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创新“双螺旋”式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9-06-18王莹莹张利华
王莹莹, 张利华, 魏 波,2, 喻 飞
(1. 华东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13; 2. 中国科学院 自动化研究所, 北京 100080;3. 闽南师范大学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福建 漳州 363000)
党的十九大对创新创业做出重要部署,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国务院、教育部也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关键环节上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着力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为聚焦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积极探索,深入分析轨道交通行业、IT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打破常规,从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软件技术融入传统产业、校企协同培养软件人才多角度出发,创建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软件工程+应用工程背景”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协同育人的多模态,即“学校工程教育+企业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 创新双螺旋式软件人才培养的本质回归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绝非高校内一个简单的线性递进创新培养链条,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校内培养平台与校外培养平台、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分别构成“创新双螺旋”,形成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从学科导向为主逐步向需求导向为主转变,从封闭、分割方式向流动、开放、协同的方式转变,实现校企有机对接。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的到来,创新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实践活动的深入,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实现理论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创新的并驾齐驱,实现“创新双螺旋”的互动推进,通过理论教学平台和实践创新平台的对接,通过需求与技术人才的对接,形成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创新生态体,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构建一个高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1]。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本质上是整合社会资源,把行业用人标准、企业需求与专业建设、高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分阶段、分层次进行的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
1.1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价值
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Van Hise)认为,“校园的边界就是国家的边界,现代大学承担起继教学、科研、人才培养职能外,另一项重要的职能——社会服务,开始与政府企业广泛合作,大学的责任和功能呈多元扩展倾向[2]。”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人才培养责任和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机结合体,是学生从象牙塔到社会衔接的黏合剂[3],学校鼓励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具体说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举措,高质量培养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是新时代高校践行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应然要求和具体体现[4]。大学生作为最富创造力和活力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业的前列。
(2) 加快教育模式的改变,探索科学灵活、个性化的教育模式。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校长安德鲁·迪克斯(Adrew J.Deeks)认为,“要准确把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不能单纯地教授创造财富的技能,而是要通过具体项目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运用先进科技、熟稔人际交往、跨文化理解等一系列能力[5]。”创新双螺旋式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认知型的传统模式,其培养过程将打破校内外壁垒、专业限制,教师的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培养,整体办学更加注重综合性教育、过程引导、分层分类培养。
(3)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体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鼓励学生抛开繁重的学业从事创业活动,而是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潜能,为学生配置优质的教育资源,拓展创新视野,尽早确定创业方向,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品格。
1.2 创新双螺旋式人才培养的功能
工业4.0时代带来技术、产品、服务全方位的创新,不断催生出新技术、新模式,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目标规格和能力结构逐渐呈现出多元复合的趋势[6],高校原有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需要构建以高校、企业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双螺旋”主体,以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双螺旋”培养方式,完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长布莱恩·保罗·施密特(Brain Schmidt)认为,“大学要注重鼓励科研人员在真实世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让研究更具有时代和社会意义。富有创造力的产业界一线人才也能为高校科研人员提供不同的视角和丰富的知识,促进后者的专业成长和发展[7]。”创新“双螺旋”式人才培养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提升高校办学的开放性。面向社会的开放办学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项制度。高校通过校企“创新双螺旋”的交融,营造开放的办学环境;通过校内生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打造开放的教学形态;通过满足区域经济、行业企业等对人才的需求,获得自身发展的动力和经济增长点。
(2) 增强人才与社会需求的适切度。“创新双螺旋式”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实战化的创新创业环境、真实项目、全真演练的教学方式,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技能引入理论教学过程,实现高校毕业生和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
2 创新双螺旋式软件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2.1 师资队伍结构有待优化
由于国家实施“互联网+”发展战略,推行产业转型升级,软件工程教师缺口较大、专任教师总量不足、师生比居高不下;教师以中青年为主,博士硕士占比较高,但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相应的教学技能训练,缺少行业、企业的实践工作经历。教师数量缺口较大、教学任务较重,青年教师缺乏对教学任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等方面的实际经验。学科专业建设与行业结合不够紧密,教师与行业开展科研合作的数量偏少,不能很好地将软件工程技术与行业相结合,青年教师教学任务重、生活压力大,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引导的意愿不强。
2.2 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创新创业教育力求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鼓励互动参与式教学,但现实教学中仍存在沿用传统模式组织教学的情况,如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课内互动偏少、学生参与研讨积极性不高等。部分教师教学能力还不能胜任互动教学。一方面,一线教师参加教学业务培训不多,应对高等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发展提出的挑战能力不够强,部分青年教师教学经验欠缺,对课堂把控能力较弱,难以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课堂教学沉闷[8];另一方面,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部分学生不能紧跟课堂节奏参与课堂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不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
