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以《超重与失重》教学为例

2019-06-19刘湘衡

名师在线 2019年18期
关键词:弹簧秤现象建构

刘湘衡

(广东省中山市实验中学,广东中山 528403)

引 言

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思维对促进物理科学的发展、提升学生科学认知水平具有积极意义。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也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的内涵之一,教师要基于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深入了解读物理科学思维的基本内涵,优化物理教学设计,寻求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有效路径。

一、物理科学思维内涵阐释

(一)模型建构

模型建构是指学生基于物理事实与既有的学习经验,通过建构理想化、科学化的模型,对物理现象进行抽象化概括,将自身的思维凭借模型从感性不断向理性推进,从而促进自身物理的科学思维发展[1]。

(二)科学推理

科学推理是学习者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通过对物理现象、实验数据等进行提炼、概括、研判、推理、验证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严谨性与科学性,从而发展学生的物理科学思维。人们对物理科学的认识是渐进的,这就导致了人们认知的有限性,当一个观念或者发现提出后,我们需要借助物理实验、物理定律等,开展逻辑思维活动,从而检视物理观念与发现的科学性。

(三)质疑与创新

质疑与创新是科学思维的内涵,它是在对物理事实、数据进行科学推理与验证的基础上提出疑问,进行批判活动,并提出创造性观念。质疑与创新是推动物理科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也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

二、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本文以《超重与失重》一课为例,简要阐释了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一)构建科学思维情境,调动学生生活经验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科学思维的发展与兴趣直接相关,只有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才能提升学生科学思维活性。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物理教学单调的现状,注重构建科学思维情境,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搭建场景,或者借助生活现象帮助学生建立起模型,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促使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发展物理科学思维。

在《超重与失重》一课的导入环节,笔者借助多媒体展示电梯里的超重现象,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记录电梯升降过程中弹簧秤的读数与静止时读数的对比,将问题有机地渗透在情境中:电梯在运动过程中,弹簧秤读数是如何产生的,表述的是一个什么物理量?弹簧秤示数的改变说明了什么问题?

笔者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现象,构建了物理学习情境,建构起超重与失重的生活化模型,使学生对超重与失重获得了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入超重与失重的概念。这样的导入不仅水到渠成,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二)搭建科学思维载体,引发学生探究愿望

学生物理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借助合适的载体进行引领。这就需要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注重搭建科学思维的载体,如设计问题、任务,发挥问题引领作用以及学习任务的驱动效应,将物理教学知识有机地融合在学习任务、问题中,引领学生凭借载体展开学习活动,从而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明确的导向,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目的性与有效性。

《超重与失重》一课在导入基础上,可以引领学生回到生活中,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超重、失重现象,并自然地引发出问题: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呢?教师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使学生的思维从感性逐步成长为理性;让学生自己列举生活中的超重、失重现象,深化学生对失重、超重现象的理性认识,并在生活中失重、超重现象的帮助下,进行提炼,为问题的提出进行思维铺垫;问题载体的运用则明确了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思维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

(三)优化物理实验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建构

实践出真知,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离不开实验教学,物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与物理教学内容,设计科学的物理实验活动。物理实验教学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不仅如此,教师还要进一步丰富物理实验的类型,除了物理演示实验外,还要积极开展探究实验、微实验、模拟实验等,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实验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例如,《超重与失重》一课提出“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理性推理,笔者设计了实验:探究超重、失重实质。

实验方案采用填空式设计方式:(1)实验器材:弹簧秤、钩码。(2)装置:(画出实验装置图)。(3)按照以下步骤观察、记录弹簧秤的示数如何变化?

步骤1:静止;加速上升;减速上升。

步骤2:加速下降;减速下降。

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笔者再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操作与数据进行总结,最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牛顿运动定律对实验展开分析,从而得出超重、失重实质、运动性质等。

实验设计改变了传统物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是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物理知识,而是让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主动建构,从而强化学生动手实践的意识;借助牛顿运动定律既有的知识储备,架构起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促进学生物理知识的有机融合,使学生的科学思维变得系统起来,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

(四)注重课堂总结拓展,实现学生的思维升级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视课堂总结环节,拓展形式简单化,这不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升级。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优化课堂总结环节,借助知识树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课堂所学知识,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链。在总结环节的设计方面,我们可以结合练习改变教师总结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总结,从而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超重与失重》一课的总结,我们可以借助以下表格题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梳理(如表1)。

表1 《超重与失重》重点知识表格

在拓展环节上,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笔者设计了一个小实验:现有侧面打孔的一次性水杯,装水后将其抛向空中,试分析其在空中运动过程中水是否会从小孔流出?请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并说明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与原理。

结 语

总之,学生物理科学思维发展不是一个短效、简单的工作,需要我们基于科学思维内涵,有机地结合学情与物理教学实践,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能力的发展与创造能力的成长。

猜你喜欢

弹簧秤现象建构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第四章光现象
巧测大气压强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方法、技巧、探究与提高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