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绣女人镜像:旗袍下的曲线人生(报告文学)
2019-06-18郑军
郑军
巴彦殊兰与孝庄的这一眼对视,隔了381年零8个月。
1636年4月11日,盛京城。44岁的皇太极通过继承汗位后的11年征战,已初定天下,于这一天称帝即位,建国号清,改是年为崇德元年。这次开国大典,前后持续二十余天,从仪式所需物品,到为皇帝、百官制作的礼服、仪仗;从各色祭品,到赏给诸贝勒及百官的银两物品,所费银两不下十余万。晨光熹微,皇太极穿戴一新,骑上骏马,在百官簇拥下,前往德盛门外的天坛祭告天地。祭告仪式过后,在大政殿举行“受尊号”礼。皇太极经大殿正面拾阶登殿,入坐鹿角金椅,接受百官跪叩。当天向晚的时候,清太宗又在皇宫举行盛大宴会,欢庆即皇帝位礼成。
盛宴上自然少不了他的女人们。
皇太极的后妃有史料可考一共15人。最著名的“五大福晋”都来自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家族,而其中名气最大的三位——哲哲、海兰珠、布木布泰,是共侍一夫的姑侄与姐妹。
此时此刻,姑姑哲哲一身庄重华贵的旗袍,脸上波澜不兴,时不时低眉颔首,垂目看向眼前的地面;28岁的姐姐海兰珠刚嫁给皇太极不到两年已尽得荣宠,显得格外妩媚动人,显然在衣饰上颇动了一番女人的小心思,她满眼春风,只看向鹿角宝座上那个自己最爱也最爱自己的龙袍男人;妹妹布木布泰13岁嫁给皇太极,虽已在皇太极身边十年,但此时还不是青史留名的孝庄,还没生福临,未劝降洪承畴,多尔衮也还只是小叔子,她的衣装典雅大方,目光掠过眼前十六部四十九名贝勒、满蒙汉文武百官、朝鲜使臣,还有皇宫内依次遍插的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旗各色旗帜,越过金砖碧瓦的宫墙,一直看向晚霞如火烧连云般的天际……这个年方24岁的小女子,脑海中响起曹孟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诗句,蓦然间,心胸气息翻涌,油然生出一种兼济天下的慷慨豪迈——
2016年12月31日,盛京城。残阳如血。杨晓桐被从医院抬了出来。看着当年好好地站着走出家门的妈妈变成这个样子,女儿哭了。杨晓桐却仰着脸笑了:活着,真好。
这一次病魔突袭,是杨晓桐始料未及的。腰间盘脱落椎管,剧痛引发血压骤升到二百多,同时发作的过敏性哮喘严重到心电图监护仪几乎变成直线……这一场长达四年的生死历劫,让这个已坐拥数十亿身家的女IT大佬开始重新打量自己的人生。她问自己:如果就这么死了,我此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除了放不下年幼的女儿,还有一件事像深扎在她心底的刺,此时一下子被拔出来。
杨晓桐本是八旗后裔,满文名字巴彦殊兰。曾为末代皇后婉容绣制过嫁衣的姥姥哈尔哈觉罗氏,在她两岁时就苦诣培养她的独门传承技艺——满绣。可是智力超人的杨晓桐长大后让自己的人生驶上了IT业的快车道,满绣这种“雕虫小技”对以高科技头脑一路高歌猛进、日进斗金的她来说,就只能是一直深埋心底、无暇他顾的事了。
“如果我死了,家传满绣就此失传,九泉之下有何面目去见姥姥!”这个决意用回本名巴彦殊兰的女人诚心发愿,“若我还能站起来,一定重拾满绣,不仅传承下去,还要作为一种文化发扬光大!”
