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无条件接纳在高职教学管理中的运用

2019-06-15杨丽沙

商情 2019年14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高职教育

杨丽沙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初步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其中,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偏向于低层次人才,录取分数偏低,整体生源质量偏差,规则意识薄弱。如何针对学生的特点,做好管理教育工作,这是一个具体的探索课题。笔者认为,全方位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育人环境,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引入“无条件接纳”,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激发内在的“向善、向上”力量,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做好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无条件接纳 高职教育 教学管理

近几年,“无条件接纳”一词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也给教育工作者造成了一定困扰,因为教育者一旦拿起教育戒尺,马上有人跳出来说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这其实是一种误读,如果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其实不是无条件接纳,而是走到了溺爱。那么,到底什么是无条件接纳呢?又如何将其在高职教学管理中进行运用,笔者就此展开的一定研究。

一、无条件接纳的定义和起源

这得从低自尊说起。低自尊很可能是人类已知的最严重的情绪困扰。

一个人如果从小在打击和否定中长大,他的自尊是非常低的,在他的价值体系里,会主要根据两个目标来评价自身:第一,学业、工作等是否取得成功;第二,是否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显然会使他陷入麻烦之中。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作为不完美的人,他无法保证永远不在学业和工作上犯错误,所以他的自尊顶多只是暂时的。即使他现在对自己的评价很高,他也面临着再次犯错并陷入自责之中的危险。

更糟糕的是,由于他不能立即知道未来的结果,而且他知道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自己的成功,那么他就会对重要的事情产生严重的焦虑——这种焦虑很可能会影响他的表现,增加失败的可能性。

从而,他的情绪状态是非常不稳定的,他的人际关系也是非常糟糕的,因为他会把对自我的指责和憎恨投射到身边的人身上,从而引发各种冲突。低自尊的人,未来进入社会后,与他人的合作性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

几个世纪前,一批哲学家意识到了这一点,发明了“无条件接纳”法。这种方法,会把“教育”指向对方的行为,而非人格。这样,既可以有效保护对方的自尊,又可以引导对方的行为符合社会期待。

二、无条件接纳的基础和通道

无条件接纳的基础是信任学生,无条件接纳的通道是看到行为背后的原因。

比如某个学生经常迟到,如果你不信任你的学生,你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学生真是没教养,一点规则意识都没有,真是让人讨厌。如果你信任你的学生,你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学生怎么啦?为什么他经常迟到?他一定不想经常迟到,但他为什么控制不了他自己的行为?我可以做些什么,鼓励、引导他不迟到?

当你内在的想法不一样,你和学生沟通时的肢体语言就不一样,传递出去的信息就不一样,即使你刻意隐藏对学生的讨厌,学生依然感受到了你的厌弃,而后者,学生则感受到了你的包容,愿意和你沟通和交流。

因此,作为教师,你内在的对学生的信任有多牢靠,学生对你就有多敞开。可见,无条件接纳能迅速建立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后面的教育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无条件接纳的是什么

無条件接纳的是情绪和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行为本身。

还是以学生经常迟到为例,接纳学生并不代表认可他迟到的行为,而是接纳他背后的情绪和行为背后的原因。

从心理学层面讲,每个孩子在社会化初期都不喜欢自己迟到,但后来为什么会变得迟到,而且渐渐对迟到无所谓了呢?这个背后有复杂的心理学原因。

可能的一种情况是,这个学生的家长是一个急躁的人、催促型人格,每天都会对孩子说:“快点”、“快点”。孩子在幼小时候,动作通常是比成人慢的,最初他也想快点跟上大人的节奏,但对于一个催促型人格家长而言,孩子即使进步了一点点,也达不到他的要求,所以他是看不到孩子的进步的,也就不会给与对应的欣赏和鼓励,慢慢地,孩子就泄气了、不再努力了。进而心理产生了反感,不管我怎样努力,你都嫌我慢,那我就慢点好了。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很可能发展出经常性迟到的偏差行为。并形成肢体记忆和习惯,在后期很难改变。

若你能看到这个原因,你自然就接纳了这个学生经常性迟到行为背后的情绪、感受、原因,但并不代表接纳迟到这个行为。

四、无条件接纳对行为的推动

当我们接纳学生的情绪和已经发生的行为,这会让学生放松下来。然后我们一起善后,这是对学生的尊重。不需要说教,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并不正确。

我们无条件接纳学生是指——不因为这个行为就否定、评判学生。但是绝不是任由学生的行为去发展。

还是以经常性迟到学生为例。

在我的课堂上,我会根据学生的情况把他经常性迟到的心理原因分析给他听,并表示理解。但同时也会告诉学生,老师理解你迟到,但不代表你不需要承担对应的责任。我们人类的本能是趋利避害的,所以,在迟到这件事情上,我会将结果设置得非常严重,以帮助你的神经系统引起重视,慢慢地少迟到、直至不迟到,这样你的神经系统新的肢体记忆模式就开始养成了。当新的习惯养成后,我们就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了。

接着,在执行层面,对于学生不迟到的时候,我会大力地表扬,并要求全班同学给与这个学生掌声。通过鼓励、大众表扬的方式引导他的行为变得越来越好。通常情况下,我课堂上学生的迟到率就开始大幅度下降。

在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中,我领悟到,真正对学生有帮助的,是作为老师深刻地去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看到他的需要。无条件接纳学生,我不因为你表现不好就讨厌你这个人,我依然喜欢你这个人,但我们可以一起去改变这些偏差行为。当你带着关心、爱、支持去靠近学生,你会发现,学生内在那颗沉寂已久的“向善、向上”之心就被你激活了。慢慢地,他们就从你要他学,变成了他自己要学。

笔者觉得,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永远是我们教育者真正且唯一要做的事情。

作者简介:杨丽沙(1980-),女,汉族,湖南长沙人,硕士,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经济与信息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学管理、经济管理、教育心理学。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高职教育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协调各种关系学习先进理念完善管理制度
大数据视角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探讨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