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体系构建与模式探索

2019-06-17陈含任志艳

商情 2019年16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奖学金资助

陈含 任志艳

【摘要】高校大学生精准扶贫是整个精准扶贫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和整理,构建高校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理论体系,以期对大学生精准扶贫提供政策指引和理论指导;通过对西安地区高校及西安文理学院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和访谈,具体分析高校大学生扶贫存在的问题,探索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模式,以提高贫困大学生扶贫精准度。

【关键词】精准扶贫

高校贫苦大学生体系构建模式探索

习总书记2013年11月湖南湘西考察时首先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并在两会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认为“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2015年5月,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期间强调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高校作为“精准扶贫”的前沿阵地,在扶持贫困学生、援助贫困地区、研究扶贫问题等方面担负着重要使命,将大学生成长成才与精准扶贫战略相结合,能够有效推进高校大学生的学业、就业与创业。高校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能让经济困难学生通过掌握知识来改变命运,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目标之一。因此,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该研究,希望能有效帮助贫困大学生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提高贫困大学生生活质量和减轻其家庭负担,促使贫困大学生尽早实现脱贫。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研究进展

当前对高校“精准扶贫”问题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严谨科学的研究体系尚未形成,诸多文献的研究仍主要以十三五规划前的高校学生资助管理状况和扶贫政策为背景,以单向输出为主的粗放式扶贫理念为核心。以“高校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为主题在知网上进行文献检索,发现只有22篇相关文献(部分文献附后),通过文献研究,主要表现为:(1)文献的作者来源地:这些文献的作者主要来自高校(12篇)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或学院(7篇),可见该研究仍以高校研究居多,其中桂林理工大学3篇,贵州师范学院2篇;(2)文献涉及的地域分布:文献涉及到陕西、山东曲阜、云南曲靖、四川绵阳、贵州、北京、山东、合肥、江苏常州、广西桂林等省市,其中广西桂林5篇,贵州2篇,四川2篇,陕西2篇,其他省市均只有1篇;(3)献研究内容:这些文献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中的高校作用、机制创新、实施策略、问题探究、精准认定、创新模式、实践困境和精神扶贫,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就业和职业指导、贫困认定、精神扶贫和双创间的关联四个方面,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主要从面临的实际问题的研究、扶贫策略的探讨和机制及模式的创新等方面展开。

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关于高校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的研究表现出:西安地区研究不足,尤其对西安地区高等院校的研究较少;研究多从单方面展开,没有从综合的角度研究高校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体系且少有关于扶贫模式的理论研究。因此,需要从综合的角度、以高校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体系构建和扶贫模式探索展开研究。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体系构建

通过文献查阅和整理资料,深入研究近几年全国高校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的政策、制度和文件,了解其理论研究进展;通过对西安文理学院近两千名贫困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所有贫困生中建档立卡、特困、普困的人数比例,了解扶贫效果及受助学生的期望,分析西安地区高校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目前面临的困境。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从不同维度构建多元化的高校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三全”体系,以体现“全面育人、全体育人、全程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

1.全面育人——全方位的精准扶贫

对于高校贫困大学生采取全方位帮扶,坚持“资助经济困难”模式与“资助学生发展”模式相统一,坚持资助工作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不仅为贫困学生提供经济资助,而且努力为资助对象的思想引导、心理辅导、人格塑造、知识提升、技能培训、创新创业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实现资助育人从心里、知识和技能的全面覆盖,也就是要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帮扶向“造血式”脱贫帮扶的转变。

2.全體育人——全员参与的精准扶贫

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获得包括老师、辅导员、学校领导、后勤工作人员等全校教职员工的扶贫帮扶;受助大学生的家庭应获得其家人、亲戚、村民和所在村镇县乡基层领导干部的扶贫帮扶;当贫困大学生走入社会,在其未完全脱离贫困状态前所在工作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仍应给予一定的贫困帮扶。此外,社会爱心人士也可对大学贫困学生进行帮扶,这样就可以让高校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做到全社会人人参与。

3.全程育人——大学全程的精准扶贫

对贫困大学生的帮扶涉及到大学生从入学前到毕业后的整个阶段,包括:准新生(已录取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新生精准扶贫(大一贫困学生)、在校生精准扶贫(大二和大三贫困学生)和毕业生(大四贫困学生和已毕业离校贫困学生)精准扶贫,使高校精准扶贫对所有贫困大学生做到无死角全程覆盖。

三、高校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模式探索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从不同维度探索不同形式的高校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三助”模式,包括:自助式精准扶贫、互助式精准扶贫和众助式精准扶贫。

