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唐古典舞专业教学中的“道”与“技”
2019-06-17李匆
李匆
摘要:专业教学是“汉唐古典舞”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专业教学中的“道”是指基本法则,是“汉唐古典舞”教学中所遵循的要求和标准。“技”是指具体方法和实施路径,着重于教学中的舞蹈呈现与技艺。本文将横向梳理“汉唐古典舞”的基本法则和教学理念,纵向阐释专业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只有在充分了解专业教学中道理和技法后,才能有效的实施“汉唐古典舞”课堂中的教与学。
关键词:汉唐古典舞 专业教学 技法 一贯制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9-0098-03
所谓“汉唐古典舞”是指以孙颖为学科奠基人,在20世纪80年代对中国古典舞诉求的另一种思考与建设。其语言、内容、审美、风格与中国古典舞①其它流派截然不同。随着“汉唐古典舞”作品《铜雀伎》《谢公屐》《玉兔浑脱》以及“龙族风韵”等系列舞蹈晚会的问世后,进入21世纪,“汉唐古典舞”先后在重庆、北京、天津先后实现了本科、中专舞蹈教育教学。专业教学的开展,不仅传承了优秀深厚的民族文化,同时开辟了古典舞全新的身体训练观。为清晰和广泛的了解这一学科的教学,本文将从两个角度对其专业教学进行剖析,发现“汉唐古典舞”饱含民族文化的原由和及其训练方法。
一、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挥
(一)孙颖的“古典舞”观
对中国古典舞的反思和认识,是孙颖先生创建“汉唐古典舞”的思想基础,成为这一学科所遵循与延续的内容。关于古典舞的理解,孙颖始终有着自己独道的见解。第一,中国古典舞应是对中国历史舞蹈和民族文化的继承。在《中国古典舞评说集》中,孙颖强调古典舞应该具备两个基础。一个为“古”,即古代的、历史的。另一个是“典”,具有典范性与代表性的舞蹈文化。而典范性和代表性又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看它在反映古代社会意识形态方面有没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另一方面是看它的艺术成就、艺术水平在历史上有没有典型性、代表性,是否影响着或者领导了当时舞蹈文化的动向和潮流。②孙颖对中国古典舞的两个基础的认识,确立了“汉唐古典舞”以汉、唐、明清为历史坐标,开始了对其艺术风格和艺术语言的创造。第二,孙颖认为,中国古典舞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艺术体系和训练方法。在《试论中国古典舞》中孙颖写到“究竟怎样才能既不洋化,又不脱离传统,形成一套足以体现中国舞蹈的历史成就和其审美传统的艺术体系呢?”③他认为,中国古典舞可以有自己的艺术体系,并用中国文化解决中国身体。在“汉唐古典舞”的课堂中,常常不以把杆作为训练的内容,而是在“把下”解决学生的身体能力,在空间、方位的占有中完成身体的训练与表演。在“汉唐古典舞”的专业教学中,学生可以在塑形、肩、腰、膝盖、脚下的单一训练中解决身体的平衡力、控制力、软开度等;又在综合组合、情景组合中训练身体的协调力、个人表现力等。孙颖对“古典舞”的理解和认识,是构成“汉唐古典舞”语言以及审美风格的价值定位,也是引领其通往古代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根基。“在知古的基础上变古,接续流程,形成在新的社會条件下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的审美特色、中国的形式规范,以舞蹈文化的民族个性、本土艺术的“乡土”特色,与世界接轨。”④为实现这一理想和追求,“汉唐古典舞”也就处处携带着历史感、民族感、文化感。
(二)历史舞蹈形态的原型与创造