2.3 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学校实施完全学分制后,因注重个性化培养和学生自主选课,造成同一专业学生上课时间分散,很难集中组织实践教学,安排集中实习比较困难。此外,企业生产安排有其固定的周期性,企业旺、淡季生产规律不均衡等,与学校实习教学时间安排不同步。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政府缺乏引导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优惠政策,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实习安排都是靠校友等人情关系去落实[9]。有的实习单位常常以安全、技术保密等理由,即使接纳实习,也不让学生动手操作、只能参观,使实习流于形式。个别专业在培养方案修订时,实验教学缺乏总体设计、实验项目设计不合理。验证性、演示性实验项目偏多,综合性、设计实验项目偏少[10];部分实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不到位,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实验条件保障力度不够,部分实验设备台套数不足,有的实验项目受时间、空间条件限制,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实践教学需求。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学校生均实验、实习及耗材经费投入偏少,加之物价上涨、差旅费上升等因素,更显经费不足。
3 创新双螺旋式软件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江西省首批示范性软件学院,学院首创“软件工程+应用背景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江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近年来,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软件人才为目标,结合学校“多学院、多学科、交通特色”的特点,形成了校企高效互动、资源充分利用、一、二课堂有效协同、理论与实践教学螺旋递进、专业创业结合紧密的创新创业工作机制;构建了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契合学校发展实际,集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1 构建软件人才培养主体多元化模式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产业发展增速、技术革新加快,高校与企业不再是两个孤立的主体,而是要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企业的技术优势与高校的人才优势有机结合,助推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与上海微创、江西思创、中兴软件(南昌)、北京传习、赣州福雷斯等软件企业通过合作共同修订培养计划,合作建设校内合作课程,共同承担软件工程实训环节,共同指导学生实习,举办校企合作班等,校企深度融合,在不同的主体之间打开一条互助共赢的人才培养渠道,将各创新参与主体从“分散、孤立、重复、低效”的状态向“汇聚、多元、融合、持续”方向转变,注重协同创新,打破创新主体间的藩篱,最大限度地激发释放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11]。校内培养平台和校外培养平台构成“创新双螺旋链”,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技术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正是校内培养平台和校外培养平台“双螺旋结构”共同演进催生的产物(见图1)。
图1 校内外螺旋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第一课堂课程培养体系、规范第二课堂培养体系,形成二者相对独立又交叉融合的创新创业型课内培养平台。学院与企业联合鉴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实行校企联合办学,开设特色班,如 “3+1微软班”(3年校内,最后1年校外完成实训课程、毕业设计);“2+1+1班”(前2年校内培养,第3年校内联合培养,主要由企业教师授课,第4年企业培养)。探索“企业进驻学校,项目驱动教学”的培养模式,学校提供场地,校企成立技术中心,企业带项目入驻,选拔部分学生进驻技术中心,以项目驱动方式来培养学生,从而达到学校、企业及学生三赢的目标。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形成涵盖认知实习、体验实习到顶岗实习的多层次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库,学院现共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65家,设了校内软件工程实训中心ACM训练基地等校内实习实践平台。学生首次就业率平均达86.35%;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竞赛奖励185项,获得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6项,参与科研课题15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申请专利8项。与省内外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课程对接、学分转换和师生交流项目,形成多方合作上的广度与深度协同扩展,从而实现“产学合作、工学交替”的“软件+应用背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软件+应用背景”专业人才的培养的有效途径,形成交信融合、突出工程、多元协同的办学体系。
3.2 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为切合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创新要素、整合学科专业创新资源,学院通过着力打造课程培养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创新训练体系“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12],实现教学与研究互动、理论与实践统一,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创新实践能力。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可以被看做分立又统一、共同演进的“双螺旋结构”,课程体系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推动力”,实践教学体系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拉动力”,二者合力打造全方位的教学新体验,有效推动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成果的形成,如图2所示。
图2 课内外双螺旋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1) 结合行业发展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学院依托学校建立由公共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课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组成的课程体系,每个平台设置若干个课程模块(如图2所示)。学院现已建成150门课程的课程库,其中公共基础课22门、学科基础课23门、专业课66门、实践性课程39门。“软件+应用背景”专业按“背景”专业方向灵活设置特色性专业课组群,纵横向打破壁垒,拓宽专业面向,合理整合、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学科链与产业链的研究特色和行业特色。
(2) 融合实践教学平台,协同打造创新体系。学院按照“研教融合、竞教融合、产教融合”的“三融合”理念,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各自优势,重新整合实践教学各环节要素,构建了多元“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拓展模块、课程实践模块、专业实践模块三模块分层递进、协同育人,各环节、各模块具有高度CDIO工程实践特征。其中,素质拓展模块是基础技能的训练阶段,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团队精神;课程实践模块是专业技能的培养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和创业技能,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专业实践模块是专业综合能力培养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强化学生创造性、探索性思维能力。学院综合考虑软件人才成长的特点和实践教学的特点,注重校内外“双螺旋”——学校与企业互动,课内外“双螺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注重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结合,以校企深度融合引领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探索出独具特色的项目实战教学模式和创业孵化园“做中学”教学模式。
(3) 紧跟时代发展,培养双创意识。学校出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确立“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设置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要求全校学生每人至少选修一门创新创业课程。进一步修订完善学籍管理和学分认定制度,完善创新创业质量评估体系,确保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获得最佳育人效果。2014 年5 月,学院大胆探索,出台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替代办法”;办法规定,学科竞赛作品、学术论文、科研项目、发明专利等创新创业成果可替代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学术研究、自主创业等,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培育各类拔尖创新创业人才。近3年来,学生选题90%来自工程实际,纯软件方向学生70%以上的毕业设计在企业完成,26人申请科研作品替代毕业设计,22人获准替代的,16人的毕业设计被评为华东交通大学优秀毕业设计。
3.3 完善软件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
学院重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科学的、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为依据,逐步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形成了由决策系统、组织系统、条件保障系统、检查评价系统、信息分析与反馈系统组成的“五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3]。该体系以教学质量控制为核心,以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为目标,以教学质量监控结果的反馈与改进为途径,确保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运行。同时,学院加强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及实施过程的质量管理,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质量管理,把握每一个环节的教学质量[14]。学院还通过树立多元质量关,在多元主体参与的质量保障机制中,建立“政校企”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构建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保障人才协同培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