在牢笼般的病房里,巴彦殊兰用这四年卧床时间看了很多书,像《山海经》《新唐书》《史记》之类。出院前一晚,《清史稿》她正看到“孝庄列传”。躺在担架被抬上车的一刹那,她的目光越过医院的围墙,越过盛京城一片片华灯初上的屋顶,一直看向晚霞如火烧连云般的天际,在那里,她與历史深处的孝庄目光相遇,读懂了彼此澎湃于胸的家国情怀,记住了此生矢志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何以绣春秋
重生的巴彦殊兰,开始把一生当成两世来活,过去的只当前世,而现在才是今生。
幸运的是,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她身边都有一个有情有义的好男人。外形硬朗帅气的老薛不仅是她的灵魂伴侣,更是生活支柱。那暗无天日无法言说的四年劫难中,她被病痛折磨得几次生死一线,被药物摧残得整个人放大了数倍,被医生判定为回天乏术……老薛不离不弃地守护着她,同时还要照顾年幼的女儿,纵眼前有多大的坎儿,这男人眉头都不曾皱一下。
老薛希望她出院后先将养身体,可刚刚放飞的她哪里肯听。他只能陪伴,像之前那样:她病重离不开医院,而病房里的条件有限,暑热天气里空调坏了她憋得喘不过气来。老薛治不了她的病,但就是不缺席地陪着,还一声不吭把病房里的空调、冰箱、电视甚至家具全换成了新的。
通过对抚顺、沈阳、北京的走访,巴彦殊兰惊异地发现,曾辉煌百年、“四大名绣”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的盛京满绣,确已走到了无人传承的绝境!自己该干啥,她愈发了然于胸。
传承,就要发扬,而发扬,必须宣传。这个做IT起家、习惯了做隐身富豪的商界大佬,几经踌躇,为了践行自己发的愿,终于走到镁光灯下。
于是,那个不愿为人所知的女富豪杨晓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渐渐在沈阳、在东北、在国内乃至世界声名鹊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盛京满绣的第四代传承人——巴彦殊兰。
巴彦殊兰刚刚脱离死神的魔爪,离开轮椅200米都走不了,大多数时间人还被迫“粘”在轮椅上,却已然开始了另一种站立——不是运用四处寻觅来的医疗技术手段,也不是运用卓然超群决胜千里的商战头脑,而是一根根看似最没有力量的绣花线。
满绣,是满族刺绣的简称。
满绣的鼻祖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原始社会。当时满族先民以渔猎生活为主,为了避免误伤同伴,会把一些猛兽比如蛇、老虎的图案,绣到帽子上。而住在东海海域的满族先民,向往海洋,敬崇萨满创世女神,多在衣袍上绣海水江崖和云纹。距今一千多年前的时候,这种最初主要流行于女真人居住地、在缝制衣服和钉线的基础上形成的手工艺术,经过不断的传承和创造,逐渐发展成了以针代笔、用线在织物上绣制图案、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工艺。
1635年,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诸申”(女真),定族名为“满洲”,又于1636年在盛京建立大清帝国。满族人敬崇的鹰神、江河湖海神、日月星辰神、山岭动植物神、部落英雄神等,与观音菩萨、关帝、蒙古神一起,被皇家与八旗尊崇和祭祀,并绣制在服饰用品上。故宫的崇政殿里,清朝皇帝身着绣有海水江崖、龙腾寰宇之海洋文化符号的龙袍,头顶象征天子敬天的东珠龙冠,以海螺为军号统领天下。此后,凡清朝宫廷服饰图案刺绣及饰品刺绣皆称为“满绣”。
满绣成为皇家文化、地位等级的标志。像在文武百官官服上各种各样的不同绣饰,都有其独特的含义。皇帝的衣服上绣龙,娘娘的衣服上绣凤,大臣的官服绣补子(文官绣禽、武官绣兽),达官贵人的衣襟、袖口、枕顶、幔帐、鞋面都绣有不同图案的刺绣,臣子们为能得到一片御赐的满绣而荣耀。贯穿整个清王朝,满绣是彰显身份最重要的象征。
皇家文化很快带动了民间满绣的兴起。清代,全国城乡出现了众多的商品性生产专业作坊,有着千年历史的满绣在此期间也发展到了巅峰。
顺治二年(1645),久经停废的明代旧有江宁织造局被恢复;顺治四年(1647),杭州和苏州织造局被恢复,并于顺治八年(1651)确立了“买丝招匠”制的经营体制,专办宫廷御用和官用各类纺织品,这极大地丰富了满绣的物料。有“中国清朝皇族刺绣”之称的满绣不再仅仅是绣制帝王龙锦、宫廷文武官袍的专利,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
