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6-17朱燕苏

卷宗 2019年15期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中小企业商业银行

朱燕苏

摘 要:供应链的出现给企业的融资拓宽了新渠道,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打破了瓶颈,使中小企业在市场激烈竞争中摸索出新道路。但是,供应链金融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风险,本文通过进行对供应链融资模式的特点分析,探究该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以期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中小企业;商业银行

在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有力带动下扮演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市场地位也愈加重要,但是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的规模、财务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获得贷款困难、取得担保不易等问题在传统的金融市场中屡屡出现,使得中小企业很难与大企业相抗衡。而供应链的出现给企业的融资拓宽了新渠道,其作为新型的商业银行融资模式,可以对经济进行宏观把控,增强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有效的提升市场的经济效率,因此研究商业银行的供应链融资为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对中小企业获得融资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在享受这些优势的同时不可忽略的是新融资渠道的出现也会带来一连串的风险问题。

1 供应链融资阐述

1.1 供應链融资的概念界定

供应链融资:由供应链上下游的核心企业作为中心,与其链上相关配套企业组成一个整体,由商业银行根据企业的财务实力、征信等对企业进行评估审核,综合的分析行业的特点以及企业间的交易关系后对其提供贷款的一种融资模式。这种融资方式的好处在于大型企业具有稳定的资金链,通过与供应链上下游经营良好、资信优良的企业进行捆绑,相互建立责任机制,可以良好的掌控整条产业链上的资金流。其核心内容就在于将大企业优质的履约能力与良好信誉递延给中小企业,帮助它们获取融资,进而加快它们的融资速度,可以在一定基础上实现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更好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

1.2 供应链融资的特性

1.2.1 融资方式灵活

银行传统的融资业务通过分析企业财务状况与信用资信评级,对企业整体的融资实力进行评估,通常企业的资产规模、征信问题等因素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而供应链融资目的在于更好地运用金融产品与服务,从整体性角度出发,更加关注整个链条体系中所有上下游企业的业绩,通过直接把资金给链上企业,增加了链上企业获取的融资几率,为银行和链上核心企业建立密切稳定的联系与真实的连续交易,在此基础上银行增加利润,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小企业更容易的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保障了链上下游企业的商业信用以及提升融资银行的竞争力,有效的降低了银行的信用风险的同时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融资。

1.2.2 融资成本低

商业银行的供应链融资模式联合了链上的核心企业,通过分析企业的综合财务实力与信贷能力,降低了银行对中小企业本身的限制,全方位多角度完善决策链上企业的融资情况,降低其贷款成本。供应链融资有效的提升了商业银行的服务能力,使链上中小型企业的商业信用增强,加大了企业对资金的利用率,使资金的使用成本得到节约。由于整个链上的企业直接信息相互交汇,银行可以对每个客户降低财产状况进行审查,企业财务情况比较透明,便于对企业实力展开系统的审查,通过实施统一管理有效的减少了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错判,降低了银行的信息调查成本,从而起到增加银行放贷积极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1.2.3 实现多方共赢

供应链融资模式不仅能照顾到链上核心大型企业,也能兼顾到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银行获得链上企业较为完整的信息较易,有效的降低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财务、信用状况的限制,加大了银行资金的周转力度。同时,链上企业建立联系给予资金支持,帮助实现企业间资金的周转,有效地加大了企业之间的合作,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企业与银行多方的共赢。

2 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存在的问题

2.1 产品单一,创新不足

经济的放开使外资银行如花旗银行与东亚银行等进入国内,并以明确的市场定位、优质的服务、极高的效率、创新的产品以及跨境业务等优势,在细分客户与市场的基础上实行差异化营销战略,通过推出多样化的产品打造品牌形象,为客户提供亲情化、个性化、一站式、全天候的理财服务,抢占市场先机。而我国商业银行的融资产品较为单一,目前仅有的基础性融资信贷服务不能满足企业获得高附加值的融资需求。并且,外资银行拥有高效成熟的风险控制机制,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创新,对我国是商业银行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2.2 风险较大,相关法律政策缺位

2.2.1 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相关风险分析

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模式优势是利用链上核心企业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庞大资金需求。但如果核心企业违约,将对供应链以及其信誉将产生严重的伤害。目前供应链的管理机制尚未完善,由于参与者众多,一些企业尚处于供应链的边缘地带,在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下,产品与技术的生命周期难以预测,经营模式的改变、自然灾害等问题都可能加大供应链风险。另外,银行为企业提供融资过程中的操作不规范也会导致链上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发生巨大的反应。

