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运动能力提升主题的中小学体育国培实效性研究
2019-06-17陈雁飞张庆新黄春秀
陈雁飞 张庆新 黄春秀
2018年是教育部、财政部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的第9个年头,作为“国培计划”紧缺薄弱学科体育教师培训项目的“重镇”,北京教育学院充分发挥自身在国培领域的优势,结合多年国培实战中积累的经验,在新形势下根据“国培计划”的新要求展开了精准化的科学调研、精细化的质量监控、精确化的追踪指导,逐渐摸索出一套体系完备、特色鲜明、亮点突出、保障有力的学研训一体化模式。笔者以国培计划2018——紧缺薄弱学科体育美育骨干教师培训北京教育学院中学、小学体育班面向190名来自全国16个省、区、市的中小学体育国培学员为期10天的集中示范性培训为例,阐述基于运动能力提升主题的中小学体育国培实效性研究结果。
一、多维度、多视角的培训需求诊断
针对国培学员基本情况和培训需求做好精准化的科学调研是确保国培质量和落实国培目标的首要基础。实效性体育国培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清楚“为什么培训”。北京教育学院体育国培团队在连续9年承担紧缺薄弱学科体育美育骨干教师培训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团队承担的教育部关于《“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的研制任务中“体育与健康”部分的成果以及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的研制结果,在清晰“国培计划”2018的总体任务和目标后,采用前期问卷调查、体育教学案例分析与体育教师能力诊断等多种方式,对参训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深入分析。
1.学校教育与体育学科发展的需求诊断。《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提出“体育教学要注重运动技能学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健康生活”“掌握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和技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内容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因此,准确理解、有效提升中小学生运动能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教师专业发展与“种子”教师的需求诊断。从体育课堂结构思考,如何构建凸显专项与知识技能结构化的高效课堂;从体育教学方法思考,如何构建项目特性与技术特性相结合的高质课堂;从学生学习方式思考,如何构建实战情境与自主深度学习的高度艺术化课堂,进而全面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学生体育学业目标达成效果与达成质量。这应该是区域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学、教、研、训各项任务的关键点,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在中小学生运动能力提升有效策略层面的“种子”体育教师,进而提升区域、校本培训能力,达到国培示范引领和辐射的作用。
二、小而精、热而实的培训目标定位
培训目标是体育教师通过培训所要达到的标准,是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聚焦着学员的主体与方向,牵引着学员的进步与提高,凝练着学员的努力与追求,也是回答“培训要达成什么”的问题。本次体育国培以“提升中小学生运动能力的有效策略”为主题,其培训目标主要定位在3个方面:一是加深体育教师的知识储备,聚焦对学科核心价值、运动项目特性、学生学习规律等中小学生运动能力提升原理的本质理解;二是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引发对教材特性分析、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节整合等中小学生运动能力提升路径的实践思索;三是强化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共享对运动能力理解、教学逻辑转变、教学风格形成等中小学生运动能力提升策略的智慧。
前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0%~90%的学员对本次国培目标定位的3个方面普遍认可,与后期问卷调查结果保持一致;99%的学员对本次基于运动能力提升主题的培训持肯定态度,100%的学员认为经过培训自身教学能力“有很大提升和一定的提升”,充分表明本次主题培训的整体实施效果突出。
三、主题式、混联式的培训内容呈现
培训内容是实现培训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培训活动的直接载体,优质的培训内容是国培承办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回答的是“培训什么能有效达到目标”。本次体育国培依据《“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要求,在前期的需求诊断与目标定位后,确定以“提升中小学生运动能力的有效策略”为主题,从师德修炼与理念更新、知识梳理与问题碰撞、专项技能与实践提升、专业成长与创新成果等4个模块呈现培训内容,共计集中面授60课时,开展网络学习30学时(图1)。不同的模块和课程沿着培训主题和达成实效,直至体育教师的教学行為表现呈现出纵向推进关系,而在不同推进阶段的内容互相之间存在着横向衔接关系,最终指向的是“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国培计划”战略目标。
四、生本化、创新化的培训方式运用
