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明末波臣派与陈洪绶人物画艺术风格的差异

2019-06-14赵攀

艺术评鉴 2019年8期
关键词:陈洪绶艺术风格人物画

赵攀

摘要:在我国古代悠久的人物画历史上,从五代以后一直到明中期整体出现一种颓势。明末出现以曾鲸为首的“波臣派”和以“奇古”“高崛”而著称的陈洪绶等新型人物画风。两者虽然都是在明代晚期出现的,但是在画学理念和艺术观念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在各自作品的风格面貌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通过对其差异的研究来进一步探索明末清初人物画创作状况以及明代社会思潮的关系,以发现明末清初人物画的整体画学形态。

关键词:波臣派   陈洪绶   人物画   艺术风格   差异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8-0037-02

一、明末波臣派的艺术特色

(一)曾鲸与“波臣派”

随着明代晚期商品经济的繁荣,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民众的精神审美需求进一步提高,对个人生活和自身的关注度也随之加深。同时在思想层面也受到王阳明“心学”的影响,由元代独立而来的肖象画也开始脱离文人审美进入民间走向繁荣,出现了一大批的写真高手和职业肖像画家,极大地促进了肖像画的专业化和民间化。这其中以曾鲸为首的“波臣派”影响最大,持续时间较长。

曾鲸,字波臣,福建莆田人。出生于明代晚期,一生在浙江杭州、桐乡、嘉兴和江苏南京等地,从事肖像画的专业创作。根据现存作品可以看出他与明代上层的士大夫阶层交往较为密切,这其中包括董其昌、陈继儒、葛一龙、黄道周等人,张岱的《陶庵梦忆》中的《不系园》卷四有详细描述,后逐渐跻身于文人士大夫之流,使其艺术风格逐渐走向雅韵化。曾在江苏南京期间,正值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寓居于此,随其到此的一些西方教堂风格的圣母像等西洋肖像画对曾的画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曾鲸对于传统肖像绘画技法较为熟悉,其创作早期多用江南流行的粉彩渲染法,即先用淡墨细线勾出轮廓,以色彩渲染五官,再罩上一层淺色。从天津市博物馆所藏的《王时敏像》可以看出作者将王英俊文静、少年老成的气质传神般地表现出来。曾鲸后期在“墨骨法”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烘托法”,追求图像的立体化。其晚年画法大成,在人物面部凹凸处用淡墨烘染,虚实高下,浓淡有序,将最后所罩的颜色中加少许墨色,是肖像的写实性更趋加强。这种“注重墨骨、多次烘染”的技法将肖像的真实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人物肖像画的重大变革。清代韩昂《图绘宝鉴续编》评其为“大小影像,无不俨然如生。”近代潘天寿在《中国绘画史》中称其为“一代传神泰斗”。而且在背景的处理上大都不做过多的描绘,而是简单处理或者留出大量空白,一方面通过利用空白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另一方面与传统中国画的留白不谋而合,营造出一种虚实相生的空灵的意境之美。

这种“墨骨传彩”画风对当时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吸引了一大批的追随者。据史料可考的就包括谢彬、郭巩、徐易、沈韶、张琦等四十余人,这些弟子大都分散在江、浙、赣、闽一带,波臣派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在这些弟子中,尤以谢彬、沈韶等人成就最高。到了顺治、康乾年间,波臣派成为了整个肖像画坛的主流,顺治年间僧人隐元隆琦将波臣派弟子张琦的《费隐通容像》带到了日本,并创建了黄檗山万福寺,从此对日本僧侣肖像画的面貌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二、陈洪授与变形人物画

(一)陈洪绶的生平及绘画历程

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明亡后晚年遁入空门,与明末著名画家白描画家崔子忠并称“南陈北崔”,在人物、花鸟、山水方面均有所成。其出生浙江诸暨官宦世家,早年跟随画家蓝瑛、刘宗周等名家学习,画法精进,展现出过人的天资。早年所画作品受到士人之流所喜。但其不愿世人只看中他在绘画方面的才能,而是希望能够在仕途上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其积愤构恨、郁郁不乐、狂怪放纵,进而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和矛盾的性格。后期的仕途坎坷、生活穷困以及国运艰危更加剧了他嗜酒和狂放。清军入关后,山河破碎和旧故友人的相继离去使其悲愤不已,这一时期绘画成了其唯一的精神寄托,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虽然他后期生活较为地清苦拮据,但是仍然对下层的穷儒百姓十分同情,这种高洁独立的品质使其艺术创作具有较高的审美取向。