北方气候寒冷,服饰衣料多以质地较厚的织品等为主料,因此满绣的刺绣工艺多为凹凸立体表现形式,民間俗称为打籽(鞑子)绣。后清朝入关,使得满绣又吸收了中原地区鲁绣及江南苏绣的刺绣技巧和绘画艺术风格,形成了满绣独特的粗犷构图中蕴含细腻的刺绣艺术风格。
这种兼收并蓄,使得满绣最终成为集传统刺绣之大成者。满绣不同于四大名绣的突出特点在于,它以最精良的技术生产帝王官员用品。龙纹图案是盛京满绣独有的一大特点。盛京满绣绣风大气细腻、柔中带刚,展示了满族的恢宏大气。
盛京满绣在长期的传承和发展中博采众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形态,城市中出现经营刺绣工艺品的行庄,许多画家参与刺绣画稿的设计工作,刺绣品种类繁多,主要为日用品。清末满绣又吸收了西洋画原理,讲究光线明暗、色调深浅,注重仿真肖神,绣面有立体感,把刺绣向绘画方面推进了一步,并产生了深厚的影响。江苏杨守玉发明的乱针绣,为传统刺绣注入了新鲜血液。满绣针法相继出现了双面绣、双面纳纱、铺绒等。
满族定鼎中原后,刺绣分成宫廷和民间两个系列,交相辉映,构成了满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绣品把本民族的萨满文化的审美观念加入其中,表达了满族人的智慧和理想,其内容丰富,构图巧妙,做工精细,针法多样。“花随玉指添春色,角逐金针长羽毛”,表现出当时满绣艺人高超的技术和巧思。
遗憾的是,论出身,论技法,论工艺,远远高于“四大名绣”又有过上百年辉煌历史的满绣,随着清王朝的覆灭、时代的变迁,一度濒临消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传承断层、后继无人。
必须全部由手工完成的满绣,由于人工成本高,绣品市场售价低,收入与付出不成比例,加之工业化普及,机械刺绣仿真程度高,使这项技艺无人承继。巴彦殊兰在走访清王朝的发祥地——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赫图阿拉故城第一满族村时,也没有找到一个会满绣的人,景点商店里摆放的除了苏绣,没有一件是满绣。
可是,满绣不是一个可以束之高阁、可有可无的艺术。它本身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值得永世传承下去。因为再好的机绣也代替不了手工满绣的质感和层次。在巴彦殊兰今日的满绣坊里,摆着她和数十位绣工的上千幅满绣作品,还有手绣的旗袍、团扇、绣片、披肩、枕套、钱包、手袋等,每一件绣品都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在光照下熠熠生辉。即使作品是平面,花、鸟、兽的丝缕纹路看上去仍呼之欲出。比如一幅《昙花一现》的满绣作品,仅是叶片部分就用了由浅入深的18种绿色丝线,这是机绣永远仿制不来、代替不了的。
昔时,满族女子从七八岁就开始学习满绣,直至七八十岁绣不动了为止。这些旧式女子大多不通文墨,不能用文字表达的情感就全部贯注于满绣的一根根丝线上。
正因如此,爱好文学、写得一手好诗的巴彦殊兰,给她创立的满绣坊起了一个充满无比诗意又耐人寻味的名字——“绣春秋”。
家族轨迹与满绣记忆
巴彦殊兰像一名穿越者。
你越是了解她,触摸到她的思想维度,同频到她头脑里的“芯片”,发现她无穷尽的才华与技能,你越会惊叹且迷惑——如果宇宙空间真有穿越这回事,那么这人应该就是了。只是很难判断,她到底是从历史穿越而来,还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
这个传奇一般的女子,身上矛盾而又和谐地并存着很多的不可思议:当她的高科技高智商头脑调动起来时,就像一台中央处理器以你从没见过的宽幅和速度在高速运转;当她在绣架前落座,将一身满绣绝技用一针一线浅吟低唱出来时,你看到的是一幅静态仕女图,不管周围环境有多嘈杂,你听得见风在高山大海间低迴,甚至花叶轻落的声音……
上苍残酷也仁慈,剥夺也给予。这个天赋异禀的女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异于常人的命运。
新中国的户籍档案显示,原名杨路华的巴彦殊兰,生于1969年8月。1968年,她身为军人的父母双双以莫须有的“特务嫌疑”罪名被关到黑龙江的巴彦。其时,42岁的妈妈正怀着她。在她早产出生后,只能无奈地由父亲的警卫员抱回自己在呼兰的农村老家,认他已有两个孩子的妻子为养母。她的满文名字巴彦殊兰即由此而来。而亲生父亲能送给女儿的只有一个汉文名字“杨路华”,意即路边的小花。
1971年姥爷去世后,姥姥来呼兰看她。只见才两岁的小女孩在养母的呵斥下正踩着凳子从大水缸里颤巍巍地舀水洗碗,身上数处青紫。姥姥抹了一把泪,尽管自己也没有工作没有收入,还是咬牙把她带回了哈尔滨。
