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生态智慧与当代可持续景观设计
2019-06-18黄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文/黄艳 (清华大学 美术学院)
在过去几千年人类与其生存环境共处的过程中,已经形成和实践了许多方法、原则,而在古代中国甚至已经将生态观上升到哲学和美学的层面,这些传统生态智慧在指导人们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经历了时间检验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达成了生态、美学的高度一致,不仅是今天我们反省生态危机的思想源泉,也成为全世界生态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思想来源。
一、从朴素和经验的生态观到审美化的再创造
中国传统的生态理念起始于对大自然最初的恐惧和敬畏,但当人们将自己置身于自然并试图与自然交朋友之后,在他们心中唤起的美学情感促使他们去用艺术的方式将之表达出来。最终,这些抽象化的理念被上升到哲学层面后就反过来导致了对自然的审美化再创造。
朴素的生态观主要是在经验性的、主观的实用工艺范围内浅层的、有限的与自然打交道,是基于当时生产力、技术水平和世界观的最低成本方案,是古老的农业文明长期延续并不断积累的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经验的汇聚体。当它上升到哲学、文化层面后,才能反过来深刻地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艺术和人生态度等(图1)。
图1 从朴实的生态理念到审美表达的发展
与西方立足于对工业文明造成的急剧的环境恶化后进行反思的生态城市理念不同,中国的传统生态观“是一种本真自然的态度,与特定的生产环境有关,也与它们在历史中形成的实践能力、价值取向、理论观念和思维方式有复杂的关系”“在所有中国的诗、艺术与宗教中都宣示中国民族对自然的特殊态度,并表现在他们伟大圣者的思想中,他们的哲学以天人不悖的思想做主宰。”并形成了一套独特而有效的生态文化系统。这种生态文化系统在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西方近300年的工业文明带来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并最终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危机,这场生态危机迫使人们冷静思考,重新寻求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成为全世界生态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思想来源。
正如美国生态伦理学家H.罗尔斯顿(H.Lolston)所说:“西方人也许应该到东方去寻求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模式。但是,在中国正在走向现代的今天,东方和西方也许应该互相学习;西方已经认识到了伴随其发展而来的生态危机,东方也许应当从中吸取教训。在我们的地球家园上,我们对自然的评价有许多相同之处。”
二、中国传统生态观的来源
从我国传统哲学来看,有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张载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篇》)等,直接导致了在园林和工艺上“虽由人做,宛若天开”、 “天然去雕饰”的审美评价标准。
儒家的“参天地,赞化育”(《国语·越语》)、“夫人必将育天地相参,然后乃可成功”、“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从城市选址、布局、规划、园林、建筑等多方面表达出来。这种“参赞化育”的思想就是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境界,导致了生态的美学追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在审美上追求置身于生存世界之中,主体和客体融为一体,因而在审美中具有独特的“意境”、“雄浑”、“神韵”、“风骨”等重要的审美词汇。
道家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自然而然,不能刻意去毁灭自然的禀性,充分尊重自然的规律性,人的行为应受制于自然规律,从而达到“道”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这里所谓的“自然”就是“无意、无为、无法、无工”,追求自然而然;“意境”就是情景交融,虚实相间。在审美体验中,人的主观情感与城市在天地万物的境界中合二为一。
