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历史题中的文学类史料运用分析
2019-06-13□詹海
□詹 海
(五莲县教育局教研室,山东五莲 262300)
凡是蕴含历史信息的各类文学形式,如小说、散文、诗词、赋、剧本、民谣、寓言、神话等,都可作为史料。体裁多样的文学史料为中学历史教学与命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空间。文学史料不断走入历史命题者的视野,且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考历史题,这是因为这类史料具有先天优势:不乏与历史相关的生动描述与鲜活场景,方便于创设情境,灵活地生成问题。近年来的浙江高考历史题屡屡引用文学类史料。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和认识,有利于更好地把握高考命题的走向,推动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一、浙江高考历史题运用文学类史料的特点
浙江高考历史题近年来不断出现此类试题,涉及诸如诗词、赋、歌词、小说、纪实文学、话本等多种体裁(详见表1)。
表1
续表
而考查的重心在以下三个方面较为突出。
(一)再现经济发展的面貌
历史上的诗词歌赋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发展内容。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在自己的作品中,生动细致地描述了同时代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或者是繁忙的男耕女织场景,或者是技艺精湛的手工业制作,或者是熙熙攘攘的商业活动景象等等。后人从中可以管窥古代、近代中国经济的繁荣面貌和发展历程。2013年浙江文综高考在第38题中引用了以下材料: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是“时人”的诗句,信息较为丰富,描述了近代初期长江三角洲村镇经济的新景象,与教科书中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主干知识珠联璧合。
由表1可知,近三年浙江高考历史题中,有多道试题借用诗词、歌词描述古代手工业、商业以及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其中,2016年6月文综卷第14题,同时引用了东汉、西晋、唐和明四个朝代的诗、赋作品,考查古代手工业、商业发展状况。
(二)认识社会转型的规律
引用文学史料,聚焦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百态,反映社会变革的曲折迂回,是浙江高考历史题的又一特点。历史上的社会变革时期,往往是民众心理躁动不安、新事物生机勃勃、新与旧的碰撞与冲突较为激烈的时代。文学作品是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的缩影,记录着重大改革的轨迹与走向。这类试题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是反映社会风俗的进步。如2017年4月选考第9题,引用20世纪初国内多家报刊登载的一首歌词,体现“婚嫁旧俗受到冲击”的现象,通过风俗习惯的演变体现社会变革的脚步。
二是反映社会变革的思想内涵。如2016年4月选考卷中,就曾借用近代西方小说考查人文主义内容及有关内涵等。
三是揭示社会变革的曲折。如2018年4月选考第9题,考查“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的历史现象,其历史内涵在于:社会转型的进程是渐进的,会有各种反复与曲折。
(三)针对史料价值的辨析
随着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的转换,“新课标”对中学生史料意识的要求进一步升级。例如,要求学生能够对史料加以整理和辨析,判断其价值,并且辨别作者的意图。作为史料大家庭的一部分,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对于上述课程目标的实现极具价值。
辨析史料价值,属于解释历史的前提。历史上的文学作品,是对当时现实社会的反映,同时也含有作者形象思维的成分,其中不乏用典、格律、想象、夸张等艺术手法。利用其进行历史探究,就是要秉承严谨细致的治史原则,准确判断作者创作的初衷,找准作品内含的历史真实。2012年浙江文综卷第15题体现了这一教学导向。
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本题实质上提出了在辨明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诗歌类文学史料的问题。这与目前“新课标”史料实证的学业质量要求不谋而合。2017年11月选考第26题,引用传记性小说《瀛台泣血记》中关于光绪帝的记述,也涉及如何辨析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问题。
二、教学启示
浙江历史题频频使用文学作品,变换认知历史的视角,有利于引导历史教学增强体验性和探究性,这与新一轮课改的教学要求是相符的。“新课标”在“教学活动示例”中,就有以文证史的活动建议,如“从明代小说(如“三言”)中寻找白银在中国普遍流通的内容,再现使用白银进行买卖的情境”[1]。课程标准与高考题是教学的风向标,广大一线历史教师和教研员如何才能更好地应用文学类史料呢?
