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日十勇士血染马石山

2019-06-12

党员干部之友 2019年6期
关键词:突围勇士乡亲们

2005年9月11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永远的丰碑》栏目中,以《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群体——王殿元等十烈士》为题,缅怀了抗战时期马石山十勇士的英勇壮举。八一电影制片厂2007年推出的电影《马石山十勇士》,就是根据1942年11月的山东马石山突围战这一历史事实改编的,真实再现了王殿元等10名八路军战士在抗战中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及英雄形象。2014年9月,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其中就包括马石山抗日十勇士。

马石山突围战的缘起

1942年,山东抗日战争正处在最艰苦的时期,日军推行“治安强化”运动,“扫荡”空前频繁残酷,胶东半岛抗日根据地形势非常严峻。11月8日,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赴烟台召开作战会议,决定发动“第三次鲁东作战”,计划从11月19日开始至12月29日结束,历时40天,采用“铁壁合围”的新战法,对胶东根据地分区进行拉网大“扫荡”。

牙山和马石山,是日军第一阶段作战的两个主要合击目标。牙山驻有胶东抗大,是我军培养干部的基地。马石山西侧的海莱边区,正西方向面对据点林立的烟青公路,西南方向是国民党暂编十二师赵保原部的巢穴。日顽两军互相勾结,海莱边区成为敌我顽三方斗争的最前线。胶东军区的指挥机关和区党委、行政主任公署等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也都常驻在马石山周边各村。针对日军的大规模进犯,胶东军区在驻地战场泊村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决定以烟青路为分界线,路东路西密切配合,以“营连为单位”,采取“分散游击分区坚持”的作战方针,军民齐动员粉碎大“扫荡”。

11月19日晨,莱阳、栖霞各据点的敌军自西向东,烟台、福山的敌军自北而南,牟平的敌军南下进入水道据点,然后转兵向西,以牙山和马石山为中心,形成南北长90公里、东西宽75公里的三面拉网大合围。国民党暂编十二师也趁火打劫自莱阳东犯,袭击我军的侧背。日军越过牙山向南推进,矛头直指胶东军区。

截至11月23日,日军调集海军、空军、步兵、炮兵、骑兵联合作战,完成了对马石山周围20平方公里地区的拉网合围。日伪军依仗着人多武器好,分成许多股,相互保持火力联系平推进逼,白天无山不搜,无村不梳,连荒庵野寺、小土地庙也不漏过,滥杀手无寸铁的平民,捕捉青壮年当劳工。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手段之残酷,令人目不忍睹。

“有我们在,就有大家在。”王殿元班临危挺身

让日军没想到的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和党政领导首脑机关,早已经跳出包围圈。同时大批当地百姓也在部队掩护下,突围出这张“大网”。

虽然如此,一些未来得及突围的百姓仍不幸落入了日军包围圈。在海阳地区,靠近马石山的郭城、发城、小纪镇等地区村民,在日军的“扫荡”逼迫下,不断逃向东边的马石山山系躲藏,最后有3000多人落入敌军包围圈。

11月23日,朔风凛冽,雪花飘扬,正当乡亲们走投无路之际,忽听西面传来一阵喊声:“八路军来了,咱们的八路军来了!”原来,这是胶东军区五旅十三团七连二排六班的10名战士。几天前,这个班去东海军分区执行任务,完成任务归队途中路过这里。他们见这里有这么多老乡被围,决定留下来带领乡亲们突围。他们已分批带领许多乡亲冲出包围圈,现在又来帮助被困在马石山前的乡亲们。

乡亲们像找到了救星,把他们围了起来,一双双热切的眼光投向了战士们。六班班长王殿元安慰乡亲们说:“乡亲们不要怕,咱们地熟、路熟,还愁冲不出去吗?乡亲们尽管放心,我们是人民子弟兵,是共产党、毛主席教导出来的革命战士,生死和大家在一起。我们一定把大家带出去,有我们在,就有大家在……”

夜幕降临,马石山隐没在苍莽的夜幕中。敌人在马石山四周燃起一堆堆篝火,端着枪的日军士兵来回巡逻。王殿元同几个党员一起分析了敌情,一致认为,敌人很可能天亮后在马石山“收网”,对抗日军民进行大屠杀,于是决定连夜带领群众突围出去。

午夜前,第一批1000名群众在战士们的带领下,沿着约1.5公里长的山沟开始转移。当快接近沟口时,王殿元带领李贵等3名战士,分别爬上沟两侧的山脊,向不远处山包上的两个火堆摸去。王殿元等人干掉了巡逻的日军哨兵,接着又扑灭了路旁正在燃烧的火堆。乡亲们在战士们的带领下出了包围圈。王殿元又带领9名战士返回,带领第二批群众突围。可是,当这批突出去的人员刚刚爬上前面的土岭时,被敌人察觉了。一小队日军追上去,机枪、步枪一齐向突围的人群扫射。王殿元一看情势危急,立即喊道:“机关枪吸引敌人火力,其他人跟我来,坚决顶住敌人!”六班立刻把敌人火力吸引过来。群众趁此机会,拼命向土岭下跑。激战中,十几个日军向王殿元带领的几位战士包抄过来。不一会儿,几十个黑影混在一起,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战。白刃战以六班的胜利而告终,但六班也付出了血的代价:战士王文礼英勇牺牲,班长王殿元等几人负伤。