形式的语言反映了人类对宇宙的理解和人生的理想。中国古人,尤其是文人大都欣赏天趣之美,质朴之美,素雅之美,讲究物我两忘,运用素材之时顺势而为,不伤物性。这种审美观既体现在器物之中,也体现在山水画中,更体现在南方文人园林和城市建设中,体现的是人类精神及社会法则同天道自然的关系,追求两者的一致性,简单来说就是“天人合一”。在今天看来,作为中国哲学总体特征的反映,“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不仅仅是一种审美观、文化观,也是一种生态观。
三、中国传统生态观的美学表现
早在几千年前,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就开始逐渐将这种朴素和经验性的思想融入到哲学思想之中,从而不仅影响了手工艺、绘画、音乐、文学等领域,更直接反映在园林和城镇环境建设之中。
3.1 生态观的具象表达——材料和工艺的的美学利用
中国传统生态观的美学表达,既包括具象的表达方式,也包括抽象的、联想的表达途径。抽象的生态智慧借由实物表达出来,并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这也正是中国传统艺术最大的魅力所在。
我国近代著名的美学大师朱光潜说过“美是心与物的结合”,是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艺术之美的结合。对“物”的尊重、敬畏甚至崇拜,导致古人对待器物的态度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物我两忘”。手工艺品讲究根据材料的本身特性进行创作,往往就地取材,与生态环境相适应,利用周围的资源生产。所谓“量材就质”,就是顺应材料自然天成的外形或色泽设计器物形制,是一种在外设条件的限制下发挥创造力的创作方式。
例如,玉石是非常珍贵的质材,琢磨玉料成为器物则相当的费工、费时,如何节料、省工遂成为玉器设计过程中考量的准则之一,而“量材就质”便是此思考方向下产生的艺术特质。由于每一块原石都有着不同的纹理、不同的皮色,玉石本身带有的信息(如颜色、肌理、玉质等)都负载了作品的功能和艺术想象的意象世界,协调天然与人为,主张人与玉合作下的自然美、人文美、艺术美融合,则是器物审美最重要的理念。
藏于台北故宫的翡翠白菜,作为镇馆之宝,与真实白菜相似度几乎百分百,是由翠玉所琢碾而成。它完美地利用了材质本身绿和白的特点,菜叶上的绿色乃是翡翠独有的翠绿,而菜梗上的白色也恰倒好处地与菜叶相融合,巧妙的构思,加上精美绝伦的雕工,造就了这一旷世奇宝(图2)!
“冰裂纹”,是由于坯、釉膨胀系数不同而造成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原是瓷器烧制中的缺点,但陶艺家顺势而为,有意利用开裂的规律制造开片釉,形成一种特殊陶瓷自然美,是人与物质自然共同作用的结果(图3)。
图2 藏于台北故宫的翡翠白菜
图3 藏于台北故宫的北宋汝窑青瓷莲花式温碗
图4 《渔村小雪》图卷局部,(宋)王冼
3.2 生态观的抽象表达——山水画
如果说器物和工艺是对自然物的模仿,是生态观的具象表现,那么中国传统山水画则具有更深刻的空间意识和哲学意味,更充分的表现了古人的环境观,不仅和当代艺术有某种相通之处,也是古人生态观的抽象表达。
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有景有情,即“意境”,是作者把大自然的美景融入自己的感情通过艺术的手法表达出来。山水画的形成和确立,是崇尚自然的必然,是文人个体意识的觉醒,是人们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感知,并由此建立了“天人无际”、“天人合一”审美意识(图4)。
这种空间观和表现手法,甚至和当代艺术有奇妙的相同之处(图5)。
山水画也反映了一种理想的审美境界、生活方式和价值品味,生动而具体地描绘了人居环境及构筑物与自然的关系,长期以来,形成了独具东方审美品味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相拥、生活在自然中(图6)。
图5 苏州博物馆庭院
图6 《事茗图》 唐寅
图7 苏州网师园平面图
四、再造与艺术化重现——中国传统生态观对环境的贡献与表现
中国传统生态观表现之一是“寄情山水”,是山水哲学、文学、审美与自然的综合呈现,既体现在山水画论、诗词歌赋、散文游记甚至民间传说之中,也反映在古代城市规划、选址、景观和建筑设计中。人们的生存环境从形式到运行机制都与自然如出一辙,例如各种物质材料和能量的自我循环利用、在遭受自然灾害后自我修复的能力、以及各种元素之间互生、合作的关系等等,从而形成独特的生态观和方法。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获得独特的自然美学效果,而且将工程量、土方量和日常的维护、管理、运行消耗降到最低。
