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资源重构
2019-06-17倪贵兰
倪贵兰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传统的关起门来教学的模式必然要淘汰。订单式教学成为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从互联网上选取教学内容,让我们的教学更加具有实用价值,产生商业效益。势必推进我们的教学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互联网+;订单式人才培养资源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042-01
一、学校人才培养中的教学资源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在1994年发布的定义中认为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材料、教学环境及教学支持系统。教学资源,通俗的说,是指一切可以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物化了的显性的或隐性的、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学组成要素[1]。
教学资源中起主要作用的包括:教材资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等[2]。
二、“互联网+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我国很多学者都对其下过定义。1998年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同志曾对这一概念作出过阐述,他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3]。
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
(1)培养目标和规格。
(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
(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
(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如果以简化的公式表示,即: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
2.“互联网+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理论指导: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4]。
(1)培养目标和规格:能完成简单任务的实用人才。
(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全部教育过程:首要是应用互联网上的真实订单进行教学,包括获得订单,剖析订单,完成订单,提交订单,订单后续维护。通过为客户完成真实作品,掌握特定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操作能力。
(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主要是过程管理与客户评价[5]。
(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主要是订单式教学方法,案例任务驱动教学。
三、互联网+对传统教学的影响
1.互联网+对学科知识结构体系教学的影响。
传统学科知识体系教学,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按照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方式组织教学。以掌握知识理论为主要目的。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主要目的是掌握就业所需要的必要知识,枯燥的理论教学对学生没有吸引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上网的简便化,学生更加倾向于希望获得实用知识。
2.互联网+对任务驱动教学体系的影响。
中职专业课的教学有很多成功的思路,任务驱动教学毫无疑问是其中的一种。但是每一种教学体系都有其局限性,任务驱动受限于编者的阅历,时间上的滞后等要素。教材上的任务案例,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就显得不再符合实际。起不到吸引学生学习的目的,更达不到掌握就业所需知识的效果。
四、新的人才培养需要新的资源重构
本课题组在新的形势下,研究从互联网直接获取商业订单,拿到课堂教学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新的模式下,如何进行资源重构,就成了课题研究的一个必要环节。
1.教材资源的选择与重构。
中职计算机类教材资源应该具有适用、实用、好用。
适用:必须考虑中职学生的知识特点和工作经验欠缺的因素,采用学生经过一定学习能够掌握的教材资源。
实用: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在毕业后的较短时间适应工作,教材资源应该具有商业价值,紧跟时代的需要。
好用:中职教学的时间上是离散的,不连贯。学习的条件上也不完全等同于社会岗位,所以教材资源的重构还要考虑教学的方便。
本课题组针对Photoshop课程,通过“威客—任务中国”、“猪八戒网”、“汇图网”、“昵图网”等等收集各种层次的真实订单300多个,结合适用、实用、好用三要素,筛选出30余订单组成Photoshop教材。经过一个年度的教学实践,学生普遍反应技术提升快。
2.教学环节与过程的重构。
为充分获得真实任务体验,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提升学习兴趣。教学环节不再是传统的复习导入-新授-巩固练习-作业。而是接受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提交作品。每一环节教学过程之中既有学生充当客户也有学生充当设计师,在每一个环节都有角色之间的交流沟通。通过不断的模拟练习,学生不仅掌握的技术,更懂得技术要与体验结合才有市场。
3.评价的重构。
一个好的人才一定是可以独当一面,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课题组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纸面上的书本知识掌握的评价,而是转移到客户对作品的满意度,创造速度等方面。能最快的完成一个让客户满意,为客户带来附加价值的作品的学生才是最優秀的。我们通过设计客户评价表,累计客户对作品的评价,完成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4.辅助资源的重构。
培养人才不仅仅是一本教材、一个教学模式,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的辅助资源。用于帮助学生完成课前课后的学习,提高全面素质。在研究“互联网+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了“互联网”辅助资源的重构,通过学校网站,分科类收集整理相关技术的前沿知识、小技巧、成果案例,形成了一整套可供学生自学的文本、视频资源。
参考文献
[1]于雪娇.成语、俗语及古诗词中的物理教学资源[D].辽宁师范大学,2012.
[2]王悦.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物理实验课探究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3]杨茵,黄亮.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管理:全文版:00047-00047.
[4]王冰冰.浅析建构主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3(23).
[5]章晓莉.江西A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学会2016年立项“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互联网+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J-27)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