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与大学生参与度探析
2019-06-13厉梅
厉梅
摘 要:通识教育强调对完整的人的培养,为国家乃至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向善意志和综合能力的主体。但在通识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着大学生对通识课程参与度不足这一问题。对此,应该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合理关联;开设相关通识课程,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对自我进行定位;在授课方式上,善用课堂的头脑风暴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关键词:通识教育;参与度;专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6-0022-03
随着对教育强国这一科学理念的深入理解,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别敦荣对《中国科学报》的记者说,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已经形成探索性的通识教育模式,其他高校在政策的引导下,正在制定适合本校特点的通识教育教学改革方案,进入全面铺开的阶段[1]。关键问题是要进行怎样的通识教育,相应的教学改革如何开展?在今天普遍讲求功利性的时代语境中,通识教育如何才能做到真正于学生有益,于社会有效?在全球化时代,尽管各地高校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特色,但关于通识教育的认识在当今并不迥异,只是有微殊。
一、通识教育的内核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序言里说到,哈佛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人”(Whole Man),而全人等于“好人(good man)+正直的公民(Good Citizen)+有用之人(Useful Man)”。这样的框架跟中国当代所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异曲同工的。这两种说法都涉及了对个体自身以及个体对社会的责任两个方面,或者如新实用主义大师理查德·罗蒂所说的既要追求个人完美,又要有实现社会正义的能力。国家乃至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以及向善意志的指引,二者缺一不可。与此相应的是,个体作为社会秩序中的一员,既需要具备知识技能的深度,又需要具备知识的广度;既需要个体具有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又需要其具有相应的协作能力;既需要关注个体对问题的解决,又需要有对公共事务的参与能力;既需要具备理性的决断能力,又需要具备同情共感的心理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等。当然,个体作为完整的人的出现并不是通过通识教育就可以一蹴而就的,但大学阶段的通识教育对他们的感受力与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与协作能力等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对通识教育参与度不高的原因
那么,通识教育如何才能达成以上人才培养的目标呢?关于通识教育的开展,全球各个地区的高校都在进行着不懈的尝试。美国哈佛大学2018版通识课与之前相比,突出了以下四大特点:越少的课程意味着越大的自由与深度;更加重视跨学科学习;谈论课的地位更加突出;加大了基于项目制的实践活动的比例。我国的“北京师范大学在新版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构建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重构了六大模块通识教育课程,广泛调动院系开设优质课程,引导学生个性化修读,并形成了通识教育课程的新特点:训练思维,提高科学素养;研读经典,传承优秀文化;重视写作,提高表达技能;注重实践,丰富人生体验,为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培养未来精英人才积累了经验”[2],等等。不少高校通识教育的开展都有着长久的历史,所尝试的每种模式都有着值得借鉴的地方。尽管如此,在目前很多高校通识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从课程体系的设计到教学效果的评估等都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通过学生对通识课程的参与度不足而集中地折射出来。在很多高校通识教育课被设为必修课,但不少学生却将其视为水课,滋生着课堂上的低头族。这种情况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的高校,都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关联度不合理
很多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得很多、很全面,但失之精准。美国大学曾经的自由选修课程模式对此提供了一定的教训,“由于缺乏統一的课程选择标准,再加上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学生通常不顾及自身知识构成的缺陷与不足,一些达不到一定学业技能水平的学生却仍然可以自由地选择课程,从而使大量学生学不到系统连贯的课程知识体系,严重影响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大学声誉,使人们对学士学位的价值产生了质疑”[3]。或者可以说,有些高校的因人设课有时游离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之外,有时又因其对教师专业兴趣的专注而使得学生的课程选择更加狭窄化。当学生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框架缺乏清晰的了解或者怀有功利性的纯粹拿学分的心态时,这些通识课的设置就可能会误导学生或增加学生学习的惰性。
(二)课程内容与学生个人生活、社会生活的关联度不够
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大学阶段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成型的阶段。在中小学阶段相应的教育内容由于其年龄的原因,未必能真正内化和理性化。而大学阶段是他们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主动建构,虽然也有无意识层面的运作,但在意识层面上大学生已经对个人、对社会形成了一定的看法并据此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时期的教育不能进行机械说教,而是需要进行感性的和理性的教育,使他们摒弃一些偏见或陋见,向着更为合格的现代公民方向迈进。此外,大学阶段涉及大学生对未来自身的规划。大学生要进行四年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以应对走向社会的生活,包括私人生活以及社会生活,而这些内容专业教育不能全面提供,例如他们的个人情感生活的取舍,他们对国家政策的反应,他们对本专业领域外的信息的吸收和应对,更进一步,他们对国家、社会、民族的责任的承担等,这些公民素质的养成都需要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反观一些国内高校开设的通识课的内容,有些对此类要求没有很好地体现,有些则具有一定的话题性和随意性。
三、通识课程设计的参考
面对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学生学习的疏离这一比较普遍的问题,最直接的回应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通识课程,让学生的学习动力不仅仅是为了拿学分,而是使他们意识到这些通识课程的内容与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是密切相关的。因而,高校在进行通识课程设计时可以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合理的关联,使二者在学生的知识結构体系中平衡、共生