(二)陈洪绶人物画的艺术风格

陈洪绶的人物画师法渊源颇多,但从其生平来看,他善于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主要取法于吴道子、贯休、梁楷、李公麟等历代大师的画作,其中李公麟对其影响最大。他师古而不拘泥于古法,从明代一味摹古窠臼中挣脱出来,同时注意吸取民间艺术的特点。在人物造型方面呈现出奇异变形的怪异画风,人物形象上呈现出头大人小、面貌怪异、装束雅致,给人一种“笨拙”之感。陈洪绶的人物画在人物造型比例方面进行夸张变形,呈现出头部硕大,身体竖长的特征,将表现对象的外形和一些具体细节几何化,如《斜倚熏笼图轴》《来鲁直小像轴》等都有体现。但是这种“奇异古怪”的画风却显得气象宏大,法度森严,具有高古、典雅的的特点。但其在人物面庞的刻画有十分的生动细致,如他在作品《观音罗汉图轴》中罗汉的眉毛、眼睛、嘴唇等五官都做了比较生动的描绘,使观者能够透过表面看到人物内心活动。通过将画面中人物外形的大小进行夸张化的对比来体现作品里人物之间的关系,拉伸了画面空间的纵深感,加强作品气氛的渲染。同时他注重借鉴民间艺术的长处,将人物形象进行类似古代器物外形的“异化”,如在《罗汉图》中体现得表现较为明显,这种特殊的艺术手法使画面呈现出古朴典雅、庄重大气的风格。

在题材方面也呈现出多样化的风貌,有道释人物画、小说插图、版画等。从作品《仕女图轴》中的整体画面可以处处透出古雅秀气,无论是在衣服造型还是线条纹路,都能够窥出独特的心思;其简练细劲而又富有装饰性的线条,清丽的色彩,展现出深厚的功力。同时在细节的刻画上也能够看到他追求古雅的情节和富有浪漫的诗意。同时,陈洪绶的“高古”风格不仅在卷轴画中有所体现,而且在版画方面也有充分的反映,如《博古叶子》《酒牌叶子》等都可以看出其艺术特色受到民间艺术审美的影响。

三、波臣派与陈洪绶人物画的差异

(一)艺术理念的差异

曾鲸早年于江南地区从事肖像画创作,在造型理念上注重对人物外形的精确描绘和精神面貌的准确把握,他注意借鉴古代传统的优秀肖像画作品,通过对人物外形的描绘进而达到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即顾恺之所提倡的“以形写神”的绘画思想。后期由于与董其昌等文人士大夫的交往,导致其艺术创作思想发生转变,通过高度的提炼概括来增强人物内心活动的塑造,使画面的写意性增强。

(二)艺术手法的不同

在表现内容方面,以曾鲸为首的波臣派比较注重人物的精神气质及背景环境的整体塑造,通过营造出一种淡雅脱俗的意境来展现表现对象的特征;在用线方面,波臣派的人物造型以线作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线的穿插起伏来突出人物的体积感,以线面融合的方式进行描绘;而且,曾鲸擅长用自然流畅的长线条來表现人物衣着细节之间的关系。在作品《张卿子像》中,他先用淡墨对表现对象的五官轮廓进行描绘,之后再进行渲染。能够灵活地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质感的线条进行表现,流畅冼练,随意洒脱。而陈洪绶的人物画在用线方面又能够继承前人,在研析晋唐历代人物画家的基础上,不断结合自己的审美趣味和生活经历进行创新,由早期的细匀刚硬到后期的“易散以整,易方以圆”,线条圆转流畅,能够根据人物外形衣褶变化而运转自如,使人物富有高古恬淡的感觉,具有文人画的审美趣味。

四、艺术风格的差异性对后世的影响

这种在造型上的不同风貌对后世的人物画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曾鲸对中国画白描人物的技法十分娴熟,同时对墨骨画法和江南渲染法有着很深的造诣,这种将各家长处融于一体的新画风后来受到江南士大夫阶层的喜爱和赞赏,后来又自立门户,广收门徒,其弟子广泛地分布在江浙和闵赣一带,对清初时期宫廷人物画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陈洪绶人物画也对民间艺术和扬州画派及后来海上画派的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他们将陈老莲绘画中线条遒劲、气质古朴、变形奇异的特质进行继承并结合个人风格进行创新,这种不同风貌的呈现丰富了传统人物画的形式,促进了中国人物画走向多元化和自由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樊烨.陈洪绶生平事迹考[D].杭州:浙江大学,2017年.

[2]孟宪伟.明代中后期论画纷争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7年.

[3]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第四册[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陈洪绶艺术风格人物画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17世纪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何家英人物画的愁绪之美
模仿成不了真画家
一生如莲
陈洪绶传记解读
华鬘的妙品
18世纪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庄重与理性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