和姥姥在一起,就是每天靠糊纸盒剪糖纸过日子也开心。小丫头唯一不高兴的地方就是,姥姥总是很严厉地逼她学习刺绣。姥姥说,男人外面走,带着女人一双手。一个满族女孩子,可以不认字,不能不会针线。
这个针线可不是一般的针线。姥姥也不是一般的姥姥。
巴彦殊兰的曾外祖母乌尔古察氏生于1892年,是满族正黄旗,从小恪守满族大家闺秀的教育,精通满绣。外祖母哈尔哈觉罗氏,是满族正白旗,亦是满绣嫡传,精通盘金绣,其娘家也是官宦人家。母亲舒穆禄氏,满族正黄旗,创造了堆绫、打籽、铺绒等技艺,还接受西洋文化的影响,在满绣中融入了手工编织技术。
在家族近代女性中传承了百年的满绣技艺,以姥姥哈尔哈觉罗氏为代表。作为皇上直接统辖的八旗上三旗子弟,哈尔哈觉罗氏由于有高超的满绣技艺,在12岁时就被选进四格格府做女红。四格格,就是末代皇后婉容的母亲。按照清朝旧俗,满族女孩都要自己绣嫁妆,但四格格在婉容4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没有母亲教婉容刺绣,只能从嫡系的八旗女儿里选一些高手来帮助婉容绣制嫁衣。为皇家做绣师的那段经历,是姥姥这一生最自豪的事。
姥姥对天资聪颖的外孙女寄予了一腔厚望,不仅言传,而且身教。在巴彦殊兰珍存多年的姥姥留下的一些绣品和精致的缠线板等老物件里,不难看出姥姥精湛的技艺和对满绣满满的热情。姥姥把满绣家传的秘诀用口诀的方式让她背下来,叮嘱将来也要靠记忆口口相传,代代继承,并且不能传给外人。
冰雪聪明的小丫头果然没有让姥姥失望,七岁上小学前已是一个满绣能手,绣的枕巾特别漂亮,让人爱不释手;女邻居出门买粮把孩子用布捆背上,结果孩子挣脱掉在地上。小丫头同情被丈夫毒打的女邻居,就用碎布加两个铁环,做成一个结实好看还简单易用的背带送给她。
有时候,小丫头又聪明顽皮得让姥姥哭笑不得。姥姥教的独门绝技里有一项叫“缂丝”,自宋、元、明、清以来一直都是皇家御用织物所用的工艺,常用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古人形容缂丝的绣品正反面如一,“承空观之如雕镂之像”。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故而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缂丝用极细的蚕丝线,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缠线的过程则比刺绣还难。姥姥让小丫头缠线,她嫌费劲不爱缠,眼睛骨碌一转就出来一个主意:她找来一个废油漆桶装上水,变成一个沉实的底座,上面坐上让同学哥哥帮忙弄来的一个小电机。她找来那种用来往鸟笼里吹鸟食的小管,剪断,放在电机的钻头上,这样,缂丝线随着电机的转动就自动开始缠了,虽然没有手工缠得均匀,但非常出活儿……若干年后,当巴彦殊兰进入姥姥当年的角色开始发掘和拯救濒危的缂丝技术时,才真正领悟到姥姥当年的坚持是对的——很多时候,快不如慢。
1979年父母平反回到哈尔滨,本以为可以一家团聚的小丫头却不得不与姥姥分开一一姥姥去照顾严重精神失常、一刻不能离开人的母亲,巴彦殊兰去照顾已下肢瘫痪的父亲。一天放学,打开家门小丫头惊呆了,可能是一早停水忘了关水龙头,只见屋里的水已经漫到了炕沿边上,炕上的父亲捂着脸朝里趴着。小丫头一边往外淘水,一边看着父亲躺在炕上的无助背影非常心疼:这种情况下,再着急也一动不能动的父亲,心里得有多难过……
三个月后父亲去世。给父系那边的亲戚拍电报却无一人前来。10岁的小丫头独自“发送”了父亲——她把家里所有的木头都集中起来,又摘了三扇门板,花了八块钱手工费,连夜找人给父亲打了一口棺材。又求人用一驾平板马车把父亲拉到了埋葬地。那一天,大雪纷飞……那以后,她再也看不了纷扬的大雪、拖着平板的马车、雪地上的车辙。
2018年冬,老薛开车载着巴彦殊兰,行驶在去阜蒙县满绣扶贫点公益培训的路上。
那一天下起好大的雪,前方一驾马车,在缓慢地走。巴彦殊兰突然掩面大哭。老薛把车缓缓地停到路边,理解地拍拍妻子的背。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因为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又灿烂地度过某个冬天。
1980年,母亲去世,与父亲相隔不到半年。