对古代舞蹈形态的模仿→同质类比→史境史料求证→编导二度创作,是“汉唐古典舞”实现古代与当代的法则,也是“汉唐古典舞”语言生成的方法论。在建鼓舞画像砖中,我们可以看到“绰约闲摩,机迅体轻”和“资绝伦之妙态,怀悫素之洁清,修仪操以显志兮,独驰思乎杳冥”的意趣。在长袖盘鼓舞的画像砖中,舞者上身轻盈飞扬,以柔美见长;下身迅捷跗踏、奔走跳跃,彰显出古朴浓厚、粗犷宏放的风格。例如汉画像中有关“翘袖折腰”的图像,女舞伎折腰、抛袖,腰部和手臂向不同的方向发力。从舞伎袖子的平直程度可见其身体强烈而又明显的惯性。正如傅毅所描绘的那样,“纡形赴远,漼似摧折”。通过对古代“翘袖折腰”图像的整理和收集,并对这一类舞姿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它的身体特征。例如“翘袖折腰”中的身体呈现出大幅的弯曲、出胯、上下肢的明显重叠等特征,这些特征是构成语言形成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特征的提取之后,编导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力,在保持语言风格和审美与历史的一致后,得以创造出与历史“翘袖折腰”身体相似的舞蹈形态,这一系列的过程就构成了“汉唐古典舞”语言的形成与逻辑方法。在舞蹈作品《楚腰》《抢鼓》中就有明显的“折腰”形态,舞者右手挽、左手亮翅,身体呈明显的90度弯曲,古朴、夸大、张扬。这不仅体现出与古代舞蹈形态间的相似,更是对中国文化和风格审美的继承与发挥。就像孙颖在《炎皇祭》的排练中说到:“古代舞蹈早已随着历史而湮泯无存。文物、墓葬中即尚有一点形象可征,但难以扑捉的是具有内涵的神和韵。这无捷径可走,只有从总体文化上去接近、认识我们民族的审美取向和传统,从而创造出令人欣赏的艺术风范、艺术个性。”
在专业教学中,身体形态的塑形是第一步。先塑形,形成身体形态的记忆和符号性的表达,然后再由单词、短句、综合组合、情景表演组合的方式依次展开,最后实现与历史舞蹈和中国文化相接轨的教学内容。在此期间,学生在解决软开度和能力的同时,领悟到中国古代舞蹈的妙曼多姿,仿佛那种倾斜和垂直的姿态是汉人表现情感和挥洒时代精神的艺术符号。从单一的造型到复合型的舞姿;从对历史图像的模仿到同质类比间的变化;从静态的舞姿到动态的转变。在这样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充分掌握和认识到我国古代舞蹈的样式,并用当代人的行为和方式表达出来,即走进历史→还原历史→传承历史。这样的转化,困难之处在于怎样用静态的史料引导艺术创作,并且需要在再创造中映射出古人的舞蹈精神世界,这既是一种学术上的重建,又是一种颇具想象性的创作。⑤
(三)表演中的文化氛围与民族味
“汉唐古典舞”的身体语言携带着浓厚的民族味和文化感,在它身体的形态和运动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意境之美,仿佛置身在历史场域和场景中。在专业教学中,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创造出了一种意境和文化氛围。例如,在表演性组合《阳关三叠》中,编导意在表现出唐代诗人王维与友人元二分开的不舍之情。在表演中,学生通过重复式的动作和肢体上的延伸变化,还原了历史上那送别的场景以及“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浓浓情意。除此,宋代画家马远的《踏歌图》表现了“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垄上踏歌行。”而“汉唐古典舞”舞台作品《踏歌》,同样表现出历史踏歌行中的意象。学生在舞姿形态和流动变化中,营造出了人们“达欢”的心理状态。时而“绰约闲摩”,时而“纷飙若绝”;时而“翼尔悠往”,时而“回翔竦峙 ”。“汉唐古典舞”用身体语言勾勒出的画面,直指民族历史画卷和浓浓中华情意。通过孙颖先生的史论学习与艺术创作的联通更给许多编导打开了新的视野,让中国古典舞的工作者更坚定从自己的文化资源中获得激活的信心,科学的激活就是实现史料的最大价值和当代意义。⑥“汉唐古典舞”身体在表演中所产生的文化意境,是连接观众进入作品,以及产生审美上共鸣的重要内容。垂目低头、仰俯凝望间,表现出“汉唐古典舞”的精神本质,即深沉静默的心境与虚怀若谷之心态。
二、课堂教学与舞台表演间的一贯制
在《铜雀伎》的排练中,孙颖意识到要想满足舞台表演的需求,譬如:身体的倾斜、多变的形态、奔走的动势以及洒脱自由的心态,就必须贯穿在这一学科的课堂训练中。在课堂训练中,既要解决学生的身体能力,又塑造学生的文化意识,充分体现出作品的完整性及古典舞的审美品格。
