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基于课外阅读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2019-06-17郭会荣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核心小学生

郭会荣

语文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有直接影响。语文作为具有人文性和思维性的学科,教师的教学质量关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好坏。课外阅读既可以锻炼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能够使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课外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环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量高于145万字,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现代小学教育的主要工作目标。本文从语文核心素养和课外阅读两个方面进行介绍,重点阐述了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培养策略,以期优化小学生课外阅读效果,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一、课外阅读基础上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介绍

1.语文核心素养之內涵。2001年我国教育部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提出“语文素养”这一概念,讲述“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较强的语文素养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良学习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阶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以提升学生能力为基础,包括语文知识、语文学习方法、语文能力和语文情意,其中语文知识包括汉字认识、拼音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学知识和句法知识;语文情意包括对祖国的热爱、审美观和文化品位等;语文能力包括阅读、口语、思维、写作和语感等方面。语文核心素养和通常所说的素养有所不同,更多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从狭义上来说,是小学生具备适应学校生活的能力;从广义上来说,包含各个方面,主要是知识和能力的结合,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养成。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起始于家庭和学校,终止于社会,在此过程中,小学阶段是最重要的时期。

2.课外阅读与语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提升学生对文字理解和感悟能力的重要途径。第一,学生通过对各种各样文本的阅读,可以加强对语言的积累和知识的掌握,提高自身语文能力,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第二,学生具有很高的阅读能力后,除了获取知识,还能通过文章感悟作者情感,获取平时生活中感悟不到的体验和经历,阅读可以将学生带入另一个情境中,加强对世界的认知。所以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手段,教师要解放思想,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二、课外阅读基础上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1.经常举行课外阅读活动。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完全,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阶段教师的启蒙教育很重要,良好的引导对学生后期的发展有益。因此语文教育过程中要进行各种课外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自身阅读能力,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课外活动进行时,学校要给予帮助,如教师列出适合小学生的书单,学校统一购买,建立学校阅读室,定期带领学生进入阅读室进行阅读,增加学生阅读的时间。我国教育领域中,小学生的课业已经很多,学生很难抽出时间进行阅读,所以教师要将课外阅读作为阅读中的一部分,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课外读物。教师还要多举行一些阅读活动,例如演讲比赛、角色扮演、朗诵大赛、文章观后感等主题活动。各种丰富的阅读活动,不但可以在班级乃至学校中掀起阅读的高潮,还可提升学生阅读积极性。经过调查发现,教学中经常举办这类活动的班级,学生在日常对话或者写作中,不经意就会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或者优美佳句,语文核心素养提升明显。这类活动的举行还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并调整课外阅读的种类,帮助所有学生实现良好发展。

2.整合教学资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阅读资源的整合,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资源的开发。教师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对教学目标和学生能力展开研究,扩展教学思路,学校中的教学资源要充分地运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赶海》时,尽量不要单纯地和学生进行阅读,要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大海的视频和图片,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大海的壮阔,体会其中优美的意境。又或者教师带领学生体验文章中的情景,例如阅读《悯农》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在校园的花园中种植粮食,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操作,感受到农民工作的艰辛,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更加珍惜粮食。另外,教师不但要利用学校资源,更要开发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相比,社会资源更具有实践性和真实性。教师可利用当地的风俗文化,从传统文化入手,挖掘其中文化内涵和基本道德理念,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中高尚情操的教育。教师可寻找一些关于地域文化的课外书籍,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学生阅读过程中会产生浓烈的兴趣和探索欲望,然后教师举行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事物的分辨能力较低,教师可举办简单的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带领学生到市级图书馆阅读参观。在图书馆中阅读,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可以提升汉字的认识量;对高年级小学生来说,可以开阔视野。阅读书籍可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规范自身行为。通过课外阅读,学生既提高了语文水平,又加强了对社会的认知,提升了核心素养。

3.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使用养成教育手段,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这种优良的习惯可使学生受益终生。新课标教学手段下,为了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要创新阅读教学形式,由“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小学教学不只是扩展学生知识范围,主要还是进行养成教育的最佳时间。教师不但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更主要的是学生学习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文章阅读的方式有很多,每一名学生都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教师要认真观察每一名学生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阅读形式。众多阅读方法中,经常使用的阅读手段有:浏览,教师一般使用快速阅读方法进行文章的阅读,小学生刚刚接触到阅读,需要阅读文章的类别很多,但是繁重的课业不允许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全部阅读,因此为了增加阅读量,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快速阅读的形式。适合这种浏览方法的书籍一般是资料性或者故事情节较强的书籍,学生只需找出中心内容阅读即可。例如郑渊洁的《舒克和贝塔》等,学生只需要了解其中故事的梗概,即可掌握包含的道理。摘抄,可以增加学生对语句的记忆,将文章中优美的词语变为自身的学习素材,这种阅读形式一般运用在和语文知识相关或者写景的文章中。像这种阅读方式有很多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阅读,提升学生阅读效率,加快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作者简介: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党家庄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核心小学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