1981年,姥姥去世。这一次打击太大,小丫头险些站不住。12岁的孩子突然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从今往后,这世上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再没有亲人可以依靠,哪怕是和自己说上一句话!原本性情开朗的小丫头沉默下来,开始看小说、写作、用文字倾诉,喜欢在拂晓的时候看太阳冉冉升起、看无数条光线从梧桐树的叶子中间穿过……她用“杨晓桐”这个名字,重新命名了自己。
后来,杨晓桐考入沈阳一所大学,就读于金融专业,毕业后没有参加工作分配,而是自己考入北京一家外企,又自学考取了难度极高的注册会计师、法学硕士、EMBA……本就头脑过人的她有了这样的知识装备,在经济领域如鱼得水,好似神仙被打开了封印。
2003年,在马云孵化阿里巴巴的同时,已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杨晓桐亦同期起步,成立了 “北京电子印章安全认证中心”,公司总投4亿多资金研发的“中国电子签章公安鉴定统一平台”,她个人所投资金即为1.9亿。这个项目和她后来陆续研发的虹膜和指纹鉴定系统,都是业界首屈一指的,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更是“牛”到无法量化。
这之后,杨晓桐的商业之路愈加开了挂,她成立投资公司集团后,商业版图疾速扩张,从房地产、置业、网络、科技、软件,到文化传媒、服装、物流……2012年的时候,杨晓桐旗下的产业规模保守估计已达四十多个亿。
杨晓桐一刻也不曾忘记满绣。去收藏柜里拿出上百年前的满绣贴边或者姥姥用过的精美缠线板,在手里摩挲一会儿,常常是她心绪不佳时的下意识动作。
那还是1991年。她在北京的外企供职。一天,港方负责人拿来一张香港报纸,她在上面看到一则新闻:著名油画家陈逸飞先生的一幅油画作品《浔阳遗韵》当天在香港拍出137万港币的天价。那幅画的色彩、画中三个女子的神情,像浮雕一样刻进了她的脑海,挥之不去。
那一晚,她梦见了好久不曾梦见的姥姥。姥姥坐在绣架前飞针走线,慈容如昨。
杨晓桐觉得这是某种启示。她萌生了一个想法:要把《浔阳遗韵》用满绣摹制出来。从图书馆找到的画样太小,她找美院的学生画了一幅原画大小的油画,未想油漆面太硬,根本进不了针。她找人画了一幅工笔画才算有了绣面。她又四处托人,好不容易才从上海买到了颜色足够丰富的绣花线。
这绝非简单的原样重现,而必须是绣者在充分理解原画作意蕴基础上的再创作。那时实行的还是周日单休制,杨晓桐就利用每周这难得的一天時间,以针作笔,构思属于她的《浔阳遗韵》,有时光盯着版样小图琢磨构图和针法,就能一动不动地看一天。
杨晓桐使出浑身解数,将家族传承的满绣技艺、自己后天的艺术积累,还有无止无息的创作激情,都倾注在这幅作品里。她用黑色乱针绣来铺它的整个油画质感背景,衣服部分用满绣的粗犷来体现,人物的面部则用了劈丝的绣法,让皮肤更细腻,表情更灵动,与衣服形成比油画本身还突出的反差美。
历时八个月,满绣作品《浔阳遗韵》于1992年完成,整个绣品在光照下熠熠生辉,在渐变绣法的衬托下,人物的脸尤显层次感和立体感,令见者拍案叫绝。当时的杨晓桐并没想到,这幅绣画会成为她后来上千幅作品里的巅峰之作,更没有完全意识到,这幅作品在满绣历史上具有的里程碑意义——自此,一直流连逡巡在衣襟袖口、生活用品上的满绣,开始登堂入室,成为殿堂级的艺术品。
其后在满绣的传承发展上,除了技艺创新,她很注重满绣内容上的创新。她组织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一百多个绣工共同绣制了大量高品质的满绣艺术作品,如《清明上河图》《百鸟朝凤》等,这些满绣作品,恢宏大气,不仅艺术价值高,还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与历史价值。
她个人后来的作品《九龙壁》《盘金龙》《满女采红果》及《青花瓷瓶》系列、《官补》系列等,则分别在市、省、国内乃至国际上获奖。她用10年时间构思、500多天完成《九凤鼎》,起拍价就在1000万元人民币。外交部还曾找到她,请她根据英国女王的照片定制一幅女王绣品画像,送给伊丽莎白二世。
旗袍来处是故乡
“曾将弄玉归云去,画与佳人刺绣衣。”回归了巴彦殊兰这个名字的女人,找到了发扬光大满绣艺术最有效的途径。不到两年,巴彦殊兰一衣成名。这“一衣”,是旗袍,有着独一无二的logo——满绣。
巴彦殊兰认为,“盛京满绣”可以戴在头上,披在肩上,提在手上,着在身上,穿在脚上,摆在案上,挂在墙上,随车可行走,休息可相伴,成为坊间生活里流淌着的鲜活艺术。这才是盛京满绣该有的样子。而旗袍这一深受女性喜爱的服装形式,便是最好的载体。
曾以北京为轴心、事业版图辐射全国的她,这一次,把自己满绣王国的“都城”回归了沈阳。在她看来,旧称盛京、奉天的沈阳是满绣旗袍的福地。
