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聆听》导写与示例

2019-06-14丁之境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19年5期
关键词:聆听理解力导语

丁之境

题目呈现

聆听是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一位哲学家曾说过,一个人应学会聆听,聆听他人,聆听自然,聆听生活,甚至聆听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丰富的心灵感受。生活中,你一定聆听过什么。聆听,带给了你怎样的感悟呢?

请以“聆听”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导引

考场写作主要考查三种能力:理解力、表达力、思考力。其中,理解力是考场写作的第一能力。我们首先要会读题。

本题由导语和题目两部分组成,对此种类型的作文題,除了重视题目本身外,还要重视题目前面的导语。我们试着分析一下导语:

1. 第一句话明确了题目的内涵:“聆听是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

2. 第二句话罗列了生活中常见的聆听对象,从他人到自然到生活再到自己,提示考生选材的范围、内容,帮助考生打开写作思路,并且点出聆听的价值和意义,暗示立意角度。

3. 第三句话用来激活考生的写作思维,激发写作兴趣。

题目读懂了只是第一步,开始动笔前,还有一个运思的过程,可以围绕题目问自己一些问题来帮助运思。

1. 聆听什么?这个问题涉及文章的选材,建议根据相对新颖、印象深刻、感悟独特的原则来选材。

2. 听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既关乎写作内容,更关乎文章表达,要用细腻的具象的语言来表现抽象的声音。

3. 有怎样的感悟?思考这个问题,就是在思考文章的立意,要把聆听的过程以及聆听到的声音和自己的心灵感悟结合起来,写出聆听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想提醒大家,声音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很多人却充耳不闻,这不是耳朵的问题,而是心的问题。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曹文轩说:“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没有意义的。”的确,凝视可以让我们看到世界的细微与不同,聆听同样可以让我们发现世界的丰富和精彩。只有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我们才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只有让自己的心沉淀下来,我们才能听到自己心灵的回声。

猜你喜欢

聆听理解力导语
导语
我的理解力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培根《新工具》中“理解力”浅析
导语
积极统筹协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的有效途径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喧嚣时代如何学会“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