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农村学生核心素养的几种培养途径

2019-06-18杨亚文

关键词:农村学校培养核心素养

杨亚文

摘 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教育资源越来越集中的城市学校,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前卫,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比较广泛,导致各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相对比较容易。而广大的农村中学,则由于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较为短缺,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因此,教师利用农村地区独特的资源,培养农村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最大限度的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异,应该是每一位任职于农村学校的老师所要考虑与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学校;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8-003-1

一、充分挖掘校内资源,打造成独特的校本课程

每一所农村学校在建设与发展中,都有其与众不同的风格和资源,如别具风格的校舍,传统的建筑,独特的植物等,这些都是打造本学校校本课程的潜在资源。利用这些现有的校本资源,可以设计开发成若干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课程;或者结合本学科的学科特点,经过老师的考察与修改后,可以设计成本校学生的校内研究性学习课题。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校内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确定,既能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提高学生的调查研究水平、总结归纳能力以及调查报告的写作技能,具有很好的推广与研究价值。因此,我们老师在平时教学之余,要善于发现自己学校既有的资源,并把这些资源转化成学生素质教育的素材,利用这些素材,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案例一:校本课程《对校园广场两侧树木生长差异的研究》的创作

2013年学校搬迁新址时,在校园的广场两侧种植了品种、规格一样的七叶树,并用相同的维护方法每年定期维护。4年过去了,广场两侧的树木生长情况却截然不同,西侧的18颗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东侧的18颗树却枝叶凋零,死气沉沉。出于校园环境的建设,学校每年都要花很大的代价去换掉东侧的枯树,并派专门的人去维护,给师生活动带来很大的不便。在此背景之下,我们地理学科组和生物学科组组织老师、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与测量取证,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校本课程《对校园广场两侧树木生长差异的研究》。参与的学生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除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影响树木生长的各种要素,如光照时间、光照强度、气温、土壤成分、水分、地温等,还给学校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维护方案,减少了学校开支。在调查过程、维护建议等环节的实施过程中,让知识指导生产和生活的科学精神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二、整合本地特色资源,组织低成本的研学活动

研学旅行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教育方式。2016年12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研学旅行是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这项活动对学生发展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如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培育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等,但是不同的地区,实施难度是不一样的。在城市中,学生在假期、周末有较多的自由时间可以支配,教师组织起来也相对容易,可在广大的农村,想要开展这样的活动难度很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可支配时间(大部分农村学生在假期要帮助家里干农活)很少,加上交通、住宿等外部条件的限制,很难举办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研学旅行。

但是,农村学校也有自己的优势:学校附近的农业生产活动很丰富;山区的地形地貌种类多样;山区景观类型相对齐全等等。这些资源经过老师的二次整理后,可以设计成“易组织、低成本、短时间”的“研学活动”。这些“研学活动”虽然规模比较小,但依然可以改变我们的课堂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案例二:研学活动《马峡镇阴阳坡药材种类的调查》的策划案

时间:2018年9月20日14:00——18:00

活动目的地:华亭县马峡镇汭河河谷及汭河南岸、北岸

活动内容:调查汭河南北两岸种植的药材种类,并利用网络、咨询药农、走访附近居民等方式,总结出影响药材种植的主要因素,并为当地发展药材提供自己的建议。

活动目的:通过实地考察,深刻理解影响农作物生产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通过接触大自然,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观察沿途的环境污染,树立保护环境的人生观。

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集体行动,严禁单独行动;不破坏农作物、不破坏农田设施、不丢弃垃圾;小组内分工明确,考察结束后,每个小组以调查报告形式上交一份书面材料。

活动路线:(略)

活动安全预案:以学校下发的《华亭一中学生校外活动安全预案》为准。

活动评价方式:联系县农牧局的技术人员对学生上交的调查报告和生产建议作科学评估,评选出优秀小组,并给予物质奖励。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优先位置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新时代每个教师都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当前教育领域的最大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教育自身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中国人口众多、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農村地区教育基础较为薄弱,使得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面临众多的困难和挑战。作为教育主要实施力量的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克服客观上的困难,使农村教育在公平而有质量的轨道上实现快速赶超和全面突破。

猜你喜欢

农村学校培养核心素养
浅谈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小班额背景下学生作业批改方式的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