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污水处理站的维护与管理
2019-06-16张丙泉
张丙泉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滩煤矿,山东邹城 273500)
1 矿井水处理意义
根据国家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政策,在矿井建设的同时,矿井水处理站(设施)必须与矿井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根据“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分质供水、优质优用、污废水处理与中水回用”的原则,矿井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回用于井下生产、地面车间和矿区绿化等,不仅解决了矿井水外排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减少从地面水库取水,节约了水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减少公司开支,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明显。
2 矿井水处理现状
目前,我国在利用技术上,一般都能做到因地制宜,按照对环境影响以及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的可行性,习惯上将矿井水按水质类型特征分为洁净矿井水、含悬浮物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酸性矿井水和含有毒有害元素或放射性元素矿井水等5 类,不同的矿井水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我国煤矿矿井水的利用率较低,一般都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实现矿井水的循环利用。
3 矿井水处理流程
矿井水由井下排水泵提升后进入预沉调节池,部分煤泥在调节池中得以沉淀,经水量水质调节后经提升泵提升进入高效澄清池,泵前投加混凝剂,泵后投加絮凝剂,经混凝反应、沉淀、澄清后,出水入多介质滤池,过滤后浊度≤3 度;再消毒后自流入清水池,供用户使用。高效澄清池内煤泥水通过自动排泥系统排至煤泥浓缩池,再由煤泥水泵提升送到生活污水压滤间与剩余污泥一起压滤处理。矿井水处理工艺流程图见图1。
4 设备实施维护保养
4.1 设备的维护保养是运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设备好坏的关键的保养而不在修理。需建立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要求和保留维护记录;建立设备、工具台账;规范设备报修、报废的流程;做好设备备品备件的筹备,确保应急措施可靠;对设备维护中的换件进行登记造册;对设备进行标识;设备包机到人;强化设备过程管控。
图1 矿井水处理工艺流程
4.2 常见问题
(1)桁车刮泥机吸泥泵损坏。
(2)高效澄清池内煤泥堆积太多、无法排出,导致支架及斜管塌陷,出水水质不稳定。
(3)压滤系统存在问题,压滤能力不足,导致系统恶性循环,污泥池、调节池内煤泥堆积太多。
(4)多介质过滤器损坏不能正常使用,影响出水稳定性。
(5)反应池搅拌设备损坏。
(6)在线监测设备维护不到位,存在环保风险。
(7)人员不足,管理跟不上,管理不规范。
4.3 系统应急措施
为保障矿井正常生产和矿井水处理及时,设备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设备出现故障后应急预案。针对常见问题,需开展好以下5 个方面的工作。
(1)各池中煤泥的清理。为迎接雨季的到来和增大处理站的储水能力,在雨季到来前需对煤泥进行清理以增大储量。
(2)现场故障设备(电机、泵等)应及时修理以作备用,并做好标识。
(3)关键设备需一备一用,确保出现故障时及时启用和为维修争取到时间空间。
(4)拟定发现出水水质严重超标、进站污水水量超过设计标准、大面积/长时间停电、当出现会危害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自然灾害或人为的安全事故等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及应对措施。
(5)建立快速应急反应机制。应对突发事件,快速汇报和处理、及时调配人员进行抢修。处置突发事件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坚持一个“快”字,做到反应快、报告快、处理快、恢复快。注重日常的应急演练。
5 基础管理
5.1 推行6S 管理
目前站点管理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针对现场管理现状,拟推行6S 管理(整理、整顿、清洁、规范、素养、安全),其目的在于整理现场、分门别类规范物品定置、保持良好环境卫生、规范制度和流程、约束行为准则和安全预防,最终打造标准化、样板处理站。
(1)整理方面,对站内所有的物品进行清理,区分有用和无用,并进行隔离管理。
(2)整顿方面,应用现场定置管理思想(定位置、定数量、定、定区域、定责任人)对现场有用的物品进行定置管理,便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时间浪费。在站点构筑物、管道(清水管、污水管)、护栏等统一颜色标识;阀门功能和颜色标识;泵颜色和功能标识进行规范和统一,明确管道的流向和各类泵、阀门的功用,以便于正确的操作,避免误操作。其次对现场管路、线路进行规范化整改,改变散、乱现象,确保安全和美观。再次现场的药剂实施区域管理、批次管理(先进先用)、精确定额管理,降低药剂使用成本。
(3)清洁方面,保持和营造站内优美的工作环境,提升工作心情的舒畅度。值班室、药剂间、在线监测间、设备、公共区等保持干净,避免多余物。
(4)规范方面,一方面将6S 工作制度化,形成所有人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另一方面针对现场记录的随意性,加强现场记录的规范化、模板化、标准化管理,确保记录的一致性和唯一性(编号管理),并做好资料的归档工作。
(5)素养方面,将所有工作和制度变成习惯,自觉的遵守。开展员工着装礼仪管理,树立企业形象。
(6)安全方面,针对站点设备的日常维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做好应急预案,确保安全年生产和水质排放安全。针对安全意识较差需开展专题的培训,在危险部位悬挂安全警示标识,执行劳动防护用品种类及定额,严格按照劳动防护要求执行。
5.2 强化制度建设
针对现场记录填写存在不规范、交接班不到位、每班巡检不及时、值班责任心差、药剂管理粗放、劳动纪律差、人员散漫、成本控制差、水质经常因人为原因超标等情况,应加强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注重制度的培训和宣贯,强化制度的执行,加强过程的监督和考核。用制度约束行为,用制度保证质量。
5.3 文化营造与牵引
体现处理站特色,注重文化的宣传和引导,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宿感和荣耀感。倡导文明生产、和谐站点建立。张贴企业文化建设、安全生产、环保法律法规解读等标语、宣传板等。
6 水质管理
6.1 人员技能的培训
排放不超标是污水处理站的根本职责。为确保污水处理站能高效正常运转,加强污水处理站管理水平,所有污水站人员应做岗前培训,培训考核通过后持证上岗操作。
6.2 建立健全问题处理流程。
规范问题发生的处理流程和站长、操作工应急响应制度,确保问题发生时的快速反应。
6.3 药剂的管理
水质好坏绝大部分原因取决于药剂使用比例的控制。这就需强化药剂使用管理,确保在水质达标的前提下不多投药(多投不仅是成本问题,同时也会引起水质超标)、也不少投药。用药剂管理办法和水质超标考核办法进行管控。
强化药剂现场管理。药剂试行分批次、分类存放、按区域存放;建立药品台账,账实相符;药剂使用做好出入库记录,认真填写《药剂使用登记本》。杜绝浪费,节约成本。
6.4 操作规程优化
《水质排放标准》《操作规程》和《工艺流程》是水站操作的基本法则,基于目前《水质排放标准》《操作规程》和《工艺流程》存在缺失和不完善,可优化细化《水质排放标准》《操作规程》和《工艺流程》用于生产现场指导,以防止因操作不熟练、错误操作等人为原因造成水质超标。
7 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污水处理站主要涉及登高、涉水、用电等因素。针对现状,需做好以下3 个方面。
(1)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利用好每月的班会进行安全知识的贯彻。
(2)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不安全的行为,确保知晓。
(3)现场高压电、登高梯、水池边等危险部位悬挂安全警示标语,以提醒作业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