我们今天讲述满绣故事,注定要从巴彦殊兰开始;而说到旗袍文化,则必然要从“旗袍故都”盛京说起。
作为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旗袍经历了旗女之袍、民国旗袍、现代旗袍等诸多发展阶段,以其古雅、清丽的风格历久弥新,在人类服装史上散发着穿越时空的魅力。而作为“一朝发源地,两代帝王城”的盛京沈阳,正是旗袍的肇始之地。
“崇德元年七月初十日,吉日,诸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固山贝子、文武各官齐集崇政殿,依次列毕,圣汗入崇政殿升座。文馆之衙门各官入奏圣汗:‘对赠国君福晋册文、玉玺、仪仗备齐。圣汗降旨:‘命进对赠礼物。遂将封赠国君福晋册文、玉玺陈于案上,册文置左,玉玺置右,二人执节前引,奉册宝,携仪仗,至清宁宫前,国君福晋及众福晋皆立。文官妈册陈于东侧案上,西向立,其册载满蒙汉三体册文,概行宣读。”——《清实录》
衣服这东西,一进到阶级社会,就不仅仅是一个蔽体的物件。它不停地被定义,被刷新,被演绎,被改造成统治阶层想要的样子。一个男人创立一个朝代,会用衣服分出等级并限定他的女人。他的喜好,成为女人穿衣打扮的最高标准和不断追求。
上一段《清实录》说的是,1636年7月10日,刚建了清帝国的皇太极册封了他的五宫后妃。所谓五宫后妃即盛京皇宫高台上所居的一后四妃。皇太极称帝以前,宫闱未有位号,按俗称为福晋。建清后,皇太极仿明制钦定后妃名号,并从崇政殿到清宁宫举行了隆重的册封仪式。其中:哲哲居清宁宫为皇后;海兰珠居东关雎宫为宸妃,娜木钟居西麟趾宫封贵妃,巴特玛·璪居东衍庆宫为淑妃,布木布泰居西永福宫为庄妃。册立庄妃的册文现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封后妃大典时后妃所穿服饰即为满绣旗袍,也毫无爭议地成为后世旗袍的鼻祖。因为从此时开始,皇太极已在服饰方面做了规定且诏告天下:“凡汉人官民男女穿戴,倶照满洲式样。”旗袍从此成为后妃、格格等旗人的法定服饰,成为满汉通用服装,成为凤凰楼和盛京城里最动人的景致。盛京沈阳也由此成为“旗袍故都”。
此前,关于旗人服饰,皇太极是颇费了一番脑筋的。骑射、服饰、语言,是满族区别于汉族的主要特征。皇太极认为保持本民族的这些特征是关乎民族存亡的一件大事。但事实上进入富庶的辽沈地区后,满族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正使他们难以维系这些特征。有不少人开始仿效明朝服饰,衣冠变得肥大起来。皇太极恐后世子孙忘旧制、废骑射、效汉人陋习,常因此忧虑。因此专为此制定法令:“有仿效他国(指明朝)衣冠、束发(留头发)、裹足者均治以重罪”,男人不许穿大领大袖、戴绒帽,务要束腰;女人不许梳头、裹足。
封后妃大典上几位后妃具体穿了什么颜色式样的旗袍已不可考,因为对等级服饰有着详细规定的《服色肩舆条例》在清朝入关后的顺治九年(1652)才钦定颁行。
初国卿先生有一篇文章写到这一时期的旗袍:“在清初的盛京皇宫里,因为还未到摄影的时代,我们无从欣赏后妃和格格们穿着旗袍,踩着旗鞋,出入关雎宫、衍庆宫或者上下凤凰楼的样子。但我们今天可以从沈阳故宫所收藏的各式清代旗袍里想象出当年清宁宫前和凤凰楼下的风华。如‘浅豆青色暗兰花纹直径纱旗袍‘嫩绿直径纱纳纱花蝶单旗袍‘绛色直径纱纳金团寿单旗袍‘湖色香云纱彩绣竹枝团寿单旗袍‘品月缎彩绣折枝桃蝶夹旗袍‘大红宁绸百蝶花夹旗袍‘浅藕荷绸镶边百摺棉旗袍‘红江绸暗云鹤镶边棉旗袍‘古铜色宁绸暗福寿花纹棉旗袍‘灰哈拉彩绣云鹤夹旗袍‘海蓝缎平金五蝠捧寿百蝶纹夹旗袍‘绿直径纱镶边旗袍‘杏黄缂丝金龙双喜字旗袍‘品月绸绣淡彩墩兰旗袍‘红暗云鹤江绸夹旗袍等。看看这些旗袍的名称,就已琳琅满目,一件件读起来,犹如走进一座旗袍博物馆。就颜色说,有‘大红‘古铜‘海蓝‘杏黄‘浅藕荷‘灰哈拉;就质地讲,有‘宁绸‘江绸‘蓝缎‘径纱‘品月绸;就花样工艺言,有‘百蝶花‘暗云鹤‘暗兰花纹‘纳纱花蝶‘纳金团寿‘彩绣云鹤‘淡彩墩兰‘暗福寿花纹‘彩绣折枝桃蝶‘五蝠捧寿百蝶‘彩绣竹枝团寿‘缂丝金龙双喜字。这些还只是故宫旗袍收藏中的一部分,如果全部展示出来,其词藻排列则更加蔚为壮观。”
今天,比起巴彦殊兰对旗袍的专业研究,人们似乎更关注旗袍下女人的人生命运,比如皇太极这三位史上最有名的女人:中宫皇后哲哲性格贤良低调,主持内宫事务有条不紊,不争不抢,一生平稳顺畅起伏不大,得以善终。她获得了皇太极的信任。海兰珠情感炽烈,性格鲜明,嫁给皇太极时已26岁,却荣宠冠绝后宫,这从皇太极在封妃大典上赐给她的“宸”“关雎”这些美好字眼上可见一斑。后来皇太极更是得知她病重,不顾前线战事飞马奔回,在她死后不到两年就因思念成疾追随她而去。她得到了皇太极的爱情;孝庄13岁嫁给皇太极时还是个孩子,论贤德不及姑姑,论妩媚可人不及姐姐,但她跟这个男人学习了治国处世之道,也帮他解决了不少问题,后来更是为清王朝执掌了数十年的国运。她得到了皇太极的天下。
