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龙凤呈祥”壶的创作理念

2019-06-18许艳萍

山东陶瓷 2019年2期
关键词:紫砂壶紫砂理念

许艳萍

图1 龙凤呈祥

在紫砂壶的造型中,“圆”可以说是最为基本的一种形态,在圆的基础上可以衍变出无数的变化,这同时也赋予了紫砂圆润、古朴的艺术形态特征。紫砂壶特殊的材质感又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虽属陶器,但却有着瓷器一般的温润如玉,这也是当下很多人将紫砂称作“紫玉金砂”的原因。但只要翻开紫砂的历史,去查找那些古人留下的紫砂器,很多人都会惊讶的发现,原来在很久以前,紫砂壶并不都是“温润如玉”,这是由于在人工采矿炼泥,缺乏种种辅助工具的时期,紫砂原矿料很难做到如今天这般粗细均匀种类繁多,当时绝大多数的紫砂艺人所使用的泥料多在一百目以上,称为“粗货”并不为过,缺乏细腻的泥料,烧制的窑温又不如当下这般可控,这就造成了具有精致造型的紫砂器极难出现的情况。偶现精品往往也是昙花一现,难以复制。

在矿料的采集、制取没有取得决定性进展的时期,紫砂造型的塑造就带有那个时代所特有的轮廓,制约了那个时代对于复杂形态题材的延伸,而这种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形成了一种惯性,在解放后紫砂的原材料制取工作取得极大的进步以后,依旧束缚着紫砂艺术的手脚。当“壶艺泰斗”顾景舟先生提出的用文化“文人”来进行紫砂壶的创作,极大地解放了当时的紫砂壶制作思想,但这依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将紫砂壶限定在了“文人”审美的框架之内。这也是为什么蒋蓉大师的“青蛙莲子壶”刚刚问世,就遭到了包括朱可心、顾景舟在内的老一辈紫砂艺术创作者的反对的原因了。

时代在前行,紫砂在发展,一方面作为传统文化艺术创作的紫砂壶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土壤,另一方面,历史性的文化缺失,又让当代人难以理解流传了成百上千年的文化元素,这就需要如今的创作者摒弃种种局限,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延伸出一条能够吸引当代人目光的紫砂壶创作。

图1“龙凤呈祥”壶正是秉承着这一理念制作而成的,“龙凤呈祥”历来为人所熟知,从传统的寓意来说,龙有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兆祸、示威等神性。凤有喜火、向阳、秉德、兆瑞、崇高、尚洁、示美、喻情等神性。两者一个象征水,一个象征火,可谓事物的两极,暗合中国传统哲学阴阳相生的理念,前流后把,既是开始又是结束,从意蕴上符合太极“圆”的哲学,孕育天地万物,这样一来作品的格局就显得相当宏大,加之古代传说中,龙至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凤来则国家安宁,万民有福。龙凤双呈便指代了国泰民安,无论往大了说还是往小了说,都是一种美好的祝福,且雅俗共赏,凤首流与龙嘴把分别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尤其是“点睛一笔”的塑造,更增添了两种形象的生动,加之持在手中小巧玲珑,没有门雕壁画上的恢弘,更适合雅俗共赏。这其实便是一种延伸了,将传统文化中龙凤的形象简单化,生动化,让其不再高高在上,更贴近人,更贴近生活。

除此之外,“龙凤呈祥”壶另一个特点便是不单进行形态上的创造,更借用形态和线条营造出一种意境的元素。大圆珠壶钮搭配嵌盖的组合似乎中规中矩,但其嵌盖并未搭配传统的滑肩,而是重新塑出了一圈肩线,以此将壶盖与壶身区分出来,但肩线微微下沉的曲线又始终让上下带有联系,这就犹如水的两面,当一粒水珠落下,荡漾起波纹,原本清晰的投影从中间开始逐渐变得模糊,并缓缓的向外扩散。“龙凤呈祥”壶正是巧妙的运用了这种视觉原理,但却故意在壶肩处有所分隔,这一方面是加重水滴波纹的表现力,另一方面也是在淡化水面的存在,由于龙和凤都是传说中的瑞兽,现实中并不存在,这就好比水中的投影,当我们无法区分是水面还是水下的时候,这些虚幻的真实也就不再重要,唯有美好的祝福始终永恒。

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并非是单单继承一些简单的形象,更是要继承其中蕴含的理念,只有当有了自身的理解,才能够从中延伸出独特的创作思考,学无止境,艺无规章,紫砂艺术的创作就是在这种不断的继承和延伸中更加绚烂多姿。

猜你喜欢

紫砂壶紫砂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