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9-06-13蔡琼娜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蔡琼娜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图书馆评估;评估标准

摘 要: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公共图书館总分馆在历次评估中的指标,指出当前总分馆的建设主体仍然是政府部门,图书馆分馆应该对分馆的人、财、物进行统一管理,合理选址,重视分馆的服务效果与服务效能,以及分馆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2-0018-03

1 背景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推进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重要性。2016年12月,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有力地推进了以县级图书馆为中心的总分馆制建设[1]。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起到了重要作用。2017年,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开始将总分馆建设单独列出,并进行考核,这是在前五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中未能体现的,对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

2 分馆与总分馆制

2017年,《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与《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的补充通知》中针对各级图书馆制定的评估标准和评估细则指出,总分馆须具备统一服务,有通借通还,发达地区宜一卡通通借通还;统一编目,有资源统一调配;统一管理,有业务协调机制。基于以上条件形成的服务模式曾被称为图书馆服务的集团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总—分馆式”[2]或“总分馆制”模式。在该体系内,通常由总馆主导协调多个分馆共建共享,实行文献资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统一服务政策、统一服务标准,通借通还[3]。

2001年,孔方恩在《都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制模式初探》一文中提出了对我国都市现行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设以总分馆制为标志的都市公共图书馆系统的必要性[4]。这是我国最早关于总分馆制的研究论文,2007年以后关于图书馆总分馆制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

3 历次评估指标变化

3.1 涉及总分馆建设的评估考核项目由少到多

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前三次通知的下发时间分别是在1994年、1998年、2003年。三次评估细则未能直接体现有关总分馆建设考核项目,仅在基层辅导中提到基层图书馆建设内容,直到2008年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第四次评估细则中,关于总分馆的考察项目才逐渐增多,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第四次评估中,省、市两级公共图书馆项目将分馆外借册次纳入外借册次总量,分馆个数也被纳入了评估范围,考核指标2项。省级、县级少儿图书馆考核项目中有服务点、分馆和网点建设2项指标,市级少儿图书馆考核项目中还包括分馆在内的协作协调共3项指标。

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标准中,省级公共图书馆有关总分馆建设的考察项目主要集中在服务网络建设1项,县级公共图书馆评估指标中涉及分馆馆藏利用情况1项;少儿图书馆的考核项目中涉及流动网点建设、流动网点书刊借阅人次、流动网点书刊借阅册次等3项指标,详见表2。

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涉及总分馆建设的项目比前几次明显增多,并开始将总分馆建设单独列出进行考核。对公共图书馆的考核项目中涉及总分馆建设的有省级图书馆7项,市、县级图书馆11项。在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中,将之前从未纳入考核指标的分馆面积纳入场馆总面积,且成为评估的必要条件。

3.2 考核分值比重增加

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前五次评估总分为1,000分,前三次评估无分馆考核项目。第四次评估涉及分馆的考核项目中,公共图书馆考核分数最高为40分,少儿图书馆考核分数最高为35分;第五次评估中涉及分馆的考核项目主要是服务网络建设,其中省级评估考核分值最高为15分,县级评估考核分值最高为25分,少儿图书馆评估标准中涉及分馆的考核项目最高分为40分;第六次评估总分1,500分,其中基本分1,000分,加分500分。市、县级公共图书馆考核项目中对总分馆建设进行单独考核,其中基础分值为30分,加分分值为5分,最高评估考核分数为35分。而市、县级公共图书馆考核项目中涉及分馆的考核项目分值多达225分。

3.3 考核标准由服务效果到服务效能

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前五次评估主要注重分馆的服务效果,如外借册次、分馆数量等;第六次评估专门提出考核总分馆建设的服务效能——注重考查分馆运行是否正常、分馆发挥作用及读者利用情况等。此次考核标准要求分馆正常开放并有公告,馆藏配备合理,图书流转正常,有读者量、借阅量统计,有活动开展情况等。