在专业教育中,不管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追求知识的深度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大学阶段,达到什么样的知识深度以及如何达到是值得深思的。我们必须要厘清的是,专业细化并不意味着可以更好地驾驭知识深度。知识的界域是无限的,所以对专业知识进行全盘灌、细处输是事倍功半的,大学学习的关键是习得一种方法,可以举一反三地在未来情境中生成自己所需的知识。从这个角度说,通识课程是专业教育的润滑剂。当桥梁专家展示出他的超凡的形象思维能力时,当文学家展示出他的严谨的抽象思维能力时,总是给人们留下精妙绝伦的产品或艺术品。一定程度上,通识教育为专业教育提供了蹊径独辟的异质思维方式。一些美国大学在开展通识教育时,提出“要发展直觉的、创新性的、美学的才能以及把这些与推理技能联系起来的能力”[4]。例如,关于中西方神话的通识课程,可以为人类学、地理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学科提供有益的导引;相反,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一些通识原理课又可以丰富人文类学科的哲学、美学;等等。于此,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仅没有割裂,而且还被置于外延更广的知识结构体系中。
(二)开设相关通识课程,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对自我进行定位
如果说专业教育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获得一定的谋生之本的话,那么,通识教育则有助于为学生的存在解蔽、澄明,换言之,就是使学生对专业领域外的社会生活保持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参与能力。现有的通识教育课程一般来说都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三大领域,每一领域都可以为学生的存在定位提供诸如宇宙的、社会的、人生的坐标。例如,很多学校开设了经典研读课,研读的经典可以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也可以是人文、社科领域的。对经典的研读,不仅要知道它的具体内容,而且要了解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思想,它的承前与启后的价值何在?由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经典研读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即在研读经典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培养各种思维能力,从而能够触类旁通,发现个体以及人类社会的微观与宏观,过去、现在与未来。
为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大学生需要理性的和感性的教育。关于理性教育,西方一些高校开设了道德推理课,如美国的斯坦福大学,这一课程致力于向学生介绍道德规范的普遍性、必要性与多样性,“向学生阐释权利与责任的本质、公平与尊严的价值、个人善与恶的天性、个人选择的价值、公共政策的正当性,以及建构美好生活的愿景”[5]。通过使学生认识道德规范的由来,让他们构建理性的观念,即如果道德无底线后退,社会将会陷入混乱之中,以防止一面大骂造假害人一面自己造假谋利的现代愚人出现。这种学习对现代公民来说尤其重要,否则,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法律和道德必成长短腿,滋生法律未及、道德之下的破坏社会秩序的投机者。在感性教育方面,大学生必须认识到宇宙的无限与个人生命的有限,在面对世事变幻时能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不因自己的渺小而不作为,充分尊重生命的价值。他们要保有一份敏感性,善于同情共感,从而培养和持有向善的意志。通识教育中的相关人文课程可以为这种生命价值、意义的获得提供丰富的教益。
另外,大学生虽然身处校园,但是他们对周围现实有一定的关注,并且希望表达自己的声音,因而,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可以设置一些当代文化通识课引导其思考更全面与深入。美国一些高校开设了全球问题研究以及美国文化研究,将全球环境、同性恋、种族歧视问题等纳入课程,学生们通过对这些课题的研讨来表达他们对社会的参与。同时,这些课题因与学生生活高度相关而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体现出通识课程实践性的要求。这一实践性的体现之一是广泛地占有现实资料。现在大学校园的低头族普遍习惯于从网络上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而对周遭的社会现实视而不见。在此情况下,他们的看法不免是网络媒体信息的二手转译,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对此,大学生应该走入生活,在生活中搜集材料,使之成为自己思想的来源,从而走出自我中心的幻觉,做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三)在授课方式上,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
针对授课内容,可以采取讨论、座谈、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摆脱被动听课的地位,要让课堂的头脑风暴见证个体感受、思维能力的成长。并且,当选择同一通识课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背景时,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等的不同,更容易在彼此之间激起讨论的热情和观念的碰撞。这种讲求互动的课堂不仅可以使知识和思想变得越来越清晰、合理,同时彼此之间的对话还可以锻炼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帮助他们有理、有力、有节、有效地传播正确、合理、科学的知识和观念。当然,这样的授课方式需要学生在课后做好充分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自主性,否则课堂上的讨论、对话就难以真正展开。想必这也是哈佛大学所说的要开设越少的课程的原因之一,古人有云,“学而不思则罔”,只有进行了充足时间的课下自修才可以丰盈课堂上的集中讨论效果,同时,使思考更好地变成知识生成的催化剂。
与此相应的是,在课程考核方式上,教师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由于当今网络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很多通识课程的论文考核方式变成了变相、隐蔽的文字复制、粘贴,缺乏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内化。据此,通识课程的考核可以尝试将长篇的论文写作变成精简的口语表述,即以组为单位,通过组员的考前准备、现场的即时讨论和发挥,避免学生论文的机械拼贴,使学生将真正属于自己的观念表达出来,使考核真正成为对他们学习状态的一种检验。
总之,通识教育对培养完整的现代公民可谓是良计佳策,每所高校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定位因地制宜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这一过程必须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使学生视其为真正的学习而不是可以轻松拿学分的水课,如此才能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通识教育的广度并不意味着放弃其必要的深度,而是需要教师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以将之切入专业教育的知识脉络,并培养学生反思、批判、决断的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进行恰当的自我定位,在个人完美和社会正义两方面各承担其角色,做如萧伯纳所说的能认识世界并改变世界前途的人。
参考文献:
[1]温才妃,武悦.脱“大”脱“水”,通识教育进入新阶段[N].中国科学报,2018-08-14.
[2]夏敏,许成伟,刘新蕾,等.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2017,(10).
[3]常甜,马早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模式及哲学基础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6).
[4]Haig Mardirosian.The Reforms in General Education atAmerican University[J].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2004,(125).
[5]刘学东.新思维,新课程——斯坦福大学通识教育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