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下如何创新数字农家书屋建设

2019-06-17刘晓双

卷宗 2019年13期
关键词:农家书屋互联网+互联网

刘晓双

摘 要:随着新时期发展,农家书屋建设工作迎来新机遇,为了提高工作质量,相关工作人员要深入工作实际,不断制定完善的农家书屋建设措施,以帮助农民群众提高知识获取能力。从实际分析,通过将农家书屋与“互联网+”模式融合,能够保证工作效率,为此,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农家书屋;“互联网+”;融合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共建项目“互联网+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8D067)的研究成果之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提升了工作质量,基于此,为了创新数字农家书屋建设,本文结合“互联网+”背景,对其进行了几点具体研究,旨在能够提高工作有效性。

1 顶层设计,强化管理

想要实现顶层设计,就要按照相关的具体措施进行,首先,要遵循国家、地方办公处的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及时解决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推进体制化建设,完善组织领导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组织部门与文化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积极发挥政策的领导作用,使农机书屋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和外界支持。同时,在财政预算方面要极大预算,尽可能为农家书屋建设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持,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为了农机书屋建设工作提供了保障,只有资金充足,才能够进行相关的组织建设和技术引入,进而提升农家书屋的建设标准,只有建设起高标准的农村文化服务系统,才能够实现改变农民文化面貌的最终目标。其次,地方文化部门要保证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在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下进行,既要明确农家书屋建设工作的岗位责任制,还应该对基层农民进行定期的走访调查,不断了解农民的文化需求。最后,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政府应积极建立起相关数字化平台,并引入文化志愿者向农民们宣传该数字化越阅读平台,实现阅读、管理统一的系统性管理。

2 统筹协调,强化服务

想要实现统筹协调,要综合多个部门来进行,首先,地方文化部门要积极整个各类地方文化项目,将整合的信息与农家书屋建设工作进行有效结合,进而实现文化资源的互联互通,农家书屋建设工作想要成为农村优势产业,就要按照相关的发展要求进行针对性工作,既要发展农业产业理念,也要积极补充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实用性书籍。政府部门要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之中,并组织相关文化讲座,向农民传播文化知识,也可以开展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农业技术讲座,这不仅能够提升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也能够提升农民的文化程度和创业积极性,另一方面,农业技术的推广,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发家致富的思路,在不断提升自身文化水平的同时,也推动了农业发展。其次,在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中,还应该充分结合地方的文化现状,只有充分发挥出地方文化资源的优势,工作人员可以定期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比如“读书月”、“优秀农民读者评选”等活动,这不仅能够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也能够激发农民对各种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据调查显示,这些文化活动都对农家书屋建设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推定作用。所以,既要发挥地方的文化资源优势,也要充分调动起农民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只有不断实现统筹协调,才能够借助地方各部门的力量完成农家书屋的建设工作。

3 依据需求配书,创新建设载体

书刊配置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生产生活实际,摸清当前农村阅读人群结构,逐级归纳总结书刊需求,编制本地区书屋所需书刊目录,按照“以需定供”模式进行采购,提供看用懂、用得上的优秀资源。在保证公益性质的基础上,尝试书屋与新华书店联合,开展预定与代销农民所需图书等经营性活动。探索尝试以卫星、有线广电网络、移动平台等传媒技术推进“数字农家书屋”建设,也可构建“互联网+农家书屋”发展模式,逐步提高农家书屋数字化水平。创建微信等新兴媒体平台,用音频、视频、动漫及交互对话等方式推荐书目,提供更便捷的信息服务。坚持因地制宜,组织开展系列活动,比如由农业、畜牧、司法等相关部门以书屋为载体,开展实用种养技术培训、法律知识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活动,组织“星级书屋”、“书香门第耕读人家”评选、图书漂流、读书交流会、“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演讲等活动,真正让农家书屋活起来。

4 开展村际互借,培养农村读者

农家书屋由于受经费的限制,不可能大量采购图书,但可以采取其他办法来弥补图书单一的不足。比如开展村际互借,村与村的图书资料定时交换,让有限的图书流动起来,读者就可以经常看到新书了。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获取知识的主动性不够强。书屋管理员在工作中要转变传统思维,主动地向农民朋友开展读书宣传活动,让他们了解书屋的功能。可以组织科普节、读书节、农业科技标兵评选等活动,培养农民朋友的参与热情;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杂志和地方性报纸等媒体,介绍农村图书馆的功能和任务,讓图书馆真正地走向社会、走向群众,成为农民朋友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农村读者中,少年儿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也是未来读者的主力军。书屋可与农村中小学联系,开展相应活动来引导学生的读书兴趣。农家书屋开展“邀请留守儿童到农家书屋过暑假”活动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必然会深受家长、孩子们欢迎。

5 拓展服务渠道,积极拥抱“互联网+”

农家书屋要发展,就需要改变传统单一的借还服务,紧跟时代发展脉搏,响应国家号召,将农家书屋的传统服务和“互联网+”相结合,开展多样化服务。例如,通过互联网及时收集农科信息,开展科技查询,广播农经新闻,播放音像资料,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农家书屋办成学习中心、信息中心、休闲中心。结合农家书屋的定位和农村的实际情况,可以从2个方面去拓展服务。

1)为镇、村政府部门提供信息服务。农家书屋可着眼于乡镇信息文化的收集,以村组为基础,形成信息传递网络,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编辑,以简报或者摘要的形式提供给镇、村政府领导,为他们做决策时提供参考依据。

2)传播最新农资信息。农村地理环境复杂,信息闭塞,农户居住比较分散,生产规模小,农民普遍缺乏了解市场供求信息的渠道。一直以来,“果贱伤农”“菜贱伤农”等新闻屡见不止,究其原因,就是农民不了解市场的及时供求信息。农家书屋作为农村文化信息资源的阵地,可以广泛搜集各类农资信息,及时传播给农民,从而促进农户增收,带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

6 结束语

总之,通过互联网技术,农家书屋可仔细分析当地农民从事的经济活动、特色农业以及农民的文化水平、年龄结构等资料,按需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指导。可通过采购专业农技资料、定期配送文献或者联系农技专业人员等方式开展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聂方红.让农家书屋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粮仓”[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12):21-22.

[2]李丽娜.“互联网+”与农家书屋融合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28(11):168-170.

[3]段玉昆,戴旸.互联网背景下的农家书屋众筹模式探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6(06):29-32.

猜你喜欢

农家书屋互联网+互联网
浅析农家书屋的建设与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