3.4 分馆建设成为服务网点建设的基础

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第四次与第五次评估标准关于服务网点建设的考核指标包括分馆、流通点、服务点等,并将分馆与服务网点或流通网点建设纳入同一个考核项目进行考核。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标准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点建设是指在总分馆基础上进行的各种延伸服务。服务网点指总分馆以外的其他服务点,如流动图书车、24小时自助图书馆及未纳入分馆系统的借阅点等。而服务网点建设不再包含分馆建设,只是作为分馆建设的延伸服务,旨在促进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

4 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发展方向

4.1 大力推进总分馆建设

近年来,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与少儿图书馆大力推进总分馆建设,这对有效整合图书馆资源,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能,推进文化资源共建共享起到了重要作用。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提供有力的保障。

4.2 政府主导总分馆建设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2016年12月,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五部委印发《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同年,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这些法律和文件都将政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分馆建设的主体,主张由政府主导分馆建设。

4.3 合理布局,完善总分馆建设

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中,完善图书馆服务网络主要考查本地区网络建设的规划、管理、取得的成就及参与服务网络的基层图书馆的比例;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标准将图书馆的分馆与服务网点、基层图书馆区分开来,总分馆按照二级行政区的数量合理规划布局。各级图书馆总馆根据实际,综合考虑二级行政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条件、人口分布和文化基础设施等因素,合理确定总分馆的布局、规模和标准,以确保图书馆服务的均等化。

4.4 总馆统筹分馆资源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与《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的补充通知》中,针对各级图书馆制定的评估标准和评估细则指出,总分馆建设方面应由市县级总馆整合其二级行政区域内的公共阅读资源,实行总馆主导下的资源统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总馆对文献资源进行统一采购、统一编目,以节约政府采购成本与维护成本,使文献资源数据质量与总馆保持一致,为实现总分馆资源通借通还打好基础。②图书设备等资源统一由总馆负责调配,合理分配总分馆的资源,优化总分馆资源配置。③总館负责分馆人员的聘用、分配与培训,便于分馆按照总馆的工作安排和服务标准面向基层群众提供与总馆水平相当的基本服务。④总馆与分馆之间能够实现通借通还和数字资源共享,读者持一张卡就可以在总分馆系统借阅文献资源,实现信息资源配置与服务的规范化、共享化与平等化。

4.5 关注分馆服务效果

分馆的服务效果是地方政府的投入到产出的体现,也是图书馆业绩的重要指标。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历次评估中涉及分馆的考核项目大都包括分馆的馆藏量、外借量、流通率、进馆人次与外借人次等,这是分馆服务效果的直接体现。

4.6 重视分馆硬件及软件建设

在分馆建筑面积、员工数量被纳入考核指标后,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加强对分馆的硬件与软件建设,充足的资金、合理的空间、优秀的人才、丰富的资源是提高分馆服务能力以及服务效能的必要条件。第六次评估标准虽然明确指出信息基础设施保障不包含分馆,但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无线网络的覆盖、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将成为分馆建设的重点内容。

4.7 服务网点建设在分馆建设上得到延伸

以分馆为基础开展图书馆服务网点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完善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图书馆服务网络由“总馆—服务点”模式变为“总馆—分馆—服务点”模式,形成了图书“统一流转、通借通还”、资源“共建共享”、服务“规范高效”的良好格局。

5 结语

总分馆制的推广及运用,是当前公共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的历次评估指标变化可以看出,总分馆建设评估考核项目逐渐增多,考核分值比重也呈增加趋势,并且在考核时也越来越注重服务效能。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应提高对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重视力度,加强政府引导,优化总分馆资源配置,完善基础设施,进而充分发挥图书馆总馆和分馆的信息资源、文化资源的服务价值,凸显总分馆制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文化部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体育总局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EB/OL].[2017-07-20].http://zwgk.mcprc.gov.cn/auto255/201701/t20170118_477688.html.

[2] 李源江.“总—分馆式”是基层图书馆服务网络模式发展的趋势[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上册)[C].2007:607-610.

[3] 金武刚.论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构建与实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3):42-57.

[4] 孔方恩.都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制模式初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1(6):90-11.

(编校:马怀云)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
浅谈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免费服务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
公共图书馆在引导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