本次体育国培围绕“提升中小学生运动能力的有效策略”这一主题,兼顾学员需求诊断、培训内容搭配、培训师资来源、培训时长限制、培训成果生成、项目资源整合等因素,组建了一线优秀教师、学科指导教师、省市级教研员、体育学科专家四位一体的高水平国培师资团队;创设了固定分组、主题论坛、课例研修、驱动观摩、即时交流、成果评奖等学员个体与全体的参与方式;采用了5min、15min、20min、40min、60min、90min、180min共7种不同的学时分配方式。在体育国培实践中不断研究,进而总结提炼出“串联式”专家传教、“菜单式”教材分析、“融合式”课例研修、“比对式”同课异构、“联动式”驱动观摩、“主题式”培训论坛等以参训学员为本、丰富多样的创新性培训方式,力求培训的实效性。
1.“串联式”专家传教。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学习、问题研讨、互动分享的方式,主要运用于师德修炼与理念更新模块、知识梳理与问题碰撞模块,从理念到方法的层面进行重点突出的传教,从扩知识视野到用知识技能互动交流、解答问题的碰撞,突出系统全面,凸显实践应用。
2.“菜单式”教材分析。通过自主选修、案例学习、问题研讨、参与式培训的方式,结合学员情况和需求,每一个学员自主选修1个教材模块,进行田径、体操、球类、民族传统体育类的项目特性、教材特性、发展小学生运动能力核心指向等方面的研讨,凸显提升中小学生运动能力的专项化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
3.“融合式”课例研修。通过自主选修、课例分析、问题诊断、实操体验的方式,根据学员情况和需求,每一个学员通过自主选修1个教法模块,围绕讲解示范练习等基础教法、合作自主探究等学生学法、发现领会运动教育等新型教法的课例研修,凸显提升小学生运动能力的自主创新的有效教学策略。
4.“比对式”同课异构。通过名师示范课、看课评课、真实课堂现场诊断的方式,结合开放式与封闭式运动技能的学习规律,分别以篮球和田径为一组、足球和体操为一组、排球和武术为一组进行比对式教学与分析,并分别采用40min完整课与20min主教材片段课的方式呈现同课异构,由项目团队主持,各组代表发言,基于中小学生不同专项运动能力现场生成性问题进行深度研讨。
5.“联动式”驱动观摩。通过名师示范课、看课评课、问题研讨、任务驱动的方式,结合中小学生运动能力提升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由北京市区级体育教研员与观摩学校的特级教师牵头开展教研联动,凸显提升中小学生运动能力教学策略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办法。
6.“主题式”培训论坛。通过以“发展学生运动能力的多维思考”为主题的论坛的方式,由北京教育学院项目团队、海淀区体育教研员、北京市卓越教师工作室成员、国培学员代表主讲,主要从运动能力的内涵变迁、发展体系、学生动作模式、身体功能性训练、开放式与封闭式运动技能、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有效课堂教学,以及篮球、武术、体操等专项运动能力提升视角,进行多维度的理念碰撞和实践分享。
后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员对本次体育国培采用的方式持非常滿意和满意态度。
五、可量化、可操作的培训学员考核
培训学员考核是学员在培训中应完成的过程性作业和最终成果及其具体要求(评估指标)。过程性考核主要是指在培训过程中监测和评价培训活动及其结果,包括出勤、作业、参与、角色、表现等事项的考核;成果考核主要是指在培训结束后对培训取得的成果进行评定。本次体育国培按照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集体考核与个别考核相结合、学员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专项技能和教学技能相结合的原则,从国培学员的德行素养、能力表现、培训成果进行综合考核。
本次体育国培主要从培训碰撞、思索、观摩、感悟生成4个方面进行成果考核与评奖(见表1),制订并依据优秀成果评选标准,采用由组内推荐、组长评议、专家审定等逐级推进的方式进行考核,既考虑培训目标,又考虑学员负担,同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都很清晰,对评定结果也有说明和奖励。后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9%的学员对本次体育国培的成果与收获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
六、高质量、个性化的培训追踪指导
培训追踪指导能对培训实效、辐射影响、专业发展等起到助推作用。10天的短期集中培训在教师职业生涯中占据很小的时间比例,但是接受的各类前沿理论和鲜活案例却很多,学员的各类思想与观念的碰撞火花也会很多。因此,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长远来看,通过培训追踪指导促进学员转化运用培训成果,形成自我继续学习、自主专业发展等能力非常重要。本次体育国培在培训结束后,北京教育学院项目团队根据专业成长需求的不同,采用围绕培训主题的个性化定位追踪指导,将重点确定在不同项目、不同形式、不同资源、不同年级、不同类型提升中小学生运动能力有效策略5个方面的论文撰写科研能力,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培训追踪指导,并取得更鲜活的实践成果,进一步了解国培培训需求所在、国培体育实效呈现,从而使得今后的体育国培更接地气、更鲜活、更高质。
综上所述,北京教育学院体育国培团队设计与实施的基于运动能力提升主题的中小学体育国培实效性显而易见,贯穿国培全程的培训主题、以学员为主体的培训理念、凸显问题解决的培训实施、注重多层多维的培训资源、学教研训一体的培训模式等标志性、独特性的培训风格已经形成,也在每年的国培计划——专职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健康班中与学员分享经验,也在其他国培单位中进行推行。2018年的体育国培工作已经结束,但体育国培的研究依旧在进行中,我们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学员教学实践需求多与培训时间短之间的矛盾、培训报送与实际参训人员的动态变化之间的矛盾、学校体育发展需要和培训名额限制之间的矛盾、各地市区选派报送参训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等,又如网络学习方式的创新、全员追踪指导的实施、学员学习内动力的激发等,这将会成为北京教育学院体育国培团队后续研究的重点与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