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食是最甜蜜的告白

2019-06-16

初中生·博览 2019年6期
关键词:蟹壳豆腐干挂面

不知从何时起,很多人都以“吃货”自居。经常有人在朋友圈刷屏,似乎在昭告天下,又在哪里吃了什么。“吃货”这个词放在从前即便不算骂人,也绝对是贬义的,不过在现代语境里,它甚至连“自黑”都算不上,反而有一点夸耀的成分。

但是,“吃货”和“美食家”还是不同。大多数“吃货”看到美食,最常做的就是掏出手机,拍拍拍,甚至都不会花点心思为这些图片配上一句得体的说明。而“美食家”们,不仅会吃,还能在食物之外体会到更多的东西,并用恰当的文字传达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那些难忘的一日三餐

小时候的早饭我印象中只有挂面。热腾腾的一碗挂面,里面还有一个荷包蛋,再滴上几滴香油,就这样简简单单。如果前天晚上剩菜了,就把剩菜倒入挂面中一起煮一下,那样的汤汁比清汤更有滋味。吃完面,全身暖洋洋的,即使在冬天早上出门也没有了刺骨的寒意。那段记忆都是暖洋洋的。

初中的时候,我每天中午都回家吃饭。父母都各自在单位忙碌,所以午饭都是姥姥做的。刚开始姥姥还会炒个菜烙个饼之类的,后来姥姥年纪大了,不想去动刀切菜,我的午饭基本上就吃方便面。说来也奇怪,吃了几年的方便面我居然没有反抗,我那时候还能一次吃两包。直到现在,我对方便面还有感情。

晚饭是我最期待的。晚上我妈必然会炒一两个菜,弥补我一天内缺失的营养。我妈炒的菜很好吃,就是油比较多,一盘子菜,半盘子油,每次吃饭我妈几乎都会受到批判,但是好处是第二天的挂面油水多……记得有一天晚上,天很热,我妈上班也挺累的,就没炒菜,整了两个凉菜。那天我特别委屈,眼泪不停地往下流,我妈很尴尬,后来还补了我一顿大餐呢……

——ZC_Vincent

父亲平日的晚酌规定吃一只蟹,一碗隔壁豆腐店里买来的开锅热豆腐干。他的晚酌,时间总在黄昏。八仙桌上一盏洋油灯,一把紫砂酒壶,一只盛热豆腐干的碎瓷盖碗,一把水烟筒,一本书,桌子角上一只端坐的老猫。我脑中这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还可以清楚地浮现出来。我在旁边看,有时他给我一只蟹脚或半块豆腐干。然我喜欢触脚。蟹的味道真好,我们五个姊妹兄弟,都喜欢吃,也是为了父亲喜欢吃的缘故。只有母亲与我们相反,喜欢吃肉,不喜欢又不会吃蟹,吃的时候常常被蟹螯上的刺刺开手指,出血。而且抉剔得很不干净。父亲常常说她是外行。父亲说:吃蟹是风雅的事。吃法也要内行才懂得。先折蟹脚,后开蟹斗……脚上的拳头里的肉怎样可以吃干净,脐里的肉怎样可以剔出……脚爪可以當作剔肉的针……蟹螯上的骨头可以拼成一只很好看的蝴蝶……父亲吃蟹真是内行,吃得非常干净。所以陈妈妈说:“老爷吃下来的蟹壳,真是蟹壳。”

——摘自丰子恺《忆儿时》

饺子

刚去美国的时候,天天吃自助餐,勉强能饱腹,但是真的很难吃。那几天迅速上火,让我非常苦恼。直到到了寄宿家庭。领队老师委婉地告诉我,这个寄宿家庭条件一般,另外,他们是第一次接待外国留学生。

刚到他们家,我就目瞪口呆——全家挤在50平方米的房子里,所有的东西都是摇摇欲坠。第一顿晚餐,是一盘饺子。他们看着我吃下去,然后我就哭了。包得难看,也不好吃,但就是让我感受到了家的味道。他们如何学会了包饺子,又如何买到正宗的调料,我不得而知。但这是我在异乡,吃过的最好吃的饺子。

——在他乡

猜你喜欢

蟹壳豆腐干挂面
中江挂面:银丝飘香九百年
只有舌头不会骗你
袜子叠成“豆腐干”
老上海风味名点 “蟹壳黄”
黑龙口豆腐干
挂面怎么煮才好吃
回汤豆腐干
“妈妈牌”挂面
有关挂面,你所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