是学生提升数学学习能力的重点方法,然而仍然有很多数学教师还没有完全走出以往的教学框架,只把归纳推理方法作为教师总结数学概念,讲解数学题目解题步骤的一种工具,对于归纳推理方法在学生身上的运用重视程度不足,不能发挥归纳推理法在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方面的作用。此外,教师没有较好的把握教科书各个组成部分的纵向、横向联系,对于教材中属归纳思想方法的“探索规律”部分,往往一笔带过或者直接给学生总结好结果,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忽视了学生归纳能力的发展。2.对如何渗透归纳思想认识不够。在实际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虽然有意识地去在课堂中渗透归纳推理思想,但对于以何种科学有效的步骤来引导学生,没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对如何渗透归纳思想认识不够,即便可以在授课中举例说明什么是归纳推理,但帮助学生利用归纳推理方法进行数学学习或者知识概念等方面,并没有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此外,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不足,对如何利用归纳推理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了解甚微,难以较好的开发学生逻辑推理的优势,不能较为理想的将归纳推理方法运用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上。三、提升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归纳推理能力的实践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渗透归纳推理理念。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发掘教材中数学知识的生活性,帮助小学生找到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根据生活现象归纳推理数学规律。例如在学习简单乘法计算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举例生活中去超市买东西,小票上标有单价、数量以及最后的总金额,如果买了2斤西红柿,每斤是2.5元,用乘法2x2.5=5,那么最终的结果是5元,学生也可以用加法的形式算出来两斤的价格:2.5+2.5=5,如果买了3斤或者买12斤呢?也是同样的原理,学生就明白了乘法是相同的数字相加的另一种换算,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乘法的计算原理。2.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归纳推理数学规律。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也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掘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规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规律,总结数量关系,进而做出猜想,再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例如,在学习加法交换律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先出一些计算题目:6+3=?3+6=?20+15=?15+20=?12+13=?13+12=?……,让学生计算完结果之后对题目和结果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找出这些算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发现了几组算式,组内两個算式其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左、右两边加数位置不同,但是数字相同。学生进行思考并发现规律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加法交换律的原理,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a+b=b+a。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从特殊到一般的现象,归纳总结规律。3.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推理求证猜想结果。归纳推理的核心在于猜想,猜想的证明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画图、计算、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既能加深印象又能在动手中发现规律。例如,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时,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掌握了面积的求法是各个面的相加求和,那么对圆柱体来说,它的侧面不是长方体那种平面,曲面的话计算方式也是那样吗?这个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沿高剪开圆柱体的侧面,展开之后发现圆柱体的侧面是一个长方形,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这个长方形的底边长,是否和剪开之前自己计算的圆柱体底面周长是一致的呢?长方形的另一面是否是刚刚测量的圆柱体的高呢?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证明自己的猜想,归纳出圆柱体的侧表面积其实是一个以底面周长为长,以高为宽的长方形,最终获得结论,证明自己推理的正确性。这种猜想并亲自动手操作的方式,在不断佐证中提升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四、结语归纳推理能力作为小学生提升数学学习成绩的重要素养,不仅有助于理解概念公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在探索和认知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和具体,从而快速掌握本质要领,从根本上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改进,逐步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参考文献[1]温地长.归纳推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18(05):24.[2]孟兆宁.归纳推理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01):84-85.[3]吴梦园.引导发现法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作者简介:魏等民(1960.6.22-),男,甘肃省正宁县 榆林子镇于家咀小学 一级教师 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