例如传统园林在地形的处理上讲究“自然而然”、“顺势而为”,充分利用原来的地形条件,以最小的土方量形成坡地、山、水池等。水体环绕山形迂回曲折,水依山而存,亦刚亦柔,阴阳缠绵,交互依存。园林中水的美学、空间和生态功能,不是以水量或面积来实现,而是通过突出水的自然特征达成。俗语中的“水往低处流”描述了自然界中水运动的常态,因而反映在园林水景的塑造上都为潺潺溪流、山水相依、山泉清流的形式,如源泉、瀑布、渊潭、溪涧、沼池、湖泊等,必定要“师法自然”,绝不会有西方园林中诸如喷泉之类的水由下而上运动的状态(图7)。
图8 网师园景色
图9 《清明上河图》清摹本局部
园址内的物质充分利用,在不得已情况下开挖水池的土或石就地利用,堆叠成山是最常见的手法,而池岸的处理,由于南方多雨潮湿,土岸易被雨水冲刷而崩塌,因此以石岸为主土岸为辅。石块堆叠的形式也是模仿自然高低错落,很好地维护了水体;而且石间种植花草树木,刚柔并济,进一步加强了自然的形象(图8)。
“寄情山水”的城市规划观意味着要顺应自然规律,善于利用自然条件。在《管子·乘马篇》中,“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在《管子·度地篇》中,“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写,因大川而注焉。乃以其天材、地之所生,利养其人,以育六畜。”不仅“提出了城市选址必须的考量因素,而且提出了排水防涝的自然生态法则;城市的水体建设与自然水系合理贯通,使其不仅具有军事防御、漕运等功能,还往往具有供水、防水、防洪排涝、农业灌溉等综合利用功能,同时对调节气候、美化城市环境发挥重要作用。”《清明上河图》不仅描绘了繁华的街市景象,更体现了关于水运、基础设施、防洪排涝的格局(图9)。
而风水理论作为一门传统的生态环境学,从地形地貌、微气候、土壤、植被、日照及交通等各方面自然地理要素相互综合,体现了农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和生态观,是一种生态美学思想指导下的环境观,至今值得我们借鉴。当然,其中也存在许多神秘主义和迷信的成分。
五、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在当今可持续环境发展中的应用
那么,如何在一个新建项目中采用传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如何令景观或设施与周边环境及居民的和谐,而不是仅仅消耗现有资源系统?应该怎样在缺乏生态法规的地方,利用现有的资源而不是高科技来建设可持续的环境?其关键问题就是要解决两个关系:景观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景观与人的关系。具体来说,一是景观如何最大利用周边的资源,采用最简朴、有效的方式;二是如何通过环境设计来影响人们在生态层面的态度和日常行为,最终使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成为人们基本的行事原则?
在此结合两个设计课题实践,介绍了我国传统生态智慧指导下的当代景观艺术设计,阐述了如何将抽象的传统生态智慧体现在具体的景观形式之中,如何从传统生态智慧中寻求最便捷、最经济的环境改善技术,如何使得环境既符合生态健康的要求,又达到具有传统美学韵味的艺术高度,最终实现我们的生存环境以健康的、与自然友好的、美的状态与人们相伴相随。
5.1 作为生物体的景观——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公园景观设计
将传统器物根据原材料进行艺术构思及最大化利用材料的理念运用到地形重构之中,设计师利用场地原有地形,通过局部堆积、挖洞、抚平、开槽,把地形景观当做是时间维度内的雕塑。在雕塑化的形体中,植物和材料都在场地内循环使用,并且随着植物的生长和粒子的侵蚀,不断被消解、重建——于是形成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生态循环系统。原来的草皮移走后形成一系列草坪、并通过多层次的灌木、地被植物等得以重塑和强化。遗址开发和周边建筑改造中丢弃的石头被重新组合、利用,植物和材料都在场地内循环使用,形成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生态循环系统——这种物质和视觉上的联系带来了景观元素的雕塑感(图10)。
图10 利用场地内低洼的地形塑造一条“陶瓷河”,不仅起到收集河储藏雨水的作用,而且利用陶瓷废料作为河底及河岸造型,讲述了陶瓷的历史文化