为群众,王殿元班放弃了生的希望

当六班的勇士们护送完沟内最后一批群众冲出沟口,准备转移的时候,忽然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跑到赵亭茂跟前哭诉说:“同志啊,俺全家都没出来,还在西南面那条沟里!”原来,那里还有另一部分群众尚未突围。这时,天就要大亮了。王殿元明白,再返回去肯定是凶多吉少,但是,他以坚定的口气对战士们说:“同志们,走,咱们再冲回去!”

六班战士又来到马石山西侧的一条山沟里。这时,周围响起了时起时落的枪炮声,漫山遍野布满了搜山的日伪军。敌人开始“收网”了。王殿元大声喊:“乡亲们,快跟我们冲出去!”9名战士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向敌群发起了猛烈攻击。战斗中,又有两名年轻的战士倒下了,他们用鲜血为群众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就在群众顺着这个口子蜂拥突围的时候,日军两个小分队分别从东西两面围过来。王殿元当机立断,命令全班:“牵制住敌人,把鬼子引到山上去!”战士们将敌人火力吸引过来后,拔腿便往山上跑。日军一看八路军跑了,丢下群众追上来。战士们边打边退,一直把敌人引到半山腰。王殿元估计群众大都跑了出去,便指挥战士们登上了马石山主峰。

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马石山峰顶南北约40米宽,东西不足半里长。峰北是悬崖峭壁,东西两面坡陡,不易攀登。南面坡度较缓,但山路险阻。主峰嶙峋突兀,只有山顶中央有一块平坦的草地,周围被断断续续的石墙围着。战斗了一夜的7名战士又累又困,然而,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上午8时,敌机飞临马石山上空盘旋,投弹轰炸。接着,山南坡的敌人摆开一条长蛇阵,密密麻麻地向山顶扑来。当第一批敌人爬到离山顶只有五六十米的时候,王殿元一声令下,赵亭茂的机枪首先开火。接着,大家的步枪也一齐向敌群射击。敌人的第一次冲锋被打下去。当敌人发起第二次冲锋时,六班子弹已经快打光了。“同志们,节省子弹,用石头砸!”随着王殿元的命令,战士们把一块块大石头从山顶掀下,砸得敌人丢盔弃甲。

战士们凭借有利地形,利用山上的石块,与数十倍的敌人拼搏了5个多小时。最后,除了王殿元,仅剩下赵亭茂和李贵了,而且都负了重伤。王殿元检查全班的弹药,发现只剩下两枚手榴弹了。中午,日军调集大量兵力,从马石山三面同时向山顶发起猖狂的进攻。王殿元把两名战士召集在一起,神情严肃地说:“今天我们完成了一项非常光荣的任务。我们全班10个同志,同地方干部、民兵一道,往返数次冲破敌人的火网,护送出大批群众,打死了七八十个鬼子,我们没有辜负党的培养和人民的期望。现在,我们冲出去是不可能了,反合围,只剩下这两颗手榴弹,大家看该怎么办?”

战士李贵坚定地说:“我们是革命战士、共产党员,活不当俘虏,死不交枪支,咱们先把枪砸了吧!”“砸枪?”赵亭茂感到惊讶。“对!”王殿元接上说:“革命的武器,决不留给敌人!”王殿元说着,先把自己的枪砸了,接着又把剩余的枪支全部毁掉。

随后,王殿元把两颗手榴弹紧紧握在手里,3个人紧紧地靠在一起。敌人号叫着向山顶冲来。王殿元用尽全力,把一颗手榴弹扔向敌群。在敌人即将冲到跟前时,他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日军撤离马石山后,人们来到烈士浴血奋战的主峰,找到了王殿元、赵亭茂、李贵的遗体。只见他们怒目圆睁,躺在平顶松下。战后经过多方查证,十勇士中只有7人被证实了名字,他们是王殿元、赵亭茂、王文礼、李贵、杨德培、李武斋、宫子潘。还有3位战士的姓名难以考证。但“马石山十勇士”作为一个英雄群体,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乡亲们把他们安葬在山顶那棵平顶松附近,并为他们和所有在马石山牺牲的烈士竖立了纪念碑。

猜你喜欢

突围勇士乡亲们
“团长”何八斤让乡亲们便利购物
以一己之力拯救尴尬的都是勇士
苏东坡突围
为乡亲们奔小康当好“领头雁”
乡亲们叫我“卖光光”书记
追求美的人 从来都是勇士
黄金时代 金州勇士 GOLDEN STATE WARRIORS
极速突围战
“稀有气体”刘成城的少年突围
让乡亲们“零门槛”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