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面帝国
2019-06-15顾若鹏
《拉面:食物里的日本史》
[英] 顾若鹏 著
夏小倩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2月
在日本,拉面不单是果腹的食物,更是通往饕餮启蒙的必经之路。多年前,我在博多度过了一个夏天,对此深有感触。
饮食帝国的霸主
博多位于日本西部,是九州岛上一座气候湿润、阳光普照的城市。当时我决定去店面毫不起眼的一兰拉面,饱餐一顿。
一開始,我很难相信这是一家面馆。通常来讲,在日本当地,不管是商店还是餐饮店,顾客进门就能听到店员热情地招呼“欢迎光临”。而一兰则恰巧相反,店里出奇安静。
我挑选了吧台正中间的一个座位坐好,感觉自己更像是身处于某座寺院,而不是知名的餐饮连锁店。每个座位之间都有木板相隔,这点空间对体积稍大的食客来说可能有点局促,却有效地搭建起了一个个孤岛。经营者提供了一种“私密”环境。店内特意设计成单人隔间式的座位,意在鼓励食客专注于品尝拉面。
我倚靠在隔板上,试图与邻座的食客交流一下,不过很快意识到这里虽然不禁止聊天,但这种行为绝不受人待见。食欲大开的食客们正聚精会神于眼前热气腾腾的汤面,面露愠色的样子让我悻悻地闭嘴。
我吸光最后一口汤汁才尽兴而归。在竞争激烈的拉面世界里,每一位厨师都自诩手艺一流,食客碗里若有剩汤剩面则被视为一种亵渎。残羹冷炙也表示这顿饭是不合食客口味的失败之作。最后,我在一兰拉面的用餐体验可以说是既满足于其美味,又对其服务有点无所适从。面和汤组合而成的一碗简单料理,被赋予了一种信仰般的虔诚仪式感。
日本当地的汤面餐馆,通常被称为“拉面屋”或“拉面店”,在城乡餐饮市场中占有主导地位。千奇百怪的统计数据层出不穷,不过根据业内人士得出的结论,人们在外用餐选择的所有料理品种之中,拉面所占比例高达26%。
日本拉面馆数量之多,远远超过其他任何类型的餐饮店,政府登记在案的少说也有3万家。多如牛毛的店铺,从日本的西部城市—久留米和福冈,一路遍布到北部的喜多方和札幌市。再不起眼的小村庄或城镇,或多或少都有一两家拉面店。
毫不夸张地说,拉面确确实实坐稳了日本饮食帝国的霸主之位。位于九州岛的博多,一处名为拉面竞技场的综合商圈里,每天售出的拉面填饱了成百上千人的胃。在北部大城市仙台,同样也有一座拉面相扑馆。而离东京不远的千叶县,则开设了一家偌大的拉面剧场。在那占地规模巨大的场馆里,每天的拉面消费量极其惊人,为人们提供了与众不同的用餐体验。
相比于一兰拉面连锁店的店内环境,这样的体验更能带来饕餮的乐趣,还有亲睹料理过程的愉悦。除了餐饮店铺,当地还有许多拉面主题博物馆。距离东京不远的横滨,是一座现代化的沿海城市,那里建造了精美的博物馆,将这著名的汤面发展历史淋漓尽致地展现于世人面前。
池田市是位于日本中部、隶属于大阪府的一座小城市,那里建立了安藤百福纪念馆,以表彰安藤百福作为速食拉面发明人的卓越贡献—为千千万万的学生、夜猫子和忙碌的人们,带来了汤面的慰藉。
拉面,不分昼夜
下班后呼朋唤友或同事结伴小酌几杯,这在日本是一种极为普遍的娱乐休闲方式。日本人的饮酒文化由来已久,大多数人都愿意一醉方休。有时候贪杯的人们会豪饮到深夜,酩酊大醉之后通常只能面对两个选择,一是赶紧收摊去赶最后一班电车,另一个便是彻夜不归,等到第二天早上首班车发车后再回家。不论在这两者之间作何选择,很多日本人都愿意在最后吃上一碗拉面。
日本某位生理学家曾对这种行为作过解释:因为人们长时间饮酒,酒精麻痹了味觉,使人们对味道浓烈的食物产生了渴望。饮酒同样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想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此时没有任何食物比得过一碗肉汁香气四溢的拉面,它的口感更美味、更强烈,又充满了淀粉和蛋白质。
他们坚信面食有助于吸收酒精,防止宿醉。也许,人们灌了一晚上的啤酒与日本清酒之后还要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汤面,都是出于这一想法。
我发现,拉面不仅可以当作午餐、晚餐,甚至在回家之前或午夜时分都可以来上一碗。日本人爱吃拉面,几乎不分昼夜。
真真正正的拉面
拉面不局限于一种味道,随着不同地域之间的相互影响,日本拉面已经繁衍出许多品种。但究其本质,拉面这道料理就是把小麦粉做成的面条煮熟后,浸泡在风味十足的汤汁里。
虽然现在人们广泛认为这是道日本料理,但确切地说,拉面并非从日本本土的美味佳肴演变而来。事实上,重油重口味的肉汤在日本传统饮食文化中,几乎被视为异类。传统的日本料理透着一点海腥味,高汤常用鲣鱼干刨出的木鱼花和小而松脆的小杂鱼干,再加上一片片厚实的充满海藻精华的昆布熬制而成。再看看拉面,它的汤底却是肉味十足,油脂丰富,在诞生的过程中更多地借鉴了传统的中国口味。
烹饪肉骨汤所用的原料非常丰富,通常有猪肉、鸡肉、大蒜、海带、酱油和其他天然香料。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味道,烹饪时间取决于料理的复杂性,一些高汤甚至需要耐心花半天以上的时间来准备。
某些经历了历史沉淀的地域特征,将众多拉面划分出了几大阵营。酱油风味的汤底,或是酱油拉面,它们来自东京,很可能因为当地盛产浓香酱油。盐味拉面,经过盐花调味的面汤清冽透明,最早起源于横滨,与来自日本最北的北海道札幌市的味噌拉面难分伯仲。还有九州的猪骨拉面,与清淡的传统日本味道最背道而驰,大部分面汤都选用猪肉和猪骨,经过文火慢炖数小时之后呈现出乳白色的诱人色泽。
要做出一碗好拉面,费力又费时。餐单所在之处,便能看到面碗里筋道的面条沐浴在刚烧开的鲜美汤汁里。在店家收到客人点单后,厨师将一团面条放进注满沸水的大锅中煮熟,捞出后加入几勺肉骨高汤和其他调味料,盛入一个又大又深,被称为“井钵”的碗里。这碗汤的浇头,可以根据客人的要求做出不同搭配—有豆芽、猪肉片、洋葱、菠菜、鸡蛋、鸣门卷。除了这些常见搭配,还有许多其他美味组合。这才称得上真真正正的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