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9-06-19宋连转
宋连转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标的改革,教师已经逐渐认识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关注和尊重,积极了解学生的优势和劣势,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从而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个体差异;学习需要;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06-0178-01
新课标改革要求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关注和了解,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策略进行应用,以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从而逐步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1]。
一、充分关注学生,了解学生需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充分关注,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并且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可一味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而是应该增加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真实的想法,从而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策略,并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灵活的设计。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时,教师应该对每一个类型的学生都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都能够对成就感进行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适当的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让学生能够对学习充满信心。
二、引导学生的情感与认知发展
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以促使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能够更加丰富和多元,教师还应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增加趣味性的内容,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且教师可以对各个学科的内容与学习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将学生针对于其他方面的学习兴趣引入到本学科的学习当中,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并且在后续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的趣味性进行延续,从而创建起良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且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中进行学习。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之一,但是教师对教学中各个环节进行设计应该以教学为主体,而非仅对学生的兴趣进行迎合。
三、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进行积极培养,使学生能够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对知识和学习方法进行发现和掌握。所谓“探究性学习”,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放弃灌输式的教学,并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对问题进行发现和探究,从而充实自身的体验情感以及学习经验,并在此过程中对探究的乐趣进行充分的感受;此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予充分的信任,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并在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巡视和指导,再逐渐拓宽学生进行探究的范围,将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在生活中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有效应用的重要性。由此,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创建良好的学习情境
情境教学可以说是一种教学艺术,对情境教学法进行合理的应用,能够有效激起学生的情绪,并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中,也就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多媒体进行充分使用,通过多媒体的音频、视频播放功能,为学生建立起一个生动、活泼、鲜明的教学情境,一方面是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情绪能够处于兴奋的状态,从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消化,另一方面是采用多媒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教师进行板书的时间,也就有利于教师增加与学生的交流,从而增加教师对于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学习需求的了解。所以,在上课之前,教师应该积极对教学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并对上课所需的课件进行精心制作和细致修改,以保障其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
通过上文我们能够了解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不同学习需求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综合素质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积极的关注,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樊金秀.小学数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的教學策略[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