三百多年前那一天那一刻,这三位最早在举国面前美丽旗袍与显贵地位同时加身的女人,不会想到,旗袍在三百多年后经过不断改良发展,会在民国的大上海形成时尚风情,会在现代社会成为中国的女性国服、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更不会想到的是,她们仨——最早代表女性亮出旗袍曲线的女人,恰恰隐喻了后世女人的三种人生。
沈阳既是旗袍的诞生地,又是旗袍文化的延续地。1929年,著名作家张恨水应张学良之邀来到沈阳,一下火车,就被沈阳的大都市气象所惊呆,其中最让他感叹的一个个画面就是这里穿旗袍的女人特别多。时尚而现代的沈阳,一直有着自己的旗袍厂,为这个城市的女人提供最美的服饰。这也是为什么巴彦殊兰放弃北京而决心以沈阳为轴心,把旗袍文化发展做大。
对,就是这两个字:文化。
清初当权者对旗袍的强力推动是法律意义上的,民国上海对旗袍的改良推行是时尚意义上的,而今天,巴彦殊兰对满绣旗袍的继承和发展则是文化意义上的。
她成立了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旗袍协会、盛京满绣文化研究院、盛京格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仙儿女子民乐团;她计划开设满绣学校、开办满绣博物馆、出版旗袍系列图书和满绣技法书籍;她在辽宁省14个满族村开展了扶贫项目,免费教授村民们满绣技术,提供订单。其实早在北京的时候,就有人慕名找到她,请她给杨澜、章子怡等名人绣制服装,还给央视培训了专门绣制晚会演出服装的满绣学员400多人;她开办了“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还借鉴共享单车的做法,为喜爱旗袍又囊中羞涩的年轻人开发了“共享旗袍APP”,不收取任何费用,只注册软件、留下押金就可以免费穿上心仪的美衣;她重读《红楼梦》,根据曹雪芹在人物出场和故事发生时的文字描述,对作品中的人物衣饰进行还原设计并结集出版;她搜集乾隆帝的一系列服装、玉玺、印章、宫廷画作等,以及对清史记录在册的32位后妃衣饰的描述记载,根据有关史实,开始组织绣制长达500米的清史长卷;她的一系列“盛京满绣版权全球推广活动”已经开始启动大幕……
IT大佬、满绣传人、旗袍会长、诗人、调香师、乐团团长、慈善家……这些标签在巴彦殊兰身上融为一体,也正是因为这样多重的身份,造就了她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和对行业及社会敏锐的洞察力。
巴彦殊兰坚持自己做的不是衣服,而是文化。“一个人不读书可以活,但一个社会不读书是不能活的。”她认为,之所以有令人发指、泯灭人性的一些社会现象出现,究其根底,是文化缺失造成的道德无底线。而有益有效有力的文化传播,可以救人、救市、救社会。
一群人的文艺复兴
巴彦殊兰现在变得很胖。可是她穿着自己设计绣制的旗袍、带着自己的头脑,气质非凡地往那儿一站,周围不管有多少人、不管那些人穿得有多华丽,你想不多看她一眼都不行。
巴彦殊兰和她传承的满绣艺术、旗袍文化,正散发出巨大而无穷的魅力。
2018年6月19日,沈阳故宫崇政殿前,上演了一场比三百多年前还要盛大的满绣旗袍秀。演出在参加“中国沈阳全球发布暨全力打造东北亚四个中心”会议的外媒记者们的惊叹声中结束,巴彦殊兰被一众旗袍美女环拥。那一天,也许从这个女子身上,栉风沐雨中沉默多年的老崇政殿,不难看到几百年前那个同样大气睿智的女子……
目前,巴彦殊兰正集中全部精力,绣制书法作品《盛京赋》,整幅作品将使用8800公里长的丝线——这是沈阳到巴黎的距离。她要将这幅满绣巨制带到巴黎展出,那里是欧洲启蒙巨匠伏尔泰的故乡,和沈阳有着鲜为人知的渊源——275年前,清高宗乾隆东巡盛京谒陵,为沈阳书就《御制盛京赋》。这部作品被誉为“世界的诗篇”,随即被译成法文,在巴黎出版。行走在香榭丽舍大街上的唯美诗句震动了世界文坛,已经70多岁的伏尔泰热情地赞扬:“伟大的国王,你的诗句与思想如此美好……”然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乾隆皇帝对此一无所知。为了诠释沈阳与巴黎绵延几百年的深情厚谊,巴彦殊兰决定用与两地实际距离等长的丝线来绣制《盛京赋》,再设计一款中式改良的男士袍装,穿在伏尔泰的纪念雕像上。
“在我,重拾满绣,传播旗袍文化,不是为了吃饭,而是为了‘疗伤,疗这些年落下的种种心灵之伤。自愈,亦他愈。即使未来不做其他商业实务,我也不会将这个当饭碗。我喜欢满绣,喜欢旗袍,这是我的精神家園,是我的精神回归,是我一个人的文艺复兴。”巴彦殊兰如是说。
