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抑郁症与焦虑症内分泌及单胺类递质水平对比

2019-06-14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4期
关键词:胺类广泛性焦虑症

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抑郁症与焦虑症均与中枢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及五羟色胺(5-HT)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在研究中发现,在二者患者的血浆以及脑脊液中,NE的浓度可呈现出较高的表达水平,临床工作者也可借助NE的水平来对患者外周交感神经的功能完成一定的反馈[1-2]。此外,也有研究报道指出,抑郁症与焦虑症疾病的发生发展同样也容易受到内分泌水平的影响[3]。现我院针对抑郁症与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内分泌及单胺类递质水平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判断二者的差异,旨在辅助完成对不同疾病的诊断与鉴别,从而更好地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以提供有效的临床参考依据,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56例与广泛性焦虑症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抑郁症组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33~61岁,平均年龄为(45.12±2.45)岁,病程为1~7年,平均病程为(4.23±0.45)年,对照组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31~58岁,平均年龄为(47.12±2.46)岁,病程为2~6年,平均病程为(4.12±0.61)年。两组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参与研究的人员均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

1.2 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的HAMD及HAMA量表评分、内分泌及单胺类递质水平。

1.2.1 汉密尔顿焦虑量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HAMA量表将焦虑因子分为躯体性和精神性两大类,得分越高说明焦虑症状越重[4]。HAMD量表总分<7分:正常;总分在7~17分:可能有抑郁症;总分在17~24分:肯定有抑郁症;得分在24分及以上评为严重抑郁症[5]。

1.2.2 内分泌及单胺类递质水平测量 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采集患者的1 mL的肘部静脉血,在低温条件下对血清进行分离,后放置在零下70℃的环境中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内分泌指标血清皮质醇(CS)、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进行测量,采用放射免疫法对单胺类递质指标肾上腺素(EPH)、去甲肾上腺素(NE)进行测量[6-7]。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HAMD及HAMA量表评分对比

与抑郁症组比较,广泛焦虑症组患者的HAMD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与广泛焦虑症组患者的HAM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HAMD及HAMA量表评分对比(分,±s)

表1 两组患者的HAMD及HAMA量表评分对比(分,±s)

抑郁症组 56 35.69±8.36 22.42±7.14广泛焦虑症组 52 22.56±5.21 23.68±6.30 t值 - 6.78 0.97 P值 - <0.05 >0.05

2.2 两组患者的内分泌及单胺类递质水平对比

与抑郁症组比较,广泛焦虑症组患者的CS水平较高,ACTH水平较低,EPH水平较低,NE较低,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大量资料显示,广泛新焦虑症与抑郁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家具聚集性,并认为这两种疾病之间存在的家具聚集性主要可为下列三种原因所导致,第一个原因是抑郁症本身能够引起广泛性焦虑症;第二个原因是广泛性焦虑症能够导致抑郁症的发生;第三个原因是广泛性焦虑症及抑郁症可由共同的原因引起[8-9]。本次研究现针对抑郁症与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内分泌及单胺类递质水平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判断二者的差异,通过判断这些指标在不同疾病中的动态变化以获得准确的研究结果。结合本次结果显示,与抑郁症组比较,广泛焦虑症组患者的HAMD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与广泛焦虑症组患者的HAM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二者在HAMA评分方面不会显示出明显的差异,说明二者可能存在着互相促进病情的情况,与以往报道基本一致[10-11]。

另外,在对比内分泌及单胺类递质水平时发现,与抑郁症组比较,广泛焦虑症组患者的CS水平较高,ACTH水平较低,EPH水平较低,NE较低,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CTH及CS水平反映出了HPA轴的功能状态,在通常情况下,抑郁症患者的血清CS可呈现出异常升高的趋势,分析其表现出此结果的原因是抑郁症患者体内的IL-2可表现出异常升高的水平,此时高水平的IL-2则能够对HPA产生较强的刺激作用,从而引起HPA轴亢进,导致CS水平的升高,而ACTH水平可在焦虑症患者中呈现出较高的水平,符合以往报道[13-14]。对于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而言,通常会处于一种慢性的应激状态下,此时CS的分泌则会呈现出耗竭的状态,导致了ACTH呈现出了反馈性升高的表现,就此,也有临床工作者指出了广泛性焦虑障碍及抑郁症患者的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儿茶酚胺作用的存在[15]。另结合结果发现,广泛性焦虑症组患者相比于抑郁症组相比EPH水平较高,NE水平较高,分析结果说明焦虑症的发生发展可能受到了NE系统的广泛影响。综上所述,抑郁症与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中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内分泌及单胺类递质水平的差异,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表2 两组患者的内分泌及单胺类递质水平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的内分泌及单胺类递质水平对比(±s)

抑郁症组 56 430.36±181.55 49.52±25.11 67.96±42.01 470.69±260.25广泛焦虑症组 52 670.96±180.24 32.55±24.10 43.08±23.08 311.74±175.42 t值 - 6.45 7.23 5.34 8.56 P值 - <0.05 <0.05 <0.05 <0.05

猜你喜欢

胺类广泛性焦虑症
胺类捕收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着色剂中芳香胺类物质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坦度螺酮联合九味镇心颗粒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长期慢性疼痛,小心焦虑症
五味子木脂素对记忆障碍模型小鼠自由基及胆碱能、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全球胺类产品市场2020年将达到140.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