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仁德思想观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研究

2019-06-17李军靠杨薪

成才之路 2019年15期
关键词:道德情感人才培养德育

李军靠 杨薪

摘 要: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仁、德”的君子、德才兼备的人才,而人的品德形成离不开道德情感的培养、自我反省的作用和社会活动的参与。孔子“仁、德”思想观是儒家思想精髓所在,对当下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要重视学生道德情感的德育价值,发挥学生自我反省的德育功能,坚持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

关键词:仁德思想观;德育;人才培养;道德情感;自我反省;知行统一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5-0002-02

大学生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大学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者。因此,大学教师要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来反哺高校的德育,提升高校德育水平,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而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仁、德”思想观更是儒家思想精髓所在,对当前的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孔子“仁、德”思想观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逐步瓦解并走向衰败,新型的封建制社会尚未形成。经济上,土地私有制已经得到确认,在土地所有权变革的基础上产生了生产关系,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已是大势所趋。政治上,建立在父系血缘制度上的周礼遭到严重破坏,周天子的权力严重削弱,旧贵族势力的没落与新贵族势力的崛起成为不可扭转的历史潮流。思想方面,传统守旧的思想不断受到冲击与批判,适应新时代变化的观点正在萌芽。孔子出生于鲁国没落的贵族家庭,鲁国当时是重要的文化中心,保存着比较完整的西周文化,他从小就耳濡目染传统的周礼。孔子思想在政治上的进步表现为:孔子关注民生,有很强的家国天下情怀,对于当时社会动荡、百姓艰苦的生活感到不满,并积极奔走呼吁统治阶级从上层进行改良。孔子思想在政治上的保守性体现在他认为自商、周以来一直传承的氏族宗法制度、贵贱等级制度、上下级尊卑制度等是经过历史考验的,是不应改变的。在这种双重矛盾性思想的影响下,孔子提出了“学而优则仕”的口号,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仁德”的君子、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些人才应积极入世进入仕途,以辅助统治阶级实施仁政改善民生。在春秋时期奴隶主贵族垄断上层的社会制度下,孔子的“仁德”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打破贵族特权,为平民上升入仕进行政治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二、孔子“仁、德”思想观的内涵与作用 

1.关于“仁”的思想观

在儒家思想中,“仁”被孔子认为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学习道德知识内化后对外的具体表现形式。纵观整部《论语》,“仁”字出现了109次,但是没有出现一个“仁是什么”的概念性总结,孔子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针对不同人或事对“仁”作了阐释,是对“仁”最合理的论说。“仁”是在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其境界必须在实践、学习、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在《说文·人部》中,孔子曰:“仁,亲也,从人,从二。”而“仁”由二人组成,意思是把对方和自己看成一体,不分彼此,强调了两个人要讲仁。同时,“仁”不仅仅指两个人,还指人在共处时所应具备的和善、友爱和平等,人与人之间互尊互爱、互助互敬。但是儒家所倡导的“仁”是一个参考标准,符合这个标准的人们爱,不符合这个标准的人们憎。在《论语·里仁》中,孔子曰:“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又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这说明“仁”有三层内涵:一是对亲人的热爱,二是对世人的关爱,三是对人性原则的坚守。孔子强调,只有他提出的“仁”可以拯救社会的衰落,社会需要仁政。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所以,孔子寄希望于士阶层承担起推行仁政的重任,这就是对人性的坚守。曾参对此解释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因此,“求生以害仁”为士人所不取,“杀身以成仁”为士人所称道。中华民族有着重视人、尊重人的优良传统。“仁”是儒家的普世理想,它基于仁德血缘亲情而推广为普遍的处世法则,进而影响到民族性格的形成,将中华民族塑造为平和、谦逊和礼让的民族。正是孔子以仁释礼,使西周的礼乐制度在王朝更替之后得到了新的解释,明确了仁政的价值指向。

2.关于“德”的思想观

孔子教育思想中提出了“学而优则仕”的观点,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在《论语·雍也》中,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指合乎礼的知识及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品德修养,只有具备“德”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而表现出来,“文”与“质”两种品质配合得当,才能成为君子。《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的“明明德”可理解为“发扬高尚的德行,明辨是非”。因此,道德认知为首,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均源于道德认知,只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认知,才能全面发展道德素养,形成健全的道德人格。

