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时期的中国军事电影史回顾
2019-06-14钟菁
钟菁
摘要: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史乃至世界史上绝无仅有的大规模战争。八年抗战对于中国军事电影有着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从1937年至1945年期间,国民党与共产党积累了大量军事文艺创作力量,军事电影的基本面貌得以确立,军事电影战时生产格局也逐步形成;另一方面,艰苦卓绝的全民族抗战历程为中国军事电影提供了体量庞大的宝贵素材,直至今日,抗日战争依旧是军事电影的重点表现对象。
关键词:抗日战争 中国军事电影 国民党 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8-0159-02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场反侵略战争,是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场恶战。长达八年的抗战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意识觉醒。各行各业、不同阶层发挥一切能动性统一战线,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战时的军事电影主要以抗战电影为代表,频繁的战争为军事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总体来说,战时电影格局呈现政党分离、地域分离的态势,分为大后方电影(国统区)、中共革命根据地电影(延安)、香港电影、“孤岛”电影(上海)几大部分。而军事电影又以西南地区以及延安中共革命根据地所出品最为具有代表性。
一、国统区军事电影事业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国民党政府被迫从南京迁往重庆,国共两党的合作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國民党统治管辖的西南、西北、云、贵、川、重庆等地区,被统称为大后方。1938年1月29日,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具有广泛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在武汉宣告成立,全国各地的大批电影学者、导演、编剧聚集武汉,这其中不仅有国民党电影工作者,也包括无党派人士以及左翼电影学者。
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成立后,原国民党“南昌行营政训处”下的汉口摄影场改制为“中国电影制片厂”即“中制”,武汉失守后迁往重庆;由南京迁往重庆的中央电影摄影场简称“中电”除此之外,还有从太原辗转西安最终迁址成都的西北影业公司。这三家制片机构成为了大后方电影的主要生产地。其中,以“中制”生产的抗战电影最具代表性。
“中制”隶属于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最著名的代表作为三部表现正面抗战的影片《保卫我们的土地》(1938,史东山编导),该片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在中华大地肆意侵略,屠杀百姓,主人公刘山带着妻子和弟弟流亡到南方一个小镇,不想几年后“八一三”事变又摧毁了他们的生活,望着满目疮痍的山河,刘山终于醒悟,逃亡不是办法,唯有拿起武器,奋起反抗才是唯一出路。刘山加入了军队协助抵御日寇,弟弟老四却受到了汉奸诱骗,协助日军。在百般劝阻无效之下,刘山开枪亲手击毙了弟弟。影片借由一个农民的口中高喊出了“保卫我们的土地”的心声。不同于过去左翼电影中碍于国民党审查政策而藏藏掖掖、隐晦不明的抗战表达,《保卫我们的土地》第一次放开手脚,鲜明的表现了日军的残暴行径和我军的殊死拼搏,是第一部表现正面抗战的军事电影。另一部表现国民党爱国官兵抗日的影片是《八百壮士》(1938,编剧阳翰笙,导演应云卫),该片再现了抗战中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中校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在上海沦陷后,在四行仓库死守阵地,对外声称有800壮士,借以迷惑敌人,抱着向死而生的爱国信念最终为国捐躯的感人故事。同样表现国民党爱国官兵殊死抵抗日寇的还有影片《热血忠魂》(1938,编导袁牧之),该片不仅表现了国民党军队的大无畏牺牲,还表现了老百姓在战争中消极躲避的态度,耐人寻味。除了表现正面抗战的影视作品,1938年武汉失守迁址重庆后,“中制”还生产了许多不同题材的军事电影,如表现日本战俘的影片《东亚之光》(1940,编导何非光)、表现民族团结抗战的影片《塞上风云》(1942,编剧阳翰笙,导演应为云)、表现谍战题材的影片《日本间谍》(1943,编剧阳翰笙,导演袁丛美),以及大型纪录片《民族万岁》以及多部表现战争题材的新闻纪录片。除此之外,西北制片厂聚集了沈浮、瞿白音、欧阳红樱、陈晨、谢添等等爱国电影工作者,创作出了纪录片《绥蒙前线》《华北是我们的》《在太行山上》等等作品。“这些大型综合性纪录片,均显现出大视角、大立论、全景关照、深入揭示的宏大立意。在手段运用上融报道性、说明性、抒情性、政论性于一体,以真实性综合的深度综合,实现了战时纪录电影质的跨越”①。“中电”是隶属于国民党中宣委的电影厂,成立于1931年,迁址重庆后拥有员工140余人,其中包括程步高、汤小丹、孙瑜、陈鲤庭、徐苏灵等人。代表作有《孤城喋血》(1939,编导徐苏灵)、《中华儿女》(1939,编导沈西苓)、《长空万里》(1941,编导孙瑜)等。
处于战火连绵,民生凋敝的年代,大后方电影承担着支援战争、鼓舞士气、传播战事新闻、纪录战史等等时代使命,电影创作也紧紧围绕各种军事活动,抗战电影作为军事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电影的主流,大后方抗战电影走过了一条艰难而又曲折的道路:既要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进攻,又要面对国共两党或隐或显的政策分歧;既要解决电影物资器械的匮乏和技术手段的落后问题,又要处理电影观众不同层次的欣赏水平和电影艺术探索问题的矛盾状况。大后方抗战电影正是在这种矛盾的交错和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无论在理论建设还是创作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实绩”②。
二、共产党领导的军事电影事业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艺宣传的战略意义,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共产党领导的左翼电影团体便积极投身军事电影的创作中,创作了许多深入人心的优秀影视作品。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同志发表演讲,指出:“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③。“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④。
在党的高度重视下,1938年,在中共革命根据地延安成立了我党第一个电影制作机构——延安电影团。受制于物资匮乏、战乱不断等不利因素之下,延安电影团仍克服困难,努力发展电影事业,拍摄出了纪录片《延安和八路军》《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南泥湾》等多部记录共产党根据地风土面貌、党内民主生活、八路军风采的影片。延安电影团“被称为人民电影机构的初创——人民电影的开端”⑤《延安和八路军》是第一部由共产党独立领导拍摄的人民电影,由袁牧之编导,吴印咸、徐肖冰拍摄。该片拍摄历时两年完成,内容丰富翔实,遗憾的是该影片的胶片于送往苏联印制的过程中由于战乱遗失。尽管如此,延安电影团出品的纪录片与“大后方”的大型纪录片《民族万岁》《华北是我们的》等等相呼应,共同反映出了全面抗战时期军事电影的纪实性和教育性风格,为抗战胜利贡献了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在“大后方”国共领导的“中制”、西北制片厂、延安电影团以及香港、上海“孤岛”、甚至是沦陷区的伪满电影摄制机构,都有进步的左翼电影工作者以及共产党文艺工作者的身影。“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军事电影要“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⑥。他们为军事电影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在全面抗战时期的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注释:
①虞吉:《国民政府时期大后方电影艺术创作研究》,《艺术百家》,2010年,第2期。
②李道新:《中国电影史1937——1945》,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8页。
③④毛泽东:《毛泽东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47页。
⑤虞吉:《中国电影史》,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7页。
⑥毛泽东:《毛泽东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