(一)勤于发现和积累是条件
应用文学类史料的前提条件是发现与积累。通过广泛的史学阅读,提高学科素养,是中学历史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在关注史学书刊的同时,也要涉猎古今文学作品,吟诵一首古诗词,或欣赏一部中外文学名著,或外出旅游品味一帧旧时楹联,都有可能获取有历史价值的史料信息,以资教学之用。作为教研员,笔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遇到能够文史对应的典型描写,总是记录下来,成为平时命题工作的灵感和材料之源(表2是笔者记录的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情节与相关历史信息)。一线教师,平时要注意发现、勤于积累,头脑中积累的各种史料充实了,用时便可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表2
续表
(二)落实核心素养是目标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在考试和教学中利用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其着眼点要瞄向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之下的学业质量水平。在选取材料时,就要以是否能够有效地体现、检测学业质量水平为依据,还要以此为依据决定立意和使用方式。以下材料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时间 一八九八年(戊戌)初秋……
地点 北京,裕泰大茶馆。
秦仲义 ……小王,说真的,我真想收回这里的房子!
王利发 您别那么办哪,二爷!
秦仲义 我不但收回房子,而且把乡下的地,城里的买卖也都卖了!
王利发 那为什么呢?
秦仲义 把本钱拢到一块儿,开工厂!
王利发 开工厂?
秦仲义 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
……
[秦仲义往外走,王利发送。]
[小牛儿搀着庞太监走进来。小牛儿提着水烟袋。]
庞太监 哟!秦二爷!
秦仲义 庞老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
庞太监 那还用说吗?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
[众茶客静默一阵之后,开始议论纷纷。]
茶客甲 谭嗣同是谁?
茶客乙 好象听说过!反正犯了大罪,要不,怎么会问斩呀!
茶客丙 这两三个月了,有些作官的,念书的,乱折腾乱闹,咱们怎能知道他们捣的什么鬼呀!——摘自老舍话剧剧本《茶馆》
老舍先生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以上这个片段,笔者在多年以前的命题中曾加以应用,在当今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新形势下,仍然是创设教学与命题情境的典型材料。其中,秦仲义“实业救国”思想的出现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走向决定的,从中可以感悟“唯物史观”的基本理念;材料一开始就将剧情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时空观念”跃然纸上;同时,可以对材料价值进行辨析,与教科书中的相关知识进行互证与比对,判断故事发生的真实性和可能性,认识文学与史学表述历史问题的不同点,从而培养“史料实证”精神;还可以基于材料设问“你认为秦仲义的梦想是否能够实现?”“‘茶客’们的对话说明了什么?”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结论,并且对于历史现象进行反思,从而达到“历史解释”的目的;而从秦仲义“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的豪言壮语中,也不难理解当时民族企业家救亡图存的“家国情怀”。
(三)追求严谨有度为策略
应用文学类历史史料,要审慎地认识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切忌随意性。《三国演义》开篇有一段著名的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笔者在观摩历史课时,曾不止一次地发现历史教师以此为课堂导入语。从历史哲学的角度着眼,这段话为历史循环论,属于唯心主义史观,不符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文学作品对历史客观现实的反映会有主观性、虚构性,要注意文史互证、区分真伪,才能用于教学和命题。2015年高考海南历史卷第4题实际上就反映了这种治史导向。
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作预言来传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做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前殿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
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
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
D.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
谣谶的传播形式之一是民谣,属于古代文学范畴,但究其本质而言是人为的政治预言,一般不具有历史真实,不能引用这类史料印证历史走向的必然性。再如神话、寓言、诗歌、民间传说等文学体裁的史料,虽然有夸张、超现实的成分,但可以用以考证时代特征及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如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等。再如古代中国的白话小说名著大都出自元末至清初时期,而其描写的历史事件或发生在先秦,或发生在三国、宋代和清代,小说中的某些情节描述不一定符合故事发生时代的真实性,所以要予以细致的区分、甄别。明代许仲琳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的古典神话小说,其中经常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如果以该情节为证据得出火器使用已有数千年历史的结论,那就违背历史逻辑了。
同时,在教学中使用文学类史料,要有理、有度。笔者在听《新文化运动》一课时,讲课教师频频展示当时的新文学作品,其中包括民国女诗人林徽因的新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师讲得一时兴起,转而论证此诗是林徽因写给儿子还是写给徐志摩的,使课堂偏离历史主题,这就失当了。引用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要注意紧扣历史主线,文为史服务,不能把历史课上成文学欣赏课。
总之,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仍将是未来命制高考题青睐的素材,这一趋势很值得广大一线教师和教研员注意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