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9-06-18莫丽华
莫丽华
[摘 要]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正式发布,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由原来的“双基”“双能”变为“四基”“四能”.数学课程应实施生活化教学,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实践体验、巧用生活物品组织教学活动、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等途径,使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得到积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数学课程;生活化教学;数学经验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4-0015-02
2011年,教育部《教基二[2011]9号》文件正式发布数学等学科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最大的变化就是由原来的“双基”变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变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由“双能”变为“四能”,即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变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随着学生培养目标的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基本思想,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经验,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我国数学教育泰斗张奠宙教授指出,根据所从事的不同数学活动,数学经验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一般分为直接数学活动经验、间接数学活动经验、专门设计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意境联结性数学活动经验[2].基于此,笔者探索了数学课程生活化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落实“四基”“ 四能”.
一、立足生活經验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不是演算纸上的智力游戏,它就在我们身边,活生生地存在于生活事实之中.数学的许多概念、原理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们能把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发现、寻找数学的“源头”和“真相”,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本质,就能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会在生活中留心数学知识,并将生活中零散无序的知识系统梳理,直接从生活经验中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不等式及其解集》中的“不等式的解和解集”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先拿出图片 ,然后再进行课堂提问.
师:你们见过这个标志吗?
生1:见过.
师:那你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2:表示限速60千米每小时.
师:对.意思就是说,开车时,车子的速度不能超过60千米/小时.如果用v表示速度,你们能用不等式来表示它所表示的意义吗?
生3:[v<60] .
师:如果我开车的速度是50千米/小时,请问我超速了吗?为什么?
生4:没有.因为50比60小.
师:50比60小,也就是说,50满足不等式[v<60],所以没有超速,对吧.那40、30超速吗?
生5:没有.因为它们都比60小,满足[v<60] .
师:你还能举出一些超速的数据并说明超速的理由吗?
生6:70、85、100.因为它们都比60大,不满足[v<60] .
师:很好.像50、40、30这些满足不等式[v<60]的每一个数,我们称为不等式[v<60]的解,70、85、100不满足不等式[v<60],所以不是不等式的解.所有满足不等式[v<60]的数我们称之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上述教学所设计的数学活动巧妙列举生活实例,由“限速60千米每小时”引发一系列思维活动.通过判断是否超速,让学生感受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源于生活的客观现实,为学生理解不等式的解和解集的概念奠定基础.
二、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实践体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直观的生活情境,可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有效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建构知识.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14章第1节《积的乘方》第3课时的教学中,笔者以一个生活问题“将一个正方体的蛋糕切三刀,最多能切几块?”导入新课后,利用模具让学生演示,最后确定能分成8块.给出正方体蛋糕的棱长为2a,可求出大正方体的体积为(2a)3,求出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为a3,从而得到8个小正方体的体积为8a3.由正方体前后的体积不变,可得到(2a)3 = 8a3.同理,由正方体前后的表面积不变得到(2a)2 = 4a2.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式子,有何发现.这样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原来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上开展的,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又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利用模具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感受两个等式的形成过程,形成数学活动经验,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积的乘方公式的模型.
三、巧用生活物品,组织教学活动,积淀数学活动经验
我们知道,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可分为思维的经验和实践的经验两种[3].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生活物品组织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充分感知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能运用数学活动经验来解决数学实际问题.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5节《有理数的乘方》教学中,笔者提出问题:如果将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它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你信吗? 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折叠课前准备好的纸张,并统计纸的层数,收集数据,填入表格,最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同时类比得出折叠n次后,纸的层数为2n,通过比较再扩充到an,从而得出有理数的乘方的概念.
利用小小的一张纸片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创设“折叠—统计—分析—发现—比较”的活动环节,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理解活动中蕴含的有理数乘方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获得由特殊到一般、类比的数学思维经验,感受实践活动的魅力,积淀数学活动经验.
四、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
杜威认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4]. 因此,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以生活经验导出数学活动经验,从而使学生充分积累“数学化”的活动经验.
例如,在八年级第19章第1节第2课时《函数的图象》的课本练习题教学中,笔者出示三个高相同、底面积不同的圆柱体,并把它们叠放在一起(底层最大,顶层最小),让学生画出向容器注水时水面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像.接着让学生展示作品,说明理由.学生1:因为三个圆柱体的高相同,要注满大的圆柱体,则花的时间就多.同样的,注满小圆柱体所花的时间最少,所以我在画图时,在横轴上取的时间就由长到短了.学生2:因为三个圆柱体的底面积不一样,相同时间内,底面积大的水面上升得慢,底面积小的水面上升得快,所以三个圆柱体对应的图由平缓到陡峭.笔者再收集错误的图像,让学生根据图像正确摆放三个圆柱体,从而使课堂所学知识得到拓展与延伸.
综上,通过数学课程的生活化教学,实现了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的目的,使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得到有效积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张奠宙等.小学数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郭玉峰,史宁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研究:内涵与维度划分[J].教育学报,2012(5):23-28.
[4] 杜威.平民主义与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特约编辑 安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