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力刍探
2019-06-17吴桂双
吴桂双
摘 要: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基礎是观察力。教师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并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助力学生创造力的形成,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21;G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5-0016-02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了“六大解放”,强调教育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和空间,还儿童以自由,从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那么,学生的创造力从何而来呢?笔者认为,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是观察力,没有敏锐的观察力作铺垫,创造力将成为无源之水,天马行空。道德与法治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其要在平时的工作中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并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呵护好奇心,培养观察兴趣
大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人一旦喜欢做一件事,就会执着地去探索、实践,哪怕在探索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也不会轻言放弃,而是想尽办法去解决,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而好奇心就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作为教师,应该葆有一颗童心,和学生一起成长,要像保护古董一样去呵护学生的好奇心。
低年级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会在下课的时候围着教师问:家里养的金鱼为什么不会闭上眼睛啊?窗外的小鸟一直唱歌,它们不会口渴吗?警察叔叔为什么不怕淋雨,他们有和超人一样的特异功能吗?为什么我的风筝在教室里飞不起来,可是在操场上却飞得很高很高?
每当这时,笔者都会俯下身子,用手轻轻地抚摸学生的头,亲切地对学生说:“你真棒,你长大后一定会是个侦探家。”“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老师相信你一定有办法找到答案的。”
接下来,不管笔者在学校的哪个角落,总有学生冷不丁地冒出来,说:“老师,金鱼不闭上眼睛是因为金鱼没有眼睑。”“老师,我发现警察叔叔不是超人,因为他不会飞。”
面对学生这些五花八门的答案,笔者不得不惊叹他们的想象力是如此丰富神奇。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小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由地探索外面的世界。同时,教师要让学生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了解世界,探索属于他们的美好的未来。
二、授人以渔,助力课堂
观察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环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并且有思维和语言参与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
1.要让学生明白,观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无目的性的“观察”,其结果是观而不察
比如,教学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二课的“校园真美丽”时,笔者在上课伊始就这样引导学生:孩子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去参观我们的校园,大家可以自由活动,把你们最喜欢的地方记录下来。15分钟后,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收获,看看谁的发现最美丽。(15分钟后,学生开始交流)
生1:我喜欢花,所以我观察的是学校的花坛,花坛的花开得很美,引来了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我还能闻到阵阵香味。
生2:我最喜欢校园的草地,绿油油的,软绵绵的,我还脱下鞋子在上面踩了踩,好舒服,就像在脚底按摩。(全班一阵哄堂大笑)
生3:我是个篮球迷,我最喜欢我们学校的篮球场了,有8个篮球架,以后下课就不愁没地方运动了。
生4:我最喜欢学校的便民图书角了,那里有很多的绘本,都是我喜欢的,以后下课我就可以去那里看书了。
可见,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观察的目的进行引导,这样能克服他们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观察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具体目的和要求。学生在明确目标后,注意力就会集中在需要观察的点上,这样的教学效果才最优质。
2.引导学生观察时,要让学生懂得调动多种感官去探究观察对象,从而使获得的体验更完整、全面
比如,教学“花儿草儿真美丽”这一课时,笔者在课前先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花儿、草儿,发解它们的形状、颜色、香味……观察时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脚轻轻摩擦,用耳朵听听风儿和花儿、草儿在说什么悄悄话,用心去感受春天带来的美丽世界。这样的活动既能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感受春天的神奇魔力,也能让学生融入自然界,走近花儿、草儿的世界,和花儿、草儿成为好朋友,激发学生爱护花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要让学生明白,观察不只是五官的活动,更主要的是“心”的活动,是情感的活动
教师不能空洞地解释观察,要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比如,教学“老师您真好”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老师对他们的爱,笔者以他们最熟悉的真实人物“哨子爷爷”——黄奕坚老师作为教育的切入点。黄老师是学校的信息教师,十几年前,他的女儿因病去世后,就把对女儿的爱全部倾注到学生身上,平时他除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还自发地每天早上7点半在校门口迎接全校师生的到来,风雨无阻为学生保驾护航。他的胸前总带着一个哨子,一声声的哨声,就是一片片真挚的关爱。于是,学生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哨子爷爷”。
课堂伊始,笔者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在我们校园有一个“哨子爷爷”,大家认识他吗?能说说爷爷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吗?
生1:我和“哨子爷爷”是同乡,他知道我妈妈很忙,经常会很晚接我回家。于是,“哨子爷爷”每天让我坐他的车回家,不辞辛苦,到现在已经5年了,我们一家人都很感激“哨子爷爷”。
生2:有一次,我摔伤了腿,走路不方便,一向严格的“哨子爷爷”那天破例让我妈妈背我进教室,还帮我拿书包。我这才发现,平时严肃的“哨子爷爷”其实很爱我们的。
生3:有一次,我爷爷送我上学,把车开进了黄色警戒线内,违反了学校的安全规定,被“哨子爷爷”批评了。爷爷就骂“哨子爷爷”多事,可“哨子爷爷”却还满脸笑容地和爷爷讲道理。后来,当爷爷听说了“哨子爷爷”的故事后,非常内疚,还专程去和“哨子爷爷”道歉。
生4:有一次,我的鞋带断了,“哨子爷爷”发现后,让我去保安室坐着,然后他拿来针线帮我缝补断了的鞋带。我清晰地记得,当时“哨子爷爷”的脸上满是汗水,汗水顺着他的两颊滴落在我的鞋子上,当时我心里是满满的感动。
因为“哨子爷爷”就在学生们身边,是学生们朝夕相处的人,而且“哨子爷爷”的事迹也是众所周知,所以说起“哨子爷爷”他们口若悬河,声情并茂。当学生们对“哨子爷爷”的行为有了情感上的升华之后,笔者就顺势引导:“哨子爷爷”十几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献是一种自觉行为,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他的光和热,细微之处可见他对学生的爱,对学校的爱。这样,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进而去体会身边的亲人、朋友对自己的关心,做一个懂得感恩、懂得珍惜的人。
三、结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力,那么储存在他们脑海中的信息就如同浩瀚的大海一样取之不尽,这促进了他们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而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自由地飞翔,快乐地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吴华钿.创造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J].教育探索,2000(07).
[2]张崧.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中国德育,2017(15).
[3]张剑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分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