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效果
2019-06-14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而言,临床在确诊后,主要选择微创手术方法展开对应治疗,在将患者病情改善的条件下,使得患者疾病死亡率显著降低,但是期间为了对手术的顺利实施等做出保证,研究护理措施加以配合仍然至关重要[1-2]。基础护理的实施,只能够按照医嘱完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基本护理,无法凸显护理的全面化以及个性化,从而难以获得显著护理效果。在此种情形下,个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于高血压脑出血疾病护理中获得广泛应用。本次研究将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探讨最佳护理措施配合展开微创手术,以此通过个性化护理的实施将遵医行为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8年9月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后进行微创手术期间护理配合措施的研究。对照组(36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为41~79岁,平均年龄为(59.31±4.35)岁;病程为5~10 h,平均病程为(6.25±0.91)h;观察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年龄为42~81岁,平均年龄为(59.33±4.39)岁;病程为6~10 h,平均病程为(7.01±0.25)h;观察对比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于入组后的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合理进行微创手术期间护理配合措施的研究;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措施展开;观察组:采用基础护理+个性化护理措施展开;对于对照组,主要集中于生理指标以及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力度加强、口腔护理以及呼吸道护理等方面[3];对于观察组,具体为:护理人员就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疾病情况以及症状表现加以了解,对应性展开个性化护理方案建立,就护理服务具体内容需要提前告知,之后对患者的意见加以了解,并且进行合理采纳。在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表现平稳后,适当将沟通以及交流力度加强,对患者内心所需予以倾听,最终确保在负面情绪纠正以及疾病恢复信心建立方面发挥显著促进效果。此外就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知识利用诸多方式进行讲解,具体途径主要包括视频、图像以及图片等方面,对于患者家属参与其中加以鼓励,最终确保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疾病的错误认知可以获得及时纠正[4-6]。此外,于康复早期阶段,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床上被动运动,护理人员进行协助,之后向主动运动进行逐渐过渡,在病情获得改善后,对于患者的下床锻炼加以指导协助,确保于短距离步行训练向完全独立行走方面进行过渡[7-8]。
1.3 观察指标
于患者出院前观察对比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总遵医嘱率以及护理总满意率。(1)遵医行为对比:完全遵从:对于医嘱内容,患者可以做到完全执行;不完全遵从:对于医嘱内容,患者可以做到部分执行;完全不遵从:对于医嘱内容,患者无法执行[9]。(2)护理人员于操作技能、服务态度、健康宣教、知识掌握程度、康复情况以及舒适度等方面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展开满意度调查,具体标准为:非常满意:结果≥82分;基本满意:60分≤结果≤81分;不满意:结果≤59分[1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总遵医嘱率以及护理总满意率作为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遵医嘱率对比
与对照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总遵医嘱率(72.22%)对比,观察组(97.22%)提高程度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总遵医嘱率临床对比
2.2 护理总满意率对比
同对照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总满意率(69.44%)对比,观察组(97.22%)提高程度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实施微创手术治疗期间,之所以研究护理措施进行配合,除了对微创手术的顺利实施做出保证之外,还为了将患者的疾病后遗症等显著减少。但是基础护理的实施,只可以对患者的一般需求进行满足,无法真正体现出护理的全面化以及个性化[11-16]。
个性化护理的有效实施,可以就患者基本情况展开评估工作后,对患者的痛苦感等进行详细了解,并且就高血压脑出血知识等利用诸多途径进行讲解,以此将患者错误认知显著纠正。此外通过对康复期锻炼等加以指导协助,使得患者肢体功能改善获得显著促进[17-22]。
本次研究中,对于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合理进行微创手术期间护理配合措施的研究;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措施展开;观察组:采用基础护理+个性化护理措施展开;最终就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总遵医嘱率以及护理总满意率展开对比发现,同对照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总遵医嘱率(72.22%)对比,观察组(97.22%)提高程度明显(P<0.05);同对照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总满意率(69.44%)对比,观察组(97.22%)提高程度明显(P<0.05)。分析此种结果的原因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实施基础护理期间,只能够于生理指标以及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力度加强、口腔护理以及呼吸道护理等方面完成基础护理,此类护理措施的应用,只能够对患者的基本要求等进行满足,而个性化护理的有效实施,能够在基础护理基础上,采取系列个性化手段展开护理干预,进而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手术的顺利实施能够奠定基础,通过为外界环境的良好做出保证,使得患者的医护配合度获得显著提升,使得患者的微创手术信心显著提升,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显著提升,从而获得上述结果,进一步说明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可行性[23]。
综上所述,医疗人员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实施微创手术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配合,通过将总遵医嘱率提高而获得患者积极配合,通过将护理总满意率提高而促进护理质量提升,充分证明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可行性。
表2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临床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