这主要体现在:第一,语言在课堂与舞台间的转换和运用。“汉唐古典舞”语言的形成和表达,不是对历史上某一时代的指向,它是综合性的语言形态的表现。从身体形态的样式上看,有屈曲之形、仰腆之形、含俯之形、拧倾之形。从审美上看,有古朴豪放、狂放超然、秀丽脱俗、雍容华贵之感。但,“汉唐古典舞”的舞台作品通常又是指向具体的历史时期,例如:楚国《楚腰》、魏晋南北朝《谢公屐》、汉代《相和歌》、宋代《玉兔浑脱》、清代《挽扇仕女》等。因此,课堂表演为舞台表演提供泛古的语言,舞台表演中又需要编导对语言的合理转换与编排,以达到表演所需的历史形态和文化心态。第二,表演性组合与舞台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汉唐古典舞”的高班教学中设有表演性组合、情绪化组合、个性化组合。组合的设置和训练,是为了解决学生的表现力、表演力以及对文化心态、民族情感的塑造,最终目的是建立与舞台之间的相关联。例如:《梁祝》《二泉映月》《姑苏行》《樵歌》等表演组合,学生通过学习与感知,对历史典故、历史故事、历史形象、历史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为作品人物形象、文化心态的塑造和把握建立了基础。
三、风格训练与能力训练
风格训练与能力训练是“汉唐古典舞”专业教学中的重要问题。既要解决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要保持语言和作品独立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古典舞的创建初期,西方芭蕾科学的训练,解决了中国古典舞开發身体的一大问题。但随后,中西舞蹈在审美上的差异,却导致在“结合”中的古典舞语言缺少自身的风格性和民族属性。中国古典舞“力图用‘芭蕾教材的结构方法使一种‘风格化舞蹈同时具有‘功能性训练的效应,在观念上是不可能彻底的。”⑦因此,为保持语言的民族化,“汉唐古典舞”的教学中,始终贯穿着风格训练与能力训练的相结合,即“一体”原则。力求实现“汉唐古典舞”在形式、内容、审美、风格间的相互统一。
在“汉唐古典舞”的低班训练中,通常以解决身体的控制力为主,对构成身体的各类元素,如肩、胸、腰、膝盖、脚下的单一训练,包括肩部的绕、甩、盘、抖等。这些单一的元素训练从单词、短句到组合,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展开。到了高班,组合多为综合组合和表演性组合,如《满江红》《膽月映龟》《羽衣翩跹》等。学生在快慢交替、若来若往的节奏和流动变化中,在起承转合中使身体能力适应各种舞姿、幅度、动作变化的需求。因此,可以发现,“汉唐古典舞”的课堂训练中,虽不会反复的下腰、踢腿、压垮等,但仍然可以解决并实现舞台表演中身体素质和能力的需要。这体现出,对身体的训练不只是追求功能性,更注重实现风格与能力的统一,实现学生既有基本的功底,又会在运动中运用并感知自己的身体。
四、结语
一直以来,“以文化型教学为导”是“汉唐古典舞”学科的教学标准和方向。“汉唐古典舞”作为中国古典舞中的一部分,它不仅开辟了全新的身体训练观,还形成了一种新的范式和审美风格。本文对“汉唐古典舞”的基本法则和技法的研究,为的是发现孙颖继承民族文化和史料复现的理念与方法。作为“汉唐古典舞”中的一份子,如何继承与创造是面临在眼下的种种问题。先人已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注释:
①发展至今,中国古典舞呈现出一体多元的局面。包括身韵古典舞、敦煌古典舞、汉唐古典舞、昆舞,以及唐乐舞、梨园舞蹈等。
②孙颖:《中国古典舞评说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第20页。
③孙颖:《中国古典舞评说集》,第2页。
④孙颖:《中国古典舞评说集》,第117页。
⑤伍建红:《舞剧<铜雀伎>中的文化传承与艺术再创造》,《四川戏剧》,2017年第12期。
⑥王海涛:《山高水长——谈孙颖的“汉唐古典舞”和他的当代艺术贡献》,《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⑦于平:《舞蹈形态学》,北京:北京舞蹈学院,1998年,第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