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基于数据分析构建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教学模式
2019-06-18陈怀鹤王雷陈玲张振生娄晓俊
陈怀鹤 王雷 陈玲 张振生 娄晓俊
【摘 要】本文以学生主体为教学出发点,以数据分析为教学参考点,通过开发学情分析素材,收集学情分析数据,对学情进行分析,明晰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以此为参考进行教学设计,提高生物复习课的效率,促进生物学科能力及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落实。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情;数据分析;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10-0184-02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是学生全面贯通高中生物知识、明晰高考重难点、把握学习薄弱点的过程。在当前的生物一轮复习中,对知识点进行全面细致地再回顾是复习的常用方法,复习课不是新授课,学生已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不可能像新授课那样细致入微、面面俱到。因此,在实践中,复习课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探索更有效的一轮复习方法。
1 利用数据进行学情分析的必要性
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开展必然建立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之上。学情分析是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等进行全面了解的过程。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学情分析大多集中于对班级整体情况的分析,很少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思考,有的甚至是跳过了这一环节直接进行教学设计。有的教师依据已有的教学经验,从往届学生的学习总结的问题应用到当前学生的学习;有的教师通过批阅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或者是通过调查的手段询问学生哪些内容理解难度大需要重点讲解。这些方法的确能够了解学情,但是缺乏针对性与准确性。学情分析不能以偏概全,必须立足于当前,着眼于每位学生[1]。
为解决传统教学中学情分析存在的问题,发挥学情分析的教育价值,在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通过开发学情分析素材,收集数据开展学情分析,以明确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现状,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数据来源于学生当前的学习,数据分析的结果用于改善学生的学习。与教师自身的经验之谈相比较,数据客观、明显,清楚呈现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反映学生的知识欠缺点和学科能力薄弱点,避免了教师依据教学实践经验主观判断学生的学习现状。因此,依托数据进行学情分析有利于在实践中客观呈现学生的问题,再结合实际教学,开发合适的学情分析素材,进行针对性的调查与总结,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2 依据教学经验对本专题内容的处理
2.1 “内环境与稳态”专题在高考中的定位
“内环境与稳态”专题主要包含内环境的概念和实质、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pH调节、水盐平衡、血糖平衡调节、体温调节几部分内容。学生在学习本专题时,除了要掌握关于内环境的基础知识,还需要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与运用,将生物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稳态的意义及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过程。
2.2 传统教学经验指导下的处理方式
在一轮复习中,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无法准确理解内环境的概念和实质,不能理解内环境稳态失衡引起疾病的机理,以及在具体情境中稳态调节机制的综合运用还面临困难等诸多问题。通过教师自身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归纳,可以基本把握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诸如上述问题,教师总结了学生的难点会在教学设计中加以重点关注,从而在课堂上详细讲述,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易错处。学生在课上课下反复练习相关的习题,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2]。
通过教师的总结与设计,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为什么会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不到位,没有思考学生为什么会不理解内环境的实质,为什么无法准确理解内环境失调引发的身体疾病,忽视了对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或者对现状挖掘缺乏深度。
3 基于数据分析的高中生物复习课教学探索
数据来源于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收集。梳理内环境与稳态专题包含的知识点,结合教材内容,整理出与知识点相对应的检测试题。检测试题作为学情收集素材,由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之后采取网络阅卷的方式,导出批阅结果,以供进一步分析所用。在得到学生测试的结果之后,根据得分和具体作答情况分析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以深入诊断其中存在的问题。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这一专题中,学生在血糖平衡、稳态失衡引起的疾病以及血浆pH稳态调节这三部分存在较多的问题。
通过对学生作答情况的整体分析以及研究各班学生的典型错误,发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知识体系不完善、知识静态难迁移、知识背景不清楚。学生在学习之后对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掌握较好,而在生活情境中的综合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说明学生的理解是单一性的,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没有建立健全的知识体系,即“知识体系不完善”。有的學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但是局限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只能解决熟悉的或者相似的问题,当面对新情境时,无法灵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即“知识静态难迁移”。激素调节的内容常常与已有的科学研究相结合,以实验为背景,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学生如果缺乏基本的背景知识,如不同类型糖尿病产生的原因、细胞中信号转导及细胞对信号的应答等,即“知识背景不清楚”就会影响学生答题[3]。
问题归因是学情分析数据的价值延伸,在定量测量的基础上定性总结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为后续教学设计重难点的确立指明了方向。学生在知识体系、知识背景等方面产生的问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设计加以改善。教师在教学中呈现专题的知识网络或引导学生在学习后建立概念图,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在习题中加强知识的迁移运用,让学生的学习为解决问题服务,而不是局限在学习知识本身。
4 基于数据分析构建高中生物复习课模式
经过实践的实施与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基于数据分析的高中生物复习课模式。
4.1 开发学情,分析素材
在学生进入复习之前开发学情分析素材,一方面注重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将考查的内容以习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编制成检测题,为后续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做好准备。
4.2 收集学情,分析数据
将学情分析素材印发给学生,由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利用教学软件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统计与整理,将学生的答题情况输出为相应的统计图表。
4.3 分析数据,把握学情
软件统计出的学生作答结果,为学情分析提供了素材,分析素材中的数据,能把握学生的掌握程度。掌握较好的内容,学生普遍感到难以理解的内容,部分学生掌握不到位的内容,在分析的基础上汇总学生的疑难点,挖掘疑难点背后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4.4 依托结论,设计教学
根据学情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为教师备课提供了支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作为参考,以明晰课堂的重点、学生的易错点,将这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教学设计时加以思考,有助于突破重难点、解决易错点,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基于数据分析的生物复习课是建立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学生的作答情况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出来,利用数据反映的问题可以通过备课并有针对性地复习巩固,避免了教师对学情的主观猜测。不论是经验参考下的学情预估还是数据视角下的学情调查,最终都落脚在学生的学。两种方式的教学,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练习,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然而相比较于传统经验支配下的学情评估,依据数据分析构建环环相扣的教学模式更加科学、严谨,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从学习效果来看,最明显的就是学生能够理解、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除此之外对学生生物学科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个教学设计的思路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理解、实践应用、迁移创新的生物学科核心能力要素,着眼于学生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做出理性的判断,尝试解决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对学生建立稳态与平衡观等生命观念,积极传播生物学知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社会责任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參考文献】
[1]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杜宪.浅谈高考驱动下高中生物复习课教学的模式构建[J].生物技术世界,2015(12).
[3]朱伏虎.基于高考驱动下高中生物复习课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