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式—润方香几壶”的创作思路

2019-06-18穆译君

山东陶瓷 2019年2期
关键词:石瓢形体紫砂壶

穆译君

图1 明式—润方香几壶

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通过我们的吃、穿、用、度种种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不断的传承下来。读过王世襄老先生《明式家具研究》和《明式家具珍赏》两部书就会发现,在王世襄之前,研究明式家具的居然都是外国人,而王老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掀起了一股研究明式家具的浪潮。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明式家具”这个命题并不单单指的是“家具”这一单独的属性,它可以推而广之,形成以汉文化为核心的多种艺术创造。并且这种创造并非是古老的,淘汰的,而是可以和现代造型艺术相知相融,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带有中国文化属性的造型艺术设计,这便是“明式”紫砂壶的由来。

中国古典艺术创造伴随着几千年的发展,得益于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的辛勤实践,这些创造不仅是服务于人的使用价值,更是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不同风格特色的艺术形式,既平凡又独特的造型由此被赋予了文化的属性,逐渐影响整个社会的审美取向,并最终形成了我们当代对于“美”的追求。

图1“明式-润方香几壶”有着十分明显的明式家具造型设计,崇尚明代大部分家具简单大方的外形轮廓。在紫砂壶中,越是简单的造型,越是考验一个制作者手中的功力。全手工制作紫砂壶对于极简的造型会将制作中的瑕疵无限放大,就如现在制作最多的石瓢壶,新手制壶很多都是从石瓢开始,而制壶高手挑战自我亦是从石瓢开始,简简单单的石瓢为何会有这样的魅力呢?便在于石瓢这个造型简约、凝练,包含了种种浓缩到极点的艺术特征,添一分太多,减一分太少,恰到好处,简洁自然。

从中我们不难理解,简洁并非是“美”,简洁的恰到好处才是“美”,在造型创作之中,简洁和复杂是一个相对而生的概念,“明式”茶壶之所以能在造型众多的紫砂壶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便在于其设计理念彰显的是一种简洁的艺术。“明式-润方香几壶”采用了紫砂传统造型中常见的混四方成型,虽是四方器,但线条并不坚硬,带有着混方壶特有的圆润,其线条大看取直,细看为曲,四四方方,却又方中带圆。同壶身搭配,壶嘴的造型同样取混四方形态,相互搭配具有形体的一致性,并且根据壶流、壶把前后对应的原则,将这种形态特点从前往后延伸,同样的混方原则,四条棱线搭配把身粗细向壶流看齐,仿佛是壶流根部的延伸,随后从上往下,微微缩小,就如同壶流的整体走向一般,只不过壶流是向上,壶把为向下,前后对应连贯,上下平衡。

在造型中追求简洁并非是指省略,笔者认为在“明式-润方香几壶”的制作中,明式家具风格的造型与传统紫砂壶的结构相结合,最重要的在于“连贯”,只有形体与形体连贯起来,才更容易将这个形体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整体的连贯性正是明式风格所追求的。从这一点来看,“明式-润方香几壶”很好的融入了本身的创作特点,获得了简洁有力的形体表现方法。

明清以来,紫砂茶壶的制作大师和书画艺术大家共同切磋、设计、创作,逐渐诞生了以文人紫砂艺术为主流的创作声音,古代文人墨客对古典风范的追求,促使同时代紫砂制作者创作了很多优秀的紫砂精品,同样的,紫砂壶艺需要将这些优秀的文化特质延续下去,这就必须从中寻求这些古典艺术与当代艺术创作的共通点,而简洁正是其中相当重要的特质之一,从中我们可以发掘形体“美”的本质,并以此创作出更加美好的紫砂精品。

猜你喜欢

石瓢形体紫砂壶
“菱花石瓢壶”的艺术魅力
浅析紫砂经典器型“石瓢”的前世与今生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石瓢壶”探艺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