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位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效果对比评价

2019-06-17鹿彬周玉萍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1期
关键词:传统手术

鹿彬 周玉萍

【摘 要】目的:研究比较低位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甲状腺瘤患者(2017年1月~2018年11月)进行前瞻性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划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实施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1)观察组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其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其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2)两组手术后的细胞免疫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手术前降低(P<0.05),而手术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手术,低位小切口切除术可有效减轻甲状腺瘤患者的手术创伤,有利于减轻手术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不良影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加快术后恢复。

【关键词】甲状腺瘤;传统手术;低位小切口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1-00-01

甲状腺瘤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良性病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发病人群为青年女性,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临床上主张对甲状腺瘤予以积极治疗[1]。手术是甲状腺瘤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低位小切口手术被逐渐用于甲状腺瘤治疗中,本研究针对120例甲状腺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比较低位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甲状腺瘤患者(2017年1月~2018年11月)进行前瞻性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划分为2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的年龄为21~51岁,平均(36.05±11.37)岁,男女各有17例、43例;观察组的年龄为20~49岁,平均(35.74±11.46)岁,男女各有19例、41例。组间一般资料作比较,得出P均>0.05,研究有可比性,且患者或其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手术,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常规消毒、铺巾,于患者双乳头间连线中点作切口,向上分离,离断颈前肌群,提起悬韧带,游离夹闭上极和下极血管,将甲状腺结节提起、切除,留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观察组实施低位小切口切除术,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采取仰卧体位,按传统手术进行消毒、铺巾,于患者颈前正中胸骨上窝或皮肤褶皱处作1.5~3.0cm长的横向切口,对颈阔肌下皮瓣进行分离,采用小拉钩对分离的皮瓣进行悬吊,形成手术空间,再于颈中线对颈前肌进行钝性分离,分离至甲状腺被膜,采用小拉钩将颈前肌牵拉至外侧,将内镜置入,在内镜下对甲状腺下极进行解离,采用超声刀对甲状腺下静脉、中静脉进行离断,采用抓钳将甲状腺腺体向上提起,采用囊内技术对甲状腺假被膜进行解离,再采用超声刀紧贴着腺体对甲状腺下动脉各终末分支进行离断,避免损伤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分离甲状腺上极和环甲肌,采用超声刀对甲状腺上极侧面的假被膜进行解离,紧贴甲状腺上极对上极血管进行离断,再经切口缓慢牵拉出甲状腺腺体,对气管前面及侧面进行解离,对Berry韧带、甲状腺峡部进行离断,对病变侧腺叶组织予以切除,再采用生理盐水对手术区域进行冲洗,留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其中,手术情况包括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的评估工具为视觉模拟评分法,总分0~10分,疼痛越严重,得分越高[2],于术后12h、24h、36h、48h评估;术后恢复时间包括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细胞免疫功能包括CD3+、CD4/CD8。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19.0,计数资料采用例(%)描述,行检验,计量资料()描述,行t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

2.2 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

2.3 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2.4 术后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

2.5 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手术后的细胞免疫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手术前降低(P<0.05),而手术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甲状腺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人群以40岁以下青年女性为主,其发病机制较复杂,可能与碘、内分泌、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3]。甲状腺瘤患者發病后,患者多伴随有甲状腺肿大、颈部不适,部分患者颈部可扪及肿块,对其吞咽功能、发声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且甲状腺瘤易引发甲亢,还具有发展为甲状腺癌的风险,因此,一旦患者发现患有甲状腺瘤,需及时接受治疗。

手术是当前临床治疗甲状腺瘤的主要手段,也是该疾病的主要根治手段,传统术式为开放甲状腺切除术,可有效切除甲状腺肿块,但由于该术式的手术切口较大,易造成患者机体严重创伤,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多,延迟术后康复[4]。近年来,随着甲状腺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为兼顾手术效果和美观度,微创术式逐渐成为甲状腺瘤治疗时的主要选择,如低位小切口切除术,该术式主要是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基础上改良得到的一种微创术式,改变了传统开放性手术的手术切口大这一缺点,其手术切口较小,可有效减轻患者手术创伤,有利于保护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且在鼻内镜直视下操作,其手术视野清晰,不受手术切口小的影响,可对患者甲状腺结节予以充分切除,避免损伤其血管,保护声带,有利于减少继发性出血和声音嘶哑的发生,起到加快术后恢复的作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5-6]。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减少,其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其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手术后的细胞免疫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手术前降低,而手术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说明低位小切口切除术实现了甲状腺瘤手术治疗的微创性,相比于传统手术,该术式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综上所述,相比于传统手术,低位小切口切除术可有效减轻甲状腺瘤患者的手术创伤,有利于减轻手术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不良影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加快术后恢复。

参考文献

高峰,吴迟.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比较[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5):514-516.

贺功建,李凡,任章霞,等.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4):2738-2740.

郑力.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老年甲状腺瘤疾病的临床观察[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7,23(2):125-127.

连红霞,李秀刚,闫建平,等.小切口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7,20(4):291-292.

王隽,权红光.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8):1314-1316.

宋先旭,姜宏春,李宏海,等.超低位颈前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8,21(04):275.

猜你喜欢

传统手术
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优劣分析
鼻内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对比
透光旋切术与传统剥脱术治疗浅静脉曲张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比较
改良乳腺癌手术与传统乳腺癌手术临床利弊对比分析
关节镜辅助复位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比观察
不同方式治疗小儿疝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胸腔镜治疗急性脓胸的临床效果观察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