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行黑山羊品种选育效果
2019-06-19杜丽英闫益波张伯池路佩瑶宋献艺曹宁贤
杜丽英,闫益波,张伯池,张 凯,路佩瑶,张 菁,宋献艺,曹宁贤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饲料兽药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2;3.山西省畜禽繁育工作站,山西太原030001)
山西太行黑山羊是一个重要的地方品种[1],20世纪90 年代以来,由于本身生产性能差、繁殖力低,加之羊毛市场衰退、引入品种的杂交及封山禁牧环境政策等的影响,导致太行黑山羊群体数量急剧减少,濒临灭绝[2-3],因此,加强该品种的保护和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山西太行黑山羊种质资源退化及濒危的现实,经过实地考察调研,选定在左权新世纪种羊场建立品种保护基地,组建太行黑山羊基础群,经过多年的表型选择,群体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毛色、体质量等性状仍然参差不齐,变化较大。2012 年开始组建太行黑山羊核心群,开展科学系统的选育,开展性能测定及选种选配工作,在保持原有优良性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纯复壮,为该品种群体规模的扩大、品种质量的提高以及未来新品种的培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核心群的组建及选育方法
在左权县新世纪羊场保种和选育基地,选择体型外貌符合太行黑山羊品种特征(毛色纯黑、角型是顺风角)、繁殖力高、体格健壮的太行黑山羊130 只组建零世代核心群,其中,母羊104 只,公羊26 只,经过系统选育,核心群规模达到300 余只,群体质量和规模获得了明显进展。选育方法以本品种选育为主,运用体型外貌鉴定、体质量体尺测量、生产性能测定和繁殖性能测定等传统选育手段。在外貌特征方面,要符合太行黑山羊品种的外貌特征。在生长发育方面,在放牧条件下,初生羔羊公羔体质量2.2 kg 以上,母羊2 kg 以上;断奶公羔体质量13 kg 以上,母羔12 kg 以上;成年公羊体质量30 kg以上,母羊24 kg以上。产肉性能方面,周岁羊屠宰率40%以上,净肉率33%以上,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繁殖性能方面,母羊产双羔或多羔的优先选留。
1.2 繁殖性能测定及饲养管理工作
每年10 月中下旬至11 月上旬,进行羊群的选种和选配工作,每年的3—4 月进行接羔工作,对选育群体繁殖的后代,做好体质量、体尺(初生、2 月龄、5 月龄和1 周岁)及相关繁殖性能的测定工作[4-6]。饲养管理方面,核心群羊群在自然放牧的基础上,对配种的公母羊和怀孕母羊补饲配合饲料或者玉米颗粒[7-9]。
1.3 屠宰性能分析
随机抓取1 周岁的选育前后核心羊群40 只(公母各20 只)进行屠宰试验,宰前24 h 停止放牧和饲喂,临宰前2 h 要停止饮水。颈部放血致死,剥皮,去头、去蹄,然后顺腹中线开膛,除留肾和肾周围脂肪外,全部内脏清膛[10-12],主要测定宰前活质量、胴体质量、净肉质量、屠宰率等。
1.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经Microsoft Excel 整理,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SPSS 统计软件Doncan 法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选育前后核心群体型外貌上的比较
选育核心群在保持原有品种特色的基础上,体型外貌方面重点选育毛色及角型。选育前群体毛色混杂,角型各异。由表1 可知,纯黑毛色的比例由选育前的69.5%上升到96.0%,而杂色比例从30.5%降低到4.0%,且差异显著(P<0.05)。选育核心群全身被毛黑色,长而光亮。公母羊均有髯有角,角型是顺风角,一种呈倒八字状,一种在上1/3 处交叉,公羊角较长,呈拧扭状,公、母羊角都为扁状。核心群经系统选育体型外貌趋于一致,整齐度明显提高。
表1 核心群选育前后毛色变化情况
2.2 选育前后核心群体质量、体尺的比较
由表2 可知,选育前群体放牧条件下,初生体质量公羊(2.58±0.32)kg,母羊(2.19±0.17)kg,5 月龄断奶公羊体质量(15.49±1.65)kg,母羊(14.78±1.42)kg,1 周岁公羊体质量(24.25±1.56)kg,母羊(22.64±2.06)kg。选育后群体放牧条件下,初生公羊体质量(2.68±0.31)kg,母羊(2.20±0.34)kg,5 月龄断奶公羊体质量(16.14±2.70)kg,母羊(15.69±1.32)kg,1 周岁公羊体质量(25.55±2.00)kg,母羊(23.51±3.24)kg。通过选育核心群,体质量、体尺较选育前都有所提高,其中,公母羊1 周岁的体质量间差异显著(P<0.05),其余阶段体质量选育后尽管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选育后公羊的体尺方面,初生和1 周岁体高差异显著(P<0.05),5 月龄和1 周岁体长差异显著(P<0.05),2 月龄、5 月龄和1 周岁胸围差异显著(P<0.05)。选育后母羊的体尺方面,2 月龄和1 周岁体高、体长差异显著(P<0.05),初生、5 月龄和1 周岁胸围差异显著(P<0.05)。总体上看,通过选育,核心群公母羊各阶段体质量、体尺均有所提高,尤其是周岁体质量、体尺明显增加,公羊、母羊体质量均显著提高(P<0.05)。
2.3 选育前后核心群繁殖性能的比较
表3 核心群选育前后繁殖性能统计
由表3 可知,山西太行黑山羊群体选育前繁殖性能良好,但是双羔率较低(9.41%),从而导致产羔率也较低(119%);选育后双羔率显著提高(P<0.05),产羔率也有显著增长(P<0.05)。选育前后母羊的发情率和受胎率没有显著变化(P>0.05)。
2.4 选育前后核心群屠宰性能的比较
由表4 可知,本品种选育显著提高了太行黑山羊的生产性能,胴体质量显著升高(P<0.05),屠宰率显著提高(P<0.05),净肉率公羊显著提高(P<0.05),母羊差异不显著(P>0.05)。
表4 核心群选育前后屠宰性能变化
3 结论与讨论
太行黑山羊是在山西省特殊地理及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形成的地方类群,群体数量较少,具有抗逆性、适应性强、繁殖力高的优良遗传资源[13-14],然而目前其群体规模急剧下降,珍贵的遗传多样性和独特的遗传特性正受到破坏和影响,严重制约了太行黑山羊养殖业的发展。太行黑山羊作为具有较高经济、营养和养殖价值的山西地方特色山羊品种,选育繁改工作意义重大。
针对太行黑山羊种质保护开展繁改工作,剔除差的个体,留存适应性强、生产性能好的后代,纯化其适应性与高繁殖基因[15],挖掘与开发重要性状,可以保护黑山羊品种价值,合理利用本土遗传资源。本研究表明,经过品种选育,体型毛色趋于一致,选育后不同生长阶段、性别的核心群在体高、体长、胸围均有显著提高(P<0.05);双羔率显著提高(P<0.05),产羔率也有显著增长(P<0.05);胴体质量显著升高(P<0.05),公羊屠宰率与净肉率均显著提高。
在太行黑山羊以后的繁改工作中,应挑选分化程度适宜的亲本,在保证优质性状稳定遗传的同时,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