孔子在政治上提倡“敬德保民”的为政理念。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是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在这种为政理念导向下,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居于首位。而在道德教育中,教师应以文化知识为基础,以“言传”和“身教”来教化学生。其中,“言传”即将道德教育理念穿插于书籍之中,“身教”即教师将道德理念注入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来影响和改变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通过感悟和理解内化为自己的品质。

在清朝学者李毓秀所著、贾存仁修订编纂的《弟子规》中,开篇总纲“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即秉承了孔子“德育为首”的教育思想。由此可见,儒家教育思想中的德育第一对后世文化、教育的影响极其深远。

孔子德育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总结了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为以后传统知识分子的品德修养提出了标准。在《论语·子罕》中,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后来,西汉大儒董仲舒将其扩充为“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五常”,并将其确定为后世儒生天长地久的修身立世法则,强调修养道德品质、加强自省和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三、孔子“仁、德”思想观对当下高校德育的启示

1.重视学生道德情感的德育价值

当前,一些高校过度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忽视学生的道德情感与价值。南怀瑾先生曾指出:“‘道字是指体,‘德字是指用。所谓用,是指人们由生理、心理上所发出的种种行为的作用。”在中国文化里,“德”是为人之本,又是规范行为的准则。儒家伦理注重人道,把道德界定为人的本质属性,用道德构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主张用道德来调节、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些高校认为道德知识的普及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对学生大量灌输道德概念和知识,导致学生道德情感和价值的缺失。具体到生活和学习情境中,人的道德情感(同情、羞耻、自尊等)均是内在的,只有通过情境和道德情感才能外显出来,并需要学生不断去感悟和体会。但道德规范和知识的简单掌握与熟记并不等于学生有了道德情感,还要进行具体的反思、共情等实践。因此,高校要帮助学生内化——感悟——外显——形成道德情感,而不是流于表象的熟读和强制性背诵。在面临道德困境时,道德行为与情感、价值观紧密相连,它的达成并非仅靠理性的力量。

2.发挥学生自我反省的德育功能

讲授德育知识,促使学生掌握伦理道德规范,是高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孔子提出的“温、良、恭、俭、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依托于文本形式的道德规范均属于道德知识。道德知识不仅是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的道德原则与规范,而且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应该身体力行的道德准则。但是需要反思的一个问题是,学生掌握道德规范不等于有道德,对道德规范的绝对承认会限制学生的自由反思,并且“个人不再作为整体的人通过他所属的实践传统与社会相关联,他的性情、德性跟他的‘效用隔离开来,‘生活的意义渐渐变成一件主观的事情”。这就要求高校的德育不能仅仅局限于道德规范在师生之间的传达和讲授,而应转向对德育情境、反思、行动和内化要素的思考。当前,部分学校片面地强调学生记忆和服从道德规范,漠视学生自我道德反省认知,只能是流于表象的作秀,并不能使学生真正受到德育的洗礼。因此,高校德育要让学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让学生能对道德操守进行自我反省。

3.坚持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

当前,高校德育普遍存在着将道德知识凌驾于道德行为之上,并片面夸大道德知识的作用的现象。实际上,“在道德领域内,知与行不具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道德品性的生成虽然需要有‘知的因素参与,但它却不是一个充分的条件”。道德规范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需要具体情境和各方观点共同支撑,才能使道德行为成为衡量学习者品德的关键因素。虽然一些高校经常组织专家演讲、观看影片、参观教育实践基地等形形色色的活动来加强德育,但轰轰烈烈后一切如常,德育并没有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古人对于门风家训看得很重要,因为那是一个家族长久不衰的精神之源。所以,一些长辈十分重视晚辈的文化学习和品德修养,并且不局限于理论和书本的学习,还要求晚辈把一切对生命和品德的领悟过程都看做是学习。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以说,孔子终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文化知识,提升道德修养,而且在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感悟和收获。道德知识和理论的传授仅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而品德的形成与人的本质属性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系统、全面和自我感悟的过程。因此,高校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这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彭玲.“仁”的境界的美学内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9(07).

[2]杨明全.以人文促教化:我国传统儒学课程考辨[J].课程·教材·教法,2017(06).

[3]靖國平,涂雨轩.从“智晓德育”转向“智行德育”[J].中国教育学刊, 2017(02).

[4]唐凯麟,张怀成.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5]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

[6]鲁洁.边缘化 外在化 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征[J].教育研究,2005(12).

猜你喜欢

道德情感人才培养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道德情感的培养分析
康德道德情感思想对当代高校生态德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