1.自助式精准扶贫

自助式精准扶贫,指在帮助贫困大学生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与激发其自身的潜能,有意识、有步骤、系统地培育其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其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为目标取向,帮助其走向自力更生、自立自强,最终摆脱对政府、社会、他人帮扶的依赖。以提高贫困大学生收入水平、改善其物质生活条件为目标定位的扶贫仅仅处于摆脱贫困的“扶”的初级阶段,并未真正的“脱贫”。真正的“脱贫”应该是建立在贫困大学生自力更生能力不断提高基础之上的、自助式的“脱贫”,其最终目标追求是通过自助来实现精准扶贫的主体性回归。因此,自助式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就是精准帮扶贫困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通过自助的形式实现自立自强,最终达到脱贫的目标。实现自助式精准扶贫就是要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帮扶向“造血式”脱贫帮扶的转变。

贫困大学生自助式精准扶贫的具体方法包括:校内勤工助学、APP媒体投稿、自营公众号、校内外商业兼职、家教兼职、寒暑假期打工等形式。

2.互助式精准扶贫

互助式精准扶贫就是在教师、校友、爱心人士与贫困学生之间通过明确的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形式,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以及学生与社会某一帮扶个人或爱心人士之间形成的相互帮助的精准扶贫形式。与其他形式的帮扶不同,其他形式的帮扶以一方主动施助另一方被动受助为形式,而互助式扶贫是帮扶中的主体和客体在帮扶过程中动态地相互转化,互相提供帮助。这种帮扶形式消除了因单方接受帮助而对受助者造成的精神压力和心里愧疚,能够在施助者和受助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平等和谐关系。

贫困大学生互助式精准扶贫可以通过以下形式来实施:(1)同学之间对学习情况互相交流,互相帮助解决学习上、学术上的问题;(2)同学们自主建立兼职交流群,为贫困大学生介绍兼职工作,增加生活来源收入;(3)贫困大学生可以科研小助理的身份帮助有科研课题的教师承担部分科研工作,同时可从课题中获得一些劳务费;(4)贫困大学生在获得校友和爱心人士的帮扶下,可以帮助校友或爱心人士组织定期在全校范围内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捐赠物品活动。

3.众助式精准扶贫

众助式精准扶贫就是通过各种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和教育扶贫基金,构建从国家、政府、学校、社会不同层面的立体的众助式精准扶贫体系,让高校贫困大学生得到精准扶贫,让扶贫做到全社会人人参与,主要包括:

(1)国家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用于奖励资助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用于资助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校园地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毕业生代偿资助工作;

(2)校级奖(助)学金:校级奖学金、校级学生助学金、校级减免助校级奖助学金:文理奖学金;文理励志奖学金、文理十佳学子助学金等校级困难补助:学生勤工助学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学生临时困难补助、冬寒补助、春节亲情团聚计划等);贫困生爱心救助团,等校级费用减免:减免生活费和学费、送生活必需品

(3)社会奖助政策,包括社会捐赠资金和奖学金:陕西省扶贫办陕西省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项目;陕西省民政厅、陕西省福彩中心;陕西蔡路帮困助学基金会;陕西水务集团暨大秦之水足球队扶贫助学商南贫困大學生;西部网联合中天集团、陕西都市快报发起的“小水滴一中天集团资助陕西四百名贫困大学生”;“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关怀贫困学生心智感情”活动:

(4)社会企业及友好人士奖助金:社会企业及友好人士奖学金;社会企业及友好人士助学金:校友翟一铭设立舍德文化翟一铭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杜斌丞奖学金;校友捐赠等。

通过以上从国家、政府、学校和社会不同层面的奖学金、助学金和困难补助的实施,高校贫困大学生能够得到整个社会包括从国家到学校,从组织到个人的不同形式的扶贫帮助,这种众助式扶贫能够聚集全社会之力让帮扶精准落实到每一位需要帮助的贫困大学生。

高校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关系教育公平(对一个人的不公就是对整个社会的威胁),关乎每一个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高校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与国家的发展和安全休戚相关;对帮扶学生及家庭的帮扶直接影响到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关注。本研究通过对西安地区高校及西安文理学院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问题的分析,建立综合、全面、多元的精准扶贫体系和扶贫模式,为政府部门制定决策应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困境提供参考借鉴。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加强高校贫困大学生精准识贫、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提高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的精准度。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奖学金资助
获取额外生活费 不妨尝试奖学金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陕西全省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南明区离休干部党支部慰问嘉润学校贫困学生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
巩辰卓申请罗德奖学金时的个人陈述
澳门爱心人士吴少芬、释会明等赴兴仁县看望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