2.2.2 相关法律政策不到位

十九大以来,供应链服务被纳入商务服务业,供应链融资日益重要。而目前已有的相关法律(比如企业法、商业银行法等)只能在浅层次上概括性的描述企业的融资,未能形成一个全面的法律法规系统网。供应链融资从银行、企业到中介机构、监管机构,参与者复杂多样,融资过程中操作不规范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指正,有关技术、违约问题不能得到法律惩戒,在缺乏相关法律制度下,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银行供应链融资的良好发展。

2.3 专业人才缺乏

供应链融资在传统信贷融资业务的基础上结合了各行各业,需要针对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明确市场定位,对细分市场实行差异化战略,实现与外资银行的相抗衡,因此对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更高。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人才激励制度不够完善,专业性人才匮乏,供应链融资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3 对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

3.1 提升创新能力

单一的产品会导致供应链融资寸步难行,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强产品服务创新,拓展融资渠道,打造特色产品品牌,实现产品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此满足企业日益增加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更深层次的发掘客户,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发展。另外,综合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对产品进行创新升级,提升供应链融资产品的竞争力。以核心企业、配套的中小型企业需求为目的,努力提升其产品的附加值,促进银行与企业更好合作。

3.2 多渠道规避风险

3.2.1 建立完整的风险防控机制

供应链融资面临的风险种类繁多,而良好的信用是整个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关键。积极地防范风险,建立系统的风险防御机制与内部审核评级机制,优化商业银行的组织框架与运营流程。与此同时,商业银行需要设立相关的处理通道,对债权项目设置严格的评级标准,强化风险量化结果在监控风险、设定风险限额以及预警风险等方面的应用,实现全方位对企业融资秩序评估预测。

3.2.2 加强人员资产管理

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直接决定了融资业绩的高低。良好的人才补充制度与激励绩效体系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通过培养专业的工作人员对融资实施管控,实现与传统信贷业务的分离,有效地降低了供应链上企业各环节的风险,促使企业健康平稳发展。另外,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借鉴外资银行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开展学习教育及職能培训来提升职员的专业技术与社会责任感。

3.2.3 建立第三方监管机构

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仍是银行面对的最大风险。银行与链上各企业间需要建立标准化的信息平台为企业之间提供高效共享的交流方式,无论是论坛、网站还是其他的交流方式,为企业提供完整的交易信息,保证链上企业之间安全高效的合作。在充分的降低银行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的基础上,实现各行各业的有效沟通。通过建立第三方监督机构与信用评估体系,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着力优化风险防控机制,加大防范重点领域的风控能力,有效的实现对链上各环节企业的监督管理,提高银行对事中事后风险的管理水平。

3.3 结合区块链技术

大数据、区块链的出现在技术层面上让金融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下高效的服务于实体经济。区块链技术凭借自身的不可篡改与可追溯性,通过运用密码学与分布式记账原理,建立多等级企业融资体系,实现多方公平性参与、穿透性监管。区块链技术为供应链融资提供了公平、共享、高效、便捷的融资环境,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的可视化传递。在保证公正透明的基础上又能做到隐私保护,充分的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任危机,有效的降低了银行的信息收集成本,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了资金流转的效率,使链上企业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推动着整条供应链良好的服务实体企业。

3.4 培养专业性人才

银行工作人员的效率是实现银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加强人资管理,建设专业化的营销团队,着力的提升银行职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建立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员工效参与率。银行要注重培养多方面专业人才,借鉴外资银行的服务意识,在规范金融服务基础上实现针对性的创新,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实现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有效对接,全面的提升银行的综合服务水平。

4 结术语

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凭借其信息数据化、交易明朗化等优势,为链上企业提供较为完整的交易信息,有效的增加了企业间的合作,充分降低了信任风险,提升了银行的资本利用效率,极大的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考虑便利的同时不可忽视它所面临的诸多风险。企业在寻求共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共同促进供应链融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爱平.探讨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中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4(13):67+74.

[2]陈晨,林子淇,唐钰琪.供应链融资的实现模式和优势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8(30):82-83.

[3]赵志刚.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及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7):294.

猜你喜欢

供应链融资中小企业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供应链融资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应用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