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全学分制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方向的探讨

2019-06-17雷茂林李伟张华岭朱紫瑞刘飞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19期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学生管理工作制度改革

雷茂林 李伟 张华岭 朱紫瑞 刘飞

摘要:中国高校教育与教学的改革一直在不断探索与深化,从学年制到学年学分制,进而到完全学分制,作为一种新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完全学分制在各高校的推广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也面临诸多与之前相配套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转变问题。在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改革中,应结合各学校实际特点,积极探索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方法,以及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高校教育;完全学分制;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9-0016-03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起步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较晚,但在发展速度上十分迅猛,这得益于我国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定位准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我国高校具有承担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辅导员队伍在改革开放以后快速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特色,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由于教育理念改革所面临的问题。我国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时间较短,因此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及其队伍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来反思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所存在的不足并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进而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水平。

当下高等教育所实行的学分制是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一种制度,其是以所选学分和绩点作为计量单位,以选课制为其核心,以学生所修取得最低学分作为获得最终学位和毕业的衡量标准。我国最早引入学分制是在“五四”运动前后,新中国成立后从最开始沿袭前苏联的学年制,到引入学分制所改革的学年学分制,再到后来所实行的完全学分制,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也在一直不断地摸索中改革。

从发达国家高校改革的发展路径研究,不难看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变化一直都是围绕“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开展,而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中完全学分制的出现也正是对“学生服务”的充分阐释。完全学分制的实施破除了高校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管理格局,突出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以学生个人意愿为基础,最大化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对培养全方位和某领域优秀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种全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实施起来,也势必会对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改变。本文拟对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变化及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发展作出一些探讨。

一、完全学分制下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1.学生教育管理理念的新转变。完全学分制的实行是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自主选课、多样的课程资源和弹性学制等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让整个大学生活从过程管理变为目标管理,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面对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也是有理念上的转变,即从开始的“管理者”为主体转变为“学生”为主体;从开始的“一包到底”转变为“开放式”的管理理念;从开始的“命令管理”转变为“服务指导”的工作思想。

2.学生班级和日常管理的新形式。目前现行的学生事务管理体制是与学年学分制相适应的“行政班级”制,但完全学分制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对学习计划进行灵活调整,可以选择不同的专业、课程和老师等来自安排自己的发展计划。由于这种不同老师、不同上课时间、不同学习年限的自由选课方式,会出现“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的现象,在某种意义大家对班级和年级的观念将逐步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以所选课程为基础的“课程班”,是以宿舍为主的社区化管理机制和公寓组织体系,与此同时可能也会出现一些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组织观念逐渐淡薄,集体荣誉感逐渐淡化,导致群体约束力淡化。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常态。由于“行政班级”的改变,完全学分制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专业和年级的界限,使得现行的这种学校党(团)委、学院党(团)委、年级学生党支部(团总支)、班级团总支的党团管理体系需要作出调整。这对党团活动建设增加了难度,以此带来的可能是学生对党的信仰以及对党追求的积极性降低,学生对国家和党的政治热情降低,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基层党团组织都有影响。

4.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的新改变。高校在评价学生奖惩标准时,采用的是综合评价体系,以德育、智育、体育等多方面为基础,以专业、班级为单位,進行在校综合能力的评定。但随着“行政班级制”改变,对学生相互评价及日常生活情况的各种数据收集都变得困难重重,这种情况下,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所评定的综合评价结果也势必会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学生综合评价方面,也必须结合学生所在集体形式的改变而变化,以学生“课程班级”“社区管理”为抓手,对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进行优化调整作出新改变。

5.学生指导服务的新要求。学生思想动态、指导服务等相关工作一直是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行政班级”的弱化,缺少了传统意义上的“班干部”作为沟通的桥梁,令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对学生日常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各方面情况变得较难掌握,这对潜在引发学生心理障碍、学生突发情况处理都带来很多困难。完全学分制下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对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心理问题疏导、学业规划指导,贫困生资助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

