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江傣族双声部民歌浅述

2019-06-12杨国辉玉溪市元江县曼来镇文化事务中心

民族音乐 2019年2期
关键词:调子傣族男女

■杨国辉(玉溪市元江县曼来镇文化事务中心)

中国民歌按音乐构成和组织方式(织体)可分为单声部民歌和多声部民歌两大类,以单声部民歌为主,多声部民歌并非所有民族的民歌中都有。著名音乐研究学者樊祖荫先生《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载,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文化部和中国音协主办“全国部分省、自治区多声部民歌座谈会”学术研讨,据估计全国有将近17个民族有多声部民歌。后来随着《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编选工作全面展开,又相继发现了部分少数民族有多声部民歌,至今共发现汉、壮、布依、彝、哈尼、僳僳、纳西、拉祜、景颇等20余个民族有多声部民歌。但音乐工作者发现,源于古代“百越”族群的多数民族都有多声部民歌,而同样源于古代“百越”族群的元江傣族却未发现多声部民歌,令人困惑不解。

上世纪80年代末,音乐理论家和作曲家李安明先生在玉溪市音乐普查中,发现元江县蔓来镇高寨、养马河两个村寨的黑傣中流传着双声部民歌,撰写了《傣族双声部民歌初探》一文,发表于《民族艺术研究》1991年第6期;继之,在1997年中国少数民族第七届(贵阳)年会上,又宣读了介绍傣族双声部民歌文化背景的论文《男女串玩习俗与傣族双声部民歌》。这一发现和研究成果,填补了傣族无双声部民歌的研究空白,为我国民歌大花园增加了一朵艳丽山花。

笔者是土生土长的曼来镇人,长期在傣族双声部民歌发源地之一和主要流传区域高寨、养马河两村所在的曼来镇文化事务中心工作,对傣族双声部民歌有过不少接触,特别李安明先生多次带队来高寨、养马河两村做田野调查,笔者在协助工作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双声部民歌的认识了解,现浅述如下。

■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及文化土壤

(一)地理环境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中南部,是以哈尼族、彝族、傣族三个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自治县,是云南省傣族聚居人口较多的县(区)之一。元江东与石屏县毗邻,南与红河县相连,西与墨江县接壤,北与新平县紧邻。距省会昆明市216千米,距玉溪市中心城区红塔区128千米。高寨、养马河两个自然村位于元江县城西北部,曼来镇政府东南部,距县城约10千米,距镇政府所在地曼来镇约3千米。前临红河支流南溪河,后靠哀牢山,寨子依山而建,村民傍水而居。截至2018年底两村共有265户,958人;耕地总面积1020亩,经济总收入1617万元,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9705元;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等为主,主要经济收入为林果、甘蔗、养殖及劳务输出。

(二)历史渊源

元江县的傣族大多居住在红河两岸低谷热坝区,这里的傣族有7个自称:泐傣、傣仲、傣雅、傣得、傣涨、傣卡、傣朗(黑傣)等,分布在全县有关乡镇。高寨、养马河两村的傣族为黑傣,约两三百年前由红河州元阳、红河县一带沿红河溯流而上到此定居。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各族群之间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甚至同化,黑傣各种习俗和周边兄弟民族也有诸多共同之处,如共度春节、中秋等,但三年一次的祭竜则为其所独有,届时各种民俗活动纷纷亮相,傣族双声部民歌演唱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活动之一。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加之过去交通不便,生存环境封闭自适,传统民族文化保存较好,流传在这里的傣族双声部民歌至今未被异化、同化或消失,得以传承和延续。

(三)社会文化背景

流传在这里的串玩习俗(当地人称“串卜少”),是傣族双声部民歌产生和赖以生存的土壤。串玩是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中普遍存在的风俗,是一种让不同地方的未婚男女青年交往和自由择偶的娱乐活动。为破除内婚,同村男女不往来,而隔寨串玩交往,该习俗为陌生青年男女牵线搭桥,相识相知,加深了解,增进感情,进而选择终身伴侣。

农闲时节或传统佳节,高寨和养马河两村的男女青年三五相邀,跋山涉水到红河县木龙乡的田坝、南洞、坝哈、曼沙等村寨串玩,邀约当地男女青年一起谈情说爱,寻觅配偶。傣族双声部民歌演唱贯穿整个串玩活动始终。这一传统习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上世纪70年代仍较盛行,据当地老歌手刀明兴说,当年有时一个玩场上经常有十多对男女各自对唱,围观者成百上千。

另外,串玩在充当不同村寨男女青年相互认识和选择终身伴侣桥梁的同时,还具有较强娱乐性,尤其在过去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深受人们喜爱并乐于参与;但当今其结交和选择终身伴侣的桥梁功能已基本不复存在,成为了一种传统民族民间娱乐活动。