其实,这不是一个人的回归,而是一群人的回归:也不是一个人的文艺复兴,而是一个社会的文艺复兴。
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着对她的尊重、对满绣艺术和旗袍文化的喜爱:她在辽宁省图书馆举办的满绣展览人流如织,她的公益授课座无虚席,宝岛台湾发来的手绣包订单动辄上万只,中国旗袍协会订制满绣旗袍一次就是5860套……
如果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差,那么那些热爱旗袍文化的女子,人生品质也低不到哪里去。我们不妨定格镜头,从中撷取几帧:
——“衣服记载人生。一个女人,一袭旗袍,一身故事。穿着旗袍坐在那里的那个女子,除了嘴,浑身上下都在说话。”伊丹就是这样的女子。她在博物馆做设计师,在电台主持了21年的收藏节目,常常亲自设计自己的衣服和首饰。上初中的时候,妈妈把自己的一件旧旗袍随手给了她,看着她不敢穿出门但忍不住在家里时不时地“试镜”,笑。妈妈不知道,这件衣服点燃了女儿一生对美的追求和热情。春夏秋冬的旗袍她有七八件,每一件都是最适合她的,好似辨识度上就写着“伊丹牌”。常常,说话轻声慢语、不徐不躁的她刚在视野里远远地出现,这边就会有人说“伊丹来啦”。伊丹女儿16岁生日的时候,她给女儿量身定做了一件粉色加纱的绣花旗袍。女儿穿上新衣,眼里闪过的光芒,像她当年一样。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步入异土之后,衣袍便是故乡。敏是到了迈阿密之后,开始喜欢旗袍的。出国的时候行李空间有限,她还犹豫过要不要带上那件红色旗袍。在美国她遇到了儒雅体贴的哈威尔先生。俩人去好莱坞蜜月旅行时,她穿上了旗袍。没想到一向温文尔雅的先生变得比她身上的衣服颜色还要火热。哈威尔是个大家族,二十多口人常常聚在一起野餐、海钓。除了自家先生,她的英语口语还不足以跟其他人无障碍交流。这种时候,她往往就悄悄地躲到一边去。可是那一次不行。那天,她穿了旗袍。先是他优雅的姑姑惊呼着跑过来拥抱她,然后热聊,再然后是他的弟弟、弟弟的妻子、他的侄子……那个七岁的小男孩围着她转圈,说的话她因为听得太清楚而湿了眼眶。他说:“China!So beautiful!(中国!太美了!)”
——“人生是一场打怪升级,要你一步步通关,还要你时刻保持体面优雅。但某些时候,你只想咆哮,分贝大到把一切都震碎才好。”小安的婚姻一直让人羡慕。老公说喜欢她的大长腿,爱看她穿粉色,尤其喜欢她穿粉色裙子时若隐若现的大长腿。于是她衣橱里深深浅浅的各种粉,各种款式的裙子。可是正如张爱玲所言:生命是华丽的袍子,爬满了虱子。发现他出轨之后,她离了婚,扔掉所有粉色衣裙。她穿着肥大的运动裤去上班,人也颓废。忽然有一天,她在橱窗里看见一件精美的蓝缎旗袍,还有灰头土脸的自己。她买下了它。“这件旗袍教会我克制,这种克制很珍贵。要控制体重、保持体形,要不慌不忙、不动声色。这种自我尊重让我重新找回了底气。”小安现在从容平静,事业、健身、朋友,每一样都有声有色。衣橱里各式旗袍,深深浅浅各种蓝,她最喜爱的颜色。“我现在的想法是,盛装,酝酿人生的下半场。”
波伏娃说女人是“第二性”,女人不是天生而成的,是被塑造而成的。至于被什么塑造,当然是被社会文化塑造。
男人说,女人如衣服。女人说,要看是什么样的衣服。
旗袍,是最能代表女人的衣服。
生活在当下这个时代,女人们比从前幸福得多。旗袍之于女人,很大程度上恢复了本来意义——穿,为展示自己而穿,而不再是为了取悦男人。是真正的为信仰而穿,为自由而穿,为美丽而穿。穿上那件袅袅娜娜的衣服,很简单,就是为了让自己喜欢,让自己开心。
旗袍是一种精神,一种人生态度。旗袍教会女人善和美,鞭策女人不断追求生活质量和生命質量。而内心善良丰盈的女人,又让每一件旗袍都有了灵魂和温度。
人生常常是往复的,那些相似的片段、相同的情感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在每个人身上上演,从出生到死亡,从亲情、爱情、友情,到梦想、苦难、成功。重点是,站在那里的人是谁,以怎样的态度。信念在人生道路上起到的作用常常出人意料,就像迈克尔·杰克逊说过的话:“我想带你们去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我想给你们看一个你们从未看过的艺术。”
旗袍之于大多数女人,不过是一件衣服。但于巴彦殊兰们,很多时候,又不仅仅是一件衣服。
【责任编辑】 陈 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