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旅游素养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建设*
——以“旅游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为例

2019-06-17吴小勇闫慧敏福建省福州市第四中学50009

地理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旅游地理福州示例

●吴小勇闫慧敏/福建省福州市第四中学(50009)

●李冰洁2/福建人民出版社(350009)

一、培育旅游素养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建设的意义

当前对高中学生进行旅游素养培养的课程主要是《高中地理选修·旅游地理》模块,该课程对于提高高中生旅游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但该课程教材存在如下方面的不足:一是缺乏从个体需求的角度培养学生的旅游素养,偏向管理者角度和宏观层面;二是部分素养要求(如指导学生户外避灾方面)过于简洁,缺乏实践意义;三是缺乏运用信息化手段助力旅游便捷化的指导;四是实际课堂重应试为主,忽视实际的应用性学习,缺乏趣味性;五是在新高考、新课标背景下的选修课程《旅游地理》仅作为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容易被忽视。因此,从学生现在和未来发展实际需求出发,基于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选修课程及教材开发研究要求,整合必修、选修模块及其他相关学科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够弥补现有《旅游地理》国本课程的不足并“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校本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希望通过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实践,提升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观点和技能去解决旅游过程中的问题的内在涵养,达到让学生能够懂得“旅游游什么”“旅游怎么游”“到哪里旅游”“怎样旅游安全”“怎样文明旅游”等方面的旅游素养。

二、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建设内容与实施途径

1.课程内容设置(表1)

表1 《旅游和地理》校本课程内容设置

2.实施途径

通过选修课实施本校本课程的教学是主渠道。按照高中选修课每周1学时,一学期共18学时左右进行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主要借助多媒体图像、视频呈现和互联网信息平台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本课程还通过组织学生就近旅游实践,使其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指导学生如何开展有内涵的旅游活动,提升学生的旅游素养。通过将校本课程内容写成网页脚本,建立网络课堂,让更多学生通过阅读网络电子文本、链接文档、视频、图像等课程资源进行学习。

三、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建设实践示例

1.教学示例——户外旅游中滑坡灾害防范(表2)

表2 户外旅游中滑坡灾害防范

2.实践示例——福州上下杭研学旅行实践(图4)

旅行实践前期准备:布置分小组收集上下杭的基本资料,如福州水系图、福州市地图、福州历史演变示意图等资料。

实践目的:实地游览上下杭,了解福州商业发展历程和地理背景,为上下杭合理开发提供建议。

观察点1:上杭路、下杭路及商号建筑群(福州商务总会旧址、采峰别墅、咸康药行旧址、黄恒盛布店旧址)。实践内容:找寻会馆、商行、银行、商铺等历史建筑,分析街区商铺分布特点。观察沿街民房及著名商号建筑的特色。

观察点2:双杭星安桥巷张真君祖殿和三捷河(星安河)。实践内容:观察和欣赏张真君祖殿建筑特色。观察三捷河(星安河)的流向,看和哪些河流联通。分析说明张真君祖殿被商人看作“财神庙”和三捷河有无关系。三捷河的这种特殊现象和什么有关。

图4

图5

观察思考和询问、查阅清末上杭商贸货物的主要类型、来源方式(运输方式)、货物来源。观察思考和询问、查阅清末下杭当时主要行业类型。探究上下杭商业区衰落的主要自然原因;为合理开发上下杭提供建议。

总结评价:分小组课堂汇报和教师评价、总结(图5为学生汇报研学旅行实践成果)。

猜你喜欢

旅游地理福州示例
大还是小
中等职业学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研究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探究新时代有效开展旅游地理教学的途径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全等三角形”错解示例
寻味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