■演唱形式和曲调形态

(一)演唱方式

傣族双声部民歌由男女两个大致相同声部以错位叠唱或重唱的方式组合而成,演唱地点既有室内,也有室外。过去室内多在各村寨为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建盖的公房中演唱,后来选择僻静的林间空地或草地进行;外地歌手则在相邀的主人家中进行;室外则是男女青年在赶街、走亲串戚或外出生产劳动等场合相遇时,男方先唱单声部的《问调》试探邀约,如女方同意即双双到林下或竹丛等幽静之处继续唱《拖调》。《拖调》开头部分单声部(男声)演唱,随后插入女声部进行双声部演唱。

(二)演唱内容

演唱内容分传统调子和即兴调子,传统调子靠歌手的多年学习和积累,会的调子越多越受尊重;即兴调子靠歌手的才情,根据现场情境及对方情况等现场发挥。据统计上世纪60年代流传的传统调子达40余首,2018年经红塔区作协主席李琳先生采风调查统计仍有26首,并收集了其中的《小炸哩》《爱妹爱到老》等10余首调子的唱词。

各调唱词内容不同,但均以打探情感意向和表达爱慕之情为主。如《问调》:“(男)这姑娘哎,是汉族还是傣家小妹呢?看背面像是熟人啊,却原来还没有见过面呢!//(女)那伙子哎,你是要去哪里?要去哪个地方嘛,格到我们那里去?到我们村子里去吧!”《小辫花》:“玉荷花开像白纸,小辫花开像白银,白银掺浑银,浑银掺铜银。//小妹的床边和蚊帐绣着银花边,小妹的被子四边绣着金花边。小妹的床边两角铺缎子,小妹的床边四角铺绸子。洞房迎新人,双双喜结亲。”男声部用传统调子起兴,女声部适时跟进。对唱开始男女双方同时唱相同内容,边唱边听,随着唱词变化而变化;如男方从传统调子转为即兴演唱,女方随即应变跟上。

(三)演唱程序

演唱多在农闲时节月明风清的夜晚进行,一般第一晚仅唱《提弦唱调》《星宿满天》《理风》等6个调子,第二晚可唱《三月火烧坝》《三月天打雷》《小辫花开桥头》等8个调子,第三晚或往后则后可任意演唱其他调子。如一方唱传统调子跟不上,或在即兴演唱时被对方难倒即告输。过去男输方一般要送女方送彩线、衣物、银泡、镯子等;女输方则送自己纺织刺绣的土布、方帕或腰带等。一方认输演唱即告结束,由旁人顶替再唱,直到尽兴方休。若两方不相上下,演唱会通宵达旦甚至持续数天。

(四)曲调形态

双声民歌在声部的横向流动与纵向结合等方面有鲜明特色:词曲结合密切,叙事舒情兼顾;声部疏密相间、对答错落有致;五声音阶为主,旋律音域一般在五度范围内,演唱正词时多为一字(音节)对一音,演唱虚词时则常为一字对多音,且基本为轻声吟唱;演唱多为八三拍,是傣族民歌中少见的节拍形式;调式自由,结构灵活,长于表意,叙事为主;衬词丰富,语气贴切,喜笑哀怨,无所不能。(五)相关禁忌

由于唱词内容以表达男女之情为主,故一般亲戚、上下辈及同村男女不搭挡对唱;丧葬期间不唱;不唱互相逃逗的“祟话”;除非对方主动告诉,忌讳询问对方姓名、婚配之类的情况;唱完不在对方家中食宿,“唱你的调子吃你的饭”被视为失礼;演唱时歌手的配偶不能干涉,否则被认为没有气度等。以上禁忌或演唱礼仪,均为适应串玩时男女交流互择配偶的需要而产生。

■主要特征和重要价值

(一)主要特征

1、艺术形式独特。双声部民歌由男女两个大致相同声部以错位叠唱或重唱方式组合而成,男引女跟,两个声部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曲调多以问答方式进行,段落结束时两个声部大多同时收束于同一个尾音,显示声部的和谐美;有时结束有先有后,落音也不尽一致,充分展示各自嗓音特点,又表现出强烈对比美;加之独特的八拍子和协调衬托的三弦伴奏,悦耳动听。

2、植根于串玩习俗。男女情感交流的主题几乎构成双声部民歌全部内容,演唱为了求偶;没有串玩习俗便没有双声部民歌。作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工具,双声部民歌与串玩习俗相依相伴得以形成和发展。