二、完全学分制下探索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新方法

1.做好入校“第一课”,创新学生“入学教育”。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在校学习的起点,对引导学生更好地提前了解入校生活、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规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全学分制下传统“行政班级制”的弱化,势必会对传统的新生入学教育带来很大困难和影响。新生的入校教育可以在新生入学之前,就通过浏览学校网站、关注学校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方式,对学生开展如在校学习规划、选课指导、生活服务等的系列教育活动,以视频宣传、答题考核等多种途径,切实保障新生入学教育的有效性,并通过对录取新生在线问卷调查的大数据分析总结不断优化入学教育新模式;在新生刚入学后,开设占有一定学分的入学系列教育课程,通过线下课程紧密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所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强化线上入学教育成果,为学生整个在校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做好校园“线上服务”,寻找学生管理新途径。完全学分制下“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现象十分常见,而每年入学新生数量又较多、住宿分散,为保证学生尽快适应在校生活,并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得到指导,可以通过开发专门的校园手机APP或微信公众号等,通过线上服务平台将学生生活问题引导、选课服务、校园活动安排、节假日祝福等教学和日常管理通知服务到每一位学生。不仅如此,通过后台对学生的在校选课、消费记录、诚信记录等大数据分析,可以为学生申请各项贫困、荣誉称号等学生事务管理评定工作时提供有效数据,为同学们学习和生活关提供创新服务,提升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3.构建学生管理“新体系”,转变学生管理新思维。随着完全学分制的实行,学生的课程安排从最开始的“每班一课”变为“每人一课”,学生因选择同一时间、同一老师的课程而形成了“课程班”,因此可以将同一学科或相近学科范围内的“课程班”进一步整合形成“学科部”,而将不同的“学科部”归置于学科管理委员会,建立起新的学生管理体系。通过“课程班”对实际上课过程进行管理,如学生上课考勤、结课考核等,“学科部”则进行大类学科内的学分课程安排和学位授予核算事宜,学科管理委员会负责各大类学科间工作的协调和总的在校学业规划方面。与此同时,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也将在宿舍建立并强化“社区管理”和公寓组织管理体系,尝试以学生公寓为单位的党团建设和学生社团,积极转变由于完全学分制带来的管理新思维。

4.实施“全程化”引导,调整学生服务新理念。为贯彻培养自主性、创新性更强的新型人才,完全学分制下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应由原来的“管理”性质转变为“引导”性质,调整以学生成才为本的服务新理念,通过建立系统化、全程化的引导体系,制定出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所需要的学习、生活服务引导体系,充分发挥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专业团队优势,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业规划引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等预约式咨询服务和定期开展巡回式教育讲座等,对学生提供在校全过程引导服务。

三、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发展的新方向

1.系统化的工作机制。由于实行完全学分制后,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概念弱化,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即学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主要依托学校层面专门的学生管理工作机构得以实现,而院系则主要进行科研教学,不直接参与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学校层面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则采取预约机制,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有相应帮助需求可直接预约专业领域的学生事务管理机构进行咨询,如在校学业规划、心理服务咨询等,在某种意义上也促进了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分工。

2.规范化的制度保障。随着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标准越来越高,学生的各类需求也就会随之增加,这就意味着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团队的专业化发展也需要逐步深化。为保证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杜绝违法乱纪情况的出现,应制定符合高校自身发展的规范化制度,如学生工作队伍人员从业伦理标准、学生工作队伍人员从业指导手册等。此外还应在国家层面建立更加细致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委员会等机构,组织各类规范化职业培训、经验交流的服务性质活动,并且以更加专业的角度制定行业规范,引领行业专业化发展。

3.科学化的队伍建设。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趋势中,专业知识背景方面的人才也是队伍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一方面,积极吸纳具备专业心理咨询、学生发展、职业规划等知识背景的硕士、博士进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队伍,以更加专业的视角解决学生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队伍进行专业方向细化,允许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在学生生活、学习、发展的各个方面提供自己熟悉并且感兴趣的服务指导工作,在此基础上可以构建一系列专业指导团队,如心理咨询师团队、职业规划师团队、形势与政策教学团队等,让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队伍真正实现专业化的发展。

4.合理化的人才引流。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队伍人员构成的稳定性问题,也是我国各高校在各项改革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由于一些高校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队伍职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致使政策待遇倾向专业教师,导致高校辅导员在薪资收入、职业发展、社会认可度方面与专业教师皆有较大差异;另外在部分高校缺乏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难以形成有效的职业激励机制;又如部分从业人员发展理念的不同,更愿意走上其他领导管理岗位,对本职工作产生轻视、懈怠等现象。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不断改革,在管理理念上越来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随着完全学分制的逐步推广,与之相契合的学生事务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而所建立起更科学合理的学生服务与管理体系也势在必行。在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浪潮中,应本着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进行深层次地思考与改革,保证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的效率与效果,努力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孟东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5):146-149.

[2]崔益虎.专家化是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J].江苏高教,2015,(02):99-101.

[3]赵锋.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问题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4,(06):99-102.

[4]刘昕,刘海鹰.完全学分制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导刊,2014,(06):131-133.

[5]王蕊.完全学分制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析[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02):110-114.

[6]赵艳红,鲍晓艳,斯日古楞,李金泉.完全学分制改革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变探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4):56-59.

[7]周清华.书院制——完全学分制条件下的高校学生工作新模式[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4):118-121.

[8]江天肃,张洪波,杨军,刘博林,徐洪吉.关于完全学分制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9,(11):6-8+65.

猜你喜欢

完全学分制学生管理工作制度改革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正确应用
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分析
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应对策略
对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几个难点问题的思考
社保制度改革之思考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