物理的环境进程连续不间断地改变着景观形式,用可获得的物质来塑造景观,准确、科学和生态地去理解材料、植物、土壤和水是怎样在物理层面上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是将感性的本能的原始生态观向理性生态观转变的重要环节。
公园中陶瓷河源头处毛石表面精密地塑造,不仅其倾斜角度使得透视线消失于天空,也最大程度上反射了日光,从而彰显了环境美学的宗旨。大地和天空景观形成戏剧性的表达,各种元素抽象后的组合,以及它们的序列,形成了综合的景观体验(图11)。
图11 陶瓷河源头利用遗址中的墙,加强了透视感并使透视线消失于无限的天空
陶瓷河的概念,既来自于对场地内雨水收集、利用,从而达到物质自我循环利用的目的,同时塑造的“陶瓷河”的形式来自于“源远流长”一词,这是因为其与陶瓷悠久的历史不谋而合作,从而在自然和文化两个层面上表达了生态的概念(图12)。
图12 陶瓷河的生态功能(设计制图:郭亦家)
5.2 文化化的生态保护区——泥河湾国家公园景观设计
经过多次现场踏勘和调研后,我们提出的总体策略是,与其去处理纷繁复杂的困难和生态设计的挑战,不如把某些区域设计为人们使用的一个场所,使之成为介入生态保护和文化重建的关键因素,探索人们活动与景观生态和生态资源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微观来说,可以从调和生态入手,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当地村民自身生活质量之间的关联更加重视;从宏观来说,关注人类的身体和情感健康,整合美学、娱乐、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替代的交通形式。
本方案的设计目标旨在用“最少的人为干预”和“最多的已有条件利用”的原则重新思考人与自然共存的方式,解决场地上“人(考古活动)—自然—人(农民)”三者的矛盾。按照现在遗址点的环形分布进行由外向内、由下至上的生态恢复,实现最终该地区全面生态恢复与村民经济效益提升、保障他们基本生存的“双赢”局面;同时彰显当地村民的主体性,倡导根植于文化的“在地性”,最大限度地激活和融合各种静态和活态的资源,创新文化生态,再造乡村生活。
生态恢复中最大的挑战是干旱缺水、泥土沙化、植物脆弱,因此把雨水的收集和利用作为起点。具体策略是利用遗址挖掘坑作为雨水回收利用的集水口,在现有的雨水收集设施的基础上,结合同样以遗址点作为依据建设的步道路线,铺设输水系统,结合地形,输送到山下。并利用现有考古路线重新规划水系统与景观系统,按照时间序列恢复当地生态——即根据遗址坑的分布合理建设步道系统,将步道系统与输水系统进行整合(因为这样可以使两套系统共享建设过程中的人力资源与基础设施,节约了时间和资源),然后将雨水输送到山底的各个村庄(图13)。
图13 利用遗址挖掘坑作为雨水回收利用的集水口,在现有的雨水收集设施的基础上,结合同样以遗址点作为依据建设的步道路线,铺设输水系统,结合地形,输送到山下
沿着村民放牧的路线将输水系统设置在道路下侧,上面铺设人行栈道,整合放牧的路线,形成了一条围绕山体的环形路线,同时栈道的集水系统也是净水过滤系统。不同的村庄也将通过这条步道联系起来。在输水线路两侧适当引一些水进行灌溉,促进沿线土地的植被恢复同时,羊群在这些草地上的代谢产物(羊粪)又含有大量的养分,促进土地变得更加肥沃,形成良性循环。道路两侧种植农作物和本土十分常见的杏树、馒头柳等植被,形成良好的景观(图14)。
图14 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了集雨水回收系统、放牧路线、村间步道与良好景观于一体的线性系统(设计制图:欧阳诗琪、初璟然、高晴月)
结语
文化观也是生态观,决定了人们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生命,并将此反映到审美当中。事实上,富含生态美学和哲学思想的绘画、工艺、园林、城市艺术可见于世界各地各个历史时期,只不过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采取了不同的手段和表达方式,但都可以作为当代可持续城市景观建设的理论渊源,将这种理论渊源进行“普遍化”,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生态危机。
从我国传统生态观中汲取宝贵的营养不仅是当今建设可持续人类环境、保障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也是一种文化理念的推广和发扬,并从而将生态意识转化为每一个人的生态自觉。那么,虽然人类聚居的模式和场景发生了巨变,但我们将长久的获益于生态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