3、具有普遍的审美认同。双声部民歌以男唱女跟为特征,特别适合男女串玩时整体气氛的需要。其他傣族支系歌手一般不会唱双声部民歌,黑傣歌手却大多能唱邻近其他傣族支系的调子,但认为那些调子容易唱,没有双声部民歌难唱,这种认定确定了双声部民歌独立的传承和发展。

(二)重要价值

1、学术价值。黑傣双声部民歌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傣族唯一多声部民歌,填补了学术界多年来没有傣族多声部民歌记载的空白。与其他民族同类民歌相比,黑傣双声部民歌的内容、演唱方式和相关习俗等均有独特之处,具有多方面学术价值。

2、艺术价值。男女两个声部交叠,融洽成优美旋律。演唱过程随着场合和情境变化,传统歌词和即兴发挥变换自如,两个声部衔接配合和谐自然;歌手按各自思路既唱又听,双方始终处于变化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变化的状态,具有较高艺术价值。

3、社会价值。传统调子与即兴小调自由穿插,两个声部对置与互补,很多唱词只有演唱双方能够明了,让试探、逗引、斗智、定情等在优美旋律中进行,成为过去男女青年谈情说爱或求偶的首选,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

4、历史价值。既有约定俗成的传统调子,又有顺应当时、当地和对方情况等的即兴发挥,其中蕴含有历史、民俗、生产、生活、审美等大量信息,为研究民族发展提供了珍贵资料。

■传承方式和现状

(一)传承方式

双声部民歌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重要形式之一,过去学习双声部民歌是当地男女青年人生的必修课,促成双声部民歌世代传承。受环境影响熏陶,高寨和养马河两村的孩子少年时期即有学习唱歌的欲望,父母也会有意识的教唱。一般父亲教儿子,母亲教女儿,或向其他同性歌手学习。优秀歌手大多产生于歌手世家,除有较好嗓音条件和能听音辨调外,还要能言善辩、才思敏捷、知识广博,因此虽然会听会唱的人多但优秀歌手少。

双声部民歌一般是同性之间相传,即父传子,母传女,或同性亲友相传。由于既有传统调子,又有即兴发挥,歌手既要才思敏捷,还要口才好,得靠自己用心钻研和积极实践,故师承关系不明显。

(二)现 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高寨、养马河两村适龄青少年大多能受到“普九”教育,部分甚至受过中等或高等教育,再加近些年男女青年大量外出打工,他们结交异性朋友和寻找终身伴侣表情达意的方式与其他地方的男女青年无异。另外,从娱乐角度上讲,如今各种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演唱双声部民歌的情趣较难吸引现在的男女青年,双声部民歌赖以生存的土壤逐渐流失。加之元江傣族没有文字(据说是失传),双声部民歌大部分词曲通过口耳相传有较大难度;另外演唱双声部民歌需要边唱边听边想有较大难度,年轻人大多不感兴趣,不愿意学习,现在当地50岁以下的人已很少会唱,有明显的濒危趋势。

为使这一优秀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得以保存、延续和发展,继续体现其价值。近些年来,随着全国各地文化建设迎来了新高潮,玉溪市委、市政府实施文化旅游兴市战略,以期通过挖掘和提升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民族风情、节庆等项目,使其焕发出新的强大生命力,为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服务。在各级文化部门和曼来镇党委、政府关心支持下,高寨、养马河两村分别成立了双声部民歌传习所,经报批5名村民被认定为双声部民歌非物遗传承人(其中市级1人,县级4人),组织了4支以演唱双声部民歌为主的文艺队开展活动,参加了县、乡镇组织的多次节庆文艺活动,宣传了双声部民歌,提高了其美誉度和知名度。

但在笔者近期对高寨、养马河两村双声部民歌现状的调查中发现,4只文艺队仅有20余名队员坚持活动,相比于两村近千的人口基数,参与人数甚少;笔者随机抽样调查了其中9队员的基本情况,平均年龄高达54岁,再加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其中文盲5人,小学3人,初中1人),显然不利于双声部民歌的传承和延续,更不要说发展,状况令人堪忧,对其加以传承保护势在必行。

■结 语

元江县高寨、养马河两村流传的傣族双声部民歌,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惟一傣族多声部民歌,与其他民族同类民歌相比,无论内容还是演唱方式及其相关习俗均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并蕴含有傣族的历史、民俗、生产、生活、审美等大量信息,展现了傣族人民的文化创造力,并经过世代传承,在当地及周边地区有较大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丰富的学术研究价值,是傣族人民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收集整理和传承保护。

猜你喜欢

调子傣族男女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男女有别
诗意远方
男女交往最忌讳什么
论素描教学中的之一现象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
画出一抹紫调子
试析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教育