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06-14韩梅
韩梅
摘要:提出问题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从小学课堂教学就开展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影响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主要因素的分析,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培养小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运用新教材中,我们发现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越来越重视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培养,即,要善于提问、发问。那么怎样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呢?
一、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学环境、数学学习兴趣等多个方面。教学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如今教师的职责已经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则是激励学生的思想,也就是要创造一个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环境;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求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其非智力因素水平关系甚密,特别是兴趣都是“基于获得某方面的知识或参加了某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策略
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愿问。
世界因多样而异彩纷呈,学生也因各有特色而显现无穷活力。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想问什么,只要问就可以,问错了、问偏了都不要紧,给他问的机会、问的权利,课课问、天天问,长期坚持,学生就会越来越会问,也越来越敢问。同时,教师要注重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积极提出问题的同学,教师要多给展示的机会,辅以表扬鼓励,使其始终保有提问兴趣;对于胆小不善于发言的同学,只要举手,一定要给他机会,说得对的适时给予奖励,说得不对的委婉指出,只要肯说,就是进步,通过夸赞让他尝到展示自己探究成果的成功和喜悦;对于不发言的同学,营造氛围,吸引他们提问。慢慢的,让所有的学生都开口问问题,学会提问题。另外,教师要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只有这样,才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有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想问。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学生只有对学习探究发生兴趣,才会去思考、去发现。毫无疑问,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最有兴趣、最有动力深入探究。在小学阶段,无论哪部分内容,我们所教学的往往都是最基础的知识,要寻找知识的来源,确实有提不完的问题。所以教师的指导工作,重点应该放在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景上,而不是放在设计问题本身上,应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应学生的学习思路,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发挥,才能体现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使学生主动發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以激发学生想问,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帮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问”转变为“我要问”。如,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先让学生观察情景图,说说图中画了什么,从中提炼出“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这一问题,让学生想想该怎么做,得到两个算式:40+56=96(千米);56+40=96(千米)。让学生说说算理,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加法都是这样的呢?经过反复比较、讨论,最后学生归纳得出了加法的交换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这样,学生主动地提出数学问题、探究解决问题,体验到了自主参与探究的快乐和成功。
3.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善问。
学生有了提问题的勇气,老师也给了学生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并不等于学生就能提出问题了。因此,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是多观察实际生活、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观察习惯,要培养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科学未解开的谜团,只有勤于思考,认真观察,才能切身体会到生活的这种科学魅力。如:学校开运动会,一些学生观察到,400米比赛每位运动员都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于是提出:“400米赛跑为什么运动员不在同一起跑线上?400米赛跑,相邻跑道的运动员起点的距离应该有多远?”的问题,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课余钻研数学的热情。
其次,让学生对“解题方法”提出问题。小学数学教学中,从多角度、多方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是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可在学生解决问题时,指导他们按下列的几个层面提问:A.题中所给条件有哪些?B.题中是否有隐含条件?C.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去解决问题?D.能否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结果?经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便逐渐学会按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既提高了解题能力,又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
总之,培养学生会提问题的能力,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动机,营造提出问题的氛围,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指导提出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促使他们在问题中发展自我,成长为真正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丹,吴正宪.培养小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实证研究——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